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展会活动

数字印刷的人均效率是传统印刷的3倍,月印量达12000~15000令纸,他是怎么做到的?

时间:2021-11-22 16:44:25来源:科印网作者:苏一民
  如何利用数字印刷实现盈利

  铭成印刷自2016年上马数字印刷设备至今,这一版块一直是盈利的。5年间,铭成印刷从一台数字印刷设备增至5台,后道加工生产线也增至3条,产能扩大了3倍,人均效率是传统印刷的3倍之多。能做到这些,有几点关键因素。

  1、控制投资成本

  采购数字印刷、辅助生产设备及建设厂房等,注意控制投资成本。投入多,折旧费高,印刷企业挣的就是加工费,很难盈利。要在投资初期预判产能、业务量比例,一旦超过预设比例,即便开足马力生产也不够冲抵折旧费,要想盈利基本不可能了。

  2、控制运营成本

  运营成本主要包括墨水、喷头、设备维护、电费、员工工资、房租等成本。

  其中,不确定性最高的是墨水和设备维护成本,选择不同设备厂商最终结果会有很大差别,在选择时一定要做好调研,因为这个服务的价格会伴随设备的整个使用周期,这也是影响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

  此外,自动化连线的后道也能明显降低综合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可减少印刷生产中的搬运环节,节省空间,提升整体生产效率。

  3、搭建好的业务经营模式

  保证数字印刷盈利的关键,必须要有足够的业务来源。若业务量较少,设备开开停停,很难盈利。铭成印刷的第一条数字印刷生产线是与人民邮电出版社合作的。合作模式是出版社投资主要的生产设备,如数字印刷设备、折页线、胶订裁切生产线等,铭成印刷负责提供生产场地、辅助生产设备、设备管理、设备维护,以及具体生产工作。

  这个合作的优势在于,人民邮电出版社有资金优势、业务优势,铭成印刷则有生产和设备管理能力,双方均从这条生产线中获得了预期的收益。值得说明的是,铭成印刷的这条生产线是柯达在全国乃至全球中产量最高、运行最成功的。

  在这里也要特别感谢下人民邮电出版社,与我们共同开创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利用各自的专长,推动按需印刷前行。

  数字印刷的未来发展

  数字印刷作为印刷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已经基本确立。笔者认为整个印刷产业也将转向数字化方向,且数字印刷也将迎来加速发展态势,原因如下。

  1、国产设备崛起

  目前,国产数字印刷设备供应商已有十余家之多,国产印后设备厂商也在数字化研发方向取得不俗的成绩。国产数字印刷设备的崛起,将会使印刷厂的项目投资额明显下降,减小企业运行压力。

  2、业务需求逐步增多

  近两年,数字印刷技术的生产周期、成本等诸多方面的表现,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客户所认可,且出版社也更倾向选用数字印刷方式完成订单,这有益于数字印刷的发展。

  3、运营成本逐步降低

  随着数字印刷业务量不断增长,墨水用量增多,这会反过来促进墨水成本的下降。此外,国产墨水也在不断更新迭代,这将进一步降低墨水成本。这样一来,数字印刷的优势会更加明显,以往我们将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的平衡点定为1500本,但随着运营成本的下降,这一数值会继续上调,试想一下,若达到3000、5000本,这将会对传统印刷带来怎样的冲击?

  4、喷头及控制技术进步

  更高的分辨率、更精准的控制系统……使得数字印刷质量呈现逐步赶超传统印刷的趋势。加之成本、周期等因素,让数字印刷占据更多优势,在行业中的地位愈发突出。

  在此,需要说明数字印刷的产品周期。理论上,数字印刷的生产周期较传统印刷应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目前来看数字印刷的生产周期优势并不突出,主要受限因素是封面印制。因成本和历史原因,很多图书封面仍沿用传统印刷方式,如覆膜、UV上光、烫金等,故封面无法与内文同时输出,影响整体生产效率。要想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推动封面表面整饰工艺的数字化进程。

  真正的按需印刷何时到来?

  真正的按需印刷何时来,很难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要有三大基础保障。首先,要有足够的业务量,用以支撑设备的运转;其次,要有强大、智能的软件系统,业务一旦多起来,文件的管理复杂程度会呈几何级数增长;再则,设备要智能化、多功能化。

铭成印刷的按需出版图书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目前我们所谈及的“按需印刷”,其中的“需”并非来自读者,而是来自出版社对市场销售情况的预估。若订单数量是真正从读者端获取的,就可以彻底消灭库存,但订单也会变得更散、时效要求更强,业务进一步向更小批量、多品种方向发展。此时,对软硬件的处理能力、要求会更高,需要出版社、印刷厂、设备制造商共同联手做出改变。

  笔者认为,我们距离真正的按需印刷到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且它到来之时,也是印刷行业全面进入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