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 > 精英学堂

出版绘画初论

时间:2009-03-30 11:23:21来源:科印网作者:杨虹

  以出版为依托的出版绘画艺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出版业的繁荣以及人们精神需求的多元化,也进入了一个空前迅猛的发展时期,与其他介质的艺术一起,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从早期单一的从属于文字的插图发展到今天与多种出版形式相联系的,拥有丰富类型的,具有独立内容的自成体系的艺术种类,出版绘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对于传统出版形式和传统绘画艺术都开辟了崭新的领域,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两方面也都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出版绘画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已是势在必行。出版绘画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艺术学科的范畴,而是与出版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课题,目前国内还少有人涉及。我们的研究也刚刚起步,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对出版绘画艺术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一、出版绘画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谈到出版绘画,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出版”。“出版”这个词有多种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著作物制成各种形式的出版物,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出版的任务就是让读者了解作者的作品,具有信息传播作用,它是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而出版绘画,就是与出版物有关联而绘制的图画。根据我们的观察,出版绘画一般呈现为两种形态。其一,绘画的任务就是为出版物(一般情况下是文字)服务,对出版物进行说明,或装饰美化,以强化原文的力度。这种形态下,绘画从属于出版,我们可称之为“出版的绘画”,如书籍插图、报刊插图等。其二,创作者绘制的以图像为主的内容,依靠出版媒介传达给受众,成为出版物的一个种类。这种形态下,出版是为绘画服务的,可称之为“绘画的出版”,如绘本、连环画等。
  从以上两种形态看,出版绘画无疑是依附于,或借助于平面出版(平面传媒)的绘画,因此它不是为人类审美活动提供审美对象的纯艺术,而是要受出版物市场的影响,介于纯艺术创作与商品生产之间,这是出版绘画艺术有别于其他艺术种类的最大特征。与此相关,它的第二个特征是产业化,出版绘画的作品要经历生产、发行等产业链才能面对受众,与出版发行量、产值、市场占有率及利润有密切关系,并非艺术家个体所能控制。近年,出版绘画更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绘画的第三个特征就是规模化、批量化复制,因此尽管德国哲学家本雅明在论述“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时,并未把出版绘画纳入他的研究视野,但毫无疑问,出版绘画是特点更为鲜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因而具有强烈的现代性。由于出版绘画常常是新闻报刊的一部分内容,所以新闻性和政治性是它的第四个特征。
  出版绘画的类型主要有出版物(包括电子出版物)插图、绘本、主题漫画、动画、连环画、平面媒体的广告设计(如海报设计)以及游戏形象设计等。如此丰富的创作类型是常规绘画艺术无法企及的,显示了出版绘画的无限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出版绘画独特的社会作用
  绘画因具有直接和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及工作息息相关,绘画反映生活、干预生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它与人类的出版活动相结合时,这种作用就因变得日常化而更加具体、细微,遍布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其他艺术形态所不具备的。
  纵观出版绘画的发展历史(我们对出版绘画发展史的研究,将另文论述),它的社会作用与各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最早的宗教书籍的社会作用是为了传播宣传宗教,而这时出版物绘画起到说明的作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出版绘画则体现了另一种社会作用,从纯娱乐性转向报道政治斗争和新闻时事,弥补文字报道之不足。我国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出版的宣传版画则是引导人民走向解放的有力武器。而今天,国内的许多报刊更是都开辟了时事绘画专栏或专版,紧扣时代的脉搏,充分发挥绘画的特性,颂扬真善美,针砭时弊,传播效果明显,社会影响广泛深刻。例如《新京报》每周均有“漫画”专版,且风格多样,在轻松幽默之重观察社会,感悟人生,深受读者欢迎。
  总之,由于出版对象的纷繁复杂,出版绘画的社会作用也是丰富的,复杂的,多层次的。表现在创作题材上,那就是包罗万象,有着非常广泛的创作领域,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可以成为出版绘画的创作题材。
  三、出版绘画的艺术价值
  出版绘画既要保持绘画艺术本身的美学特征,又要适应出版的特殊的媒介性质,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出版绘画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立的艺术价值。出版绘画的创作手法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油画,版画,国画,水彩,素描,摄影,雕塑,电脑及各种现代绘画工具,其风格更是多种多样。不同的出版领域对出版绘画的要求不同,由此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出版绘画形式和精湛的出版绘画作品,成为人类历史上珍贵的财富。
  出版绘画能够给读者带来的审美愉悦,是普通出版物所不具备的。出版绘画非常注重视觉美感,因为出版绘画除了自身的审美功能外,对版面的美化起到很大的作用。一个版面如果有了绘画,版面则会显得生动活泼。如果版面只有文字没有图,就会枯燥无味,给读者以沉闷的感觉,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欲望,自然也难以给读者美感享受。有了出版绘画,概念不再晦涩,文字不再抽象。由于受出版物文字内容和版面空间两方面的限制,出版绘画往往显得简洁、精巧、醒目,与文字结合,相得益彰。诚如鲁迅先生所说:“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文字之不足。”
  四、出版绘画的人才培养
  我国的院校艺术教育已逾百年,但与出版绘画相关的人才培养的时间并不长。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全国各大美术学院和部分院校的版画专业里,相继成立插图工作室,没有条件的院校就在版画教学中加入插图课程。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插图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出版业的需求。必须提出新的人才培养举措,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紧密围绕文化创意产业这个主题,拓展出版绘画的教学与研究内容,为出版绘画教育和发展探寻理论依据。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于2003年建立了出版绘画工作室,充分发挥北京印刷学院的优势与特色,在全国率先提出将绘画与出版相结合的理念和培养目标,并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出版物绘画为研究方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认为,为适应出版物内容的多样性,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对文学、政治时事等的解读和感悟,加强对出版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强调文化、科技、艺术的结合,开辟了出版绘画专业人才培养的一条新路。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