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科印头条

劳动合同法如何在印企“落地生根”

时间:2008-02-13 13:17:27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作者:潘振明

  直面问题

  面对新的《劳动合同法》,印刷企业确实存在一些不可避讳、必须面对的普遍疑虑:行业中有议论认为,当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和全国联网、顺畅运行的劳保福利制度和养老保险等体系,包括《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新的劳动法规的实施是否为之过早?而且法规过于保护劳工,某些角度来说可能会形同新的“铁饭碗”。

  新的劳动法规保护弱势群体,向劳动者倾斜,企业界应当理解,但不少印刷企业确实经营困难也是事实,尤其是相对来说比较好管理、比较遵守法规的国有印刷企业,许多职工尚未从原有的“铁饭碗”中完全摆脱出来,近年来受到工价低、教材多次大幅降价等多重严峻考验,有相当比例印刷企业面临亏损局面。此次实施用人新规,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将如何进行,新的体制、机制如何改革和运行?严酷的现实是,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书刊印刷企业会在产业升级还未摆上议事日程时,企业已面临市场的淘汰。

  有人说:改变我国廉价劳动力的形象,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古语有云:欲速则不达。如果拔苗助长,在各种条件尚不成熟时,通过法规来强制提高劳动力价码,是否能够真正实现美好的立法初衷?会不会因为劳动法规定过严而引发集体“避法潮”,从而失去保障劳动者的作用?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的就业压力本来就非常大,劳动者很多似乎还在观望而没有底气对新规领情,种种说法需要直面,而不是避而不谈。

  2008年将是新法能否顺利实施的一道坎。越过这道坎,新法才可能说有机会生根发芽。

  相关提醒

  下面就几个问题为行业管理提个醒:从法规上来说对所有企业都是公平的,但在执法过程中,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执法部门的公平性和力度能否一致?如新劳动法实施后,行业内的品牌公司、龙头企业、国有企业肯定会成为监管的标杆,而对印刷业中数量十分庞大的小公司、小作坊、“游击队”来说监管难度很大,政府有关部门应下大决心做到所有企业在劳动法面前一视同仁。

  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形成实际上的行业监管力度不均衡,那么巨大的成本差异将会首先对印刷行业的品牌企业、龙头企业、国有企业造成重大的影响。

  综合考量

  理性约束和现实成本博弈的问题。争议最大的劳动合同期限其实是一个经济问题。从经营者角度看,在选择员工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员工自身的人力资本和发展潜力,还要考虑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外部环境约束。

  如果处于行业大发展阶段、经济繁荣期、企业扩张期,相应的员工需求数量就会持续上升。此时如果企业与每个员工或绝大多数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旦未来经济不景气,企业要减员,将面临巨大的交易成本。

  因此,企业总要在权衡成本和收益的情况下确定员工的劳动合同期限。从员工角度看,也会考虑类似问题。劳动者会根据自己的年龄段、技术专长、人才市场价位与现岗位待遇差距、人才稀缺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到底签何种期限的劳动合同最为适宜?短期劳动合同保障度低,还会面临到期后再就业的麻烦,但比较灵活,能给自己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中长期的劳动合同比较有保障,风险低,但自己未来的选择机会相应减少。每一份劳动合同的最优期限,均取决于企业与员工双方对风险的态度和相互了解程度、员工的人力资本、企业的发展状况、劳动市场的供求状况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等。仅以劳动期限长短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弱,有失偏颇。新的《劳动合同法》之所以在企业界引发比较普遍的“华为现象”,与立法者着意强化劳动合同期限无固定化,而忽视劳资双方对劳动合同期限的综合考量与博弈不无关系。

  迎接挑战

  在系列新劳动法规已经和即将实施之际,回望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走过的历程,我们也许会受到许多教益。

  30年前,面对我们国家当时那样一种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严重境况,面对许多人的不理解,面对许多老革命、老党员“辛辛苦苦3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沉重感叹,中国改革列车终于蹒跚而坚定地启动了。当时有多少人在担心,中国脆弱的经济神经能否经得起这种折腾?但最终,中国这只浴火凤凰在涅槃中重生了。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了,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与此同时,社会深层次的各种矛盾要解决,改革成果要让更多的财富创造者来分享,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全面保护问题就这样历史性地摆上了议事日程。如果说,30年前首先从农村发起的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主要解决打破僵化、激发发展动力,首先在量上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问题;那么,30年后在劳动者权益保护上的法规推动,以人为本,将主要解决财富分配失衡、确保和谐发展,着眼于全面提升人民物质精神生活质量的问题。

  面临艰难的局面,我们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面对各种矛盾交织、社会发展遭遇瓶颈的局面,同样需要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

  新的《劳动合同法》为社会劳动缔造了一种新的规则和公平意识,是社会劳动用人制度的革命。这场革命,必然伴随蝉变的痛苦,而此次痛苦的承担者是我们企业。让我们的印刷企业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思考问题、直面问题,穿越2008年这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