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展会活动

图书印刷品质管控标准化“产、需、研”座谈会后续报道

时间:2020-11-21 09:32:49来源:科印网

  11月18日,图书印刷品质管控标准化“产、需、研”座谈会在北京科技会堂成功召开。

图书印刷品质管控标准化“产、需、研”座谈会现场

  本次座谈会由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太阳纸业、科斯伍德油墨、河南新华、安徽新华、北京瑞禾、虎彩印艺、华夏视科、平湖英厚、万邦科技、润达机械、圣德科技等单位协办。到会单位包括党建读物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电子社、大百科、教科社、接力社、检察社、科学社、农业社、人教社、天天社、外研社、中信出版集团、童趣、新经典、新闻出版广电报等18家出版及媒体机构,北京盛通、奇良海德、安徽新华、河南新华、北京瑞禾、虎彩印艺、南京爱德、河北彩和坊、唐山润丰、当纳利(广东)印务等40余家印刷企业,物料商、设备商、京东商城等10余家产业链相关企业。会议由中印科院院长赵鹏飞主持,来自中印科院、出版社、印刷企业、物料及设备商的10位代表分别作了主题分享,现场来宾也就各自领域对标准化的理解、做法以及困惑展开自由讨论,共同探讨关于图书印制标准化之道。

  会议伊始,赵院长结合自身在出版社、印刷厂以及研究院的工作经历,谈论自己从业以来追寻印刷标准化的心路历程。

中印科院院长赵鹏飞

  紧接着,座谈会第一位报告人中印科院王鑫婷为大家做了题为“C9印刷包装品质管控与评价图书印刷品质管控标准化”的精彩分享。她谈到C9最大的特点是包含过程评价、样张评价与稳定性评价。过程评价重点在于帮助企业规范化从印前到印刷的所有工艺流程,通过全流程的标准化,帮助企业实现稳定的高品质印刷,这是C9评价体系的核心内涵。样张评价是过程管控的结果呈现,结果评价至关重要。稳定性评价是借助研究院的专业能力,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影响印刷品质的综合因素中部分要素的非正常变化引发的质量事故隐患,持续稳定保持在C9评价体系的标准线之上,确保为出版社等印刷客户提供稳定的高品质服务。会上,大家对报告中提到的印刷核心材料油墨与纸张对印刷质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牌产品的数据报告与对比高度关注。会后赵鹏飞院长提醒大家,当前的数据报告仅具备部分参考作用,毕竟当前数据采集量较为有限,今后随着C9评价企业的增多,数据采集量的扩充,研究院将提供更为精准的印刷耗材数据分析报告,供用户选品参考。

中印科院王鑫婷

  随后,中印科院李志杰为大家介绍了C9今年研发的重要成果——C9胶印ICC特性文件,他谈到C9采集大量国内样张数据,通过模拟、分析,推出了符合中国实际印刷情况的胶印ICC特性文件,填补了中国ICC的空白。相比于德国Fogra、美国Gracol、日本JapanColor等国外提供的ICC特性文件,C9 ICC特性文件与国内的印刷物料、工艺特点匹配度更好,更有利于印刷企业色彩控制和品质管理。另外,在做好适合中国国情标准版ICC的同时,研究院也将根据需求,为出版社、印厂、纸厂、墨厂提供个性版ICC服务。随着数据采集量的增加,将为行业提供更多符合国产材料、更加适合国情、更加精准的色彩控制和品质管理服务。

中印科院李志杰

  作为第一批通过C9评价的印刷企业,河南新华技术部主任沈延伟与安徽新华制版车间主任胡卫兵在座谈会上分享了他们在印刷质量管控标准化道路上的探索和实践经验。两位新华厂代表均谈到各自企业通过C9评价之后,提升了公司对标准化的整体认识,培养了操作人员对标准化数据生产的兴趣和习惯,架起了公司与行业间进行色彩管理沟通的桥梁,对C9评价体系带来的印刷工艺规范化、产品质量提升表示高度认可。沈主任还提到,在接触C9初期,有些不以为然,以为又像部分国外认证一样,就是在特定环境下打个好样张,发个证书就算完事了,对企业质量提升没什么实际帮助。但在认真推进C9评价的过程中,对企业流程的全面规范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弥补了企业既有标准的缺口,也纠正了很多“老师傅”们习以为常的认知与不足。最后全体技术人员一致认为在做C9过程中受益匪浅,C9证书绝对不仅仅是“一张纸”。

河南新华技术部主任沈延伟

安徽新华制版车间主任胡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