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仅要在硬件建设上过硬上海宏景,在软件建设上也应向国际水平看齐
近年,珠三角一些大型印企集团出于战略发展的考虑,纷纷向长三角及京津冀等地区建设新印刷厂,为中国印刷业谱写了新的雄伟蓝图,令人振奋鼓舞。这些新厂大多建地宽敞包装材料,厂房犹如室内体育场馆;办公楼、大小会议室、接待室、演示厅、样品陈列室堪与高级宾馆媲美;四周绿化场地俨然如私家花园。很难想像这就是印象中过去那种到处可见废纸及墨污抹布的印刷厂。说明我们这些印企集团的老总们早已抛弃小打小闹的观念,换上大企业家的眼光与气魄,并在设备、工艺、技术、管理与环保上树立与国外印企一比高低的雄心壮志,值得钦佩与赞扬! 但值得提醒的一点,我们不仅在硬件建设上要过硬纸品包装,在软件建设上也应向国际水平看齐。硬件过硬,大不了舍得花钱就可实现,而软件建设并不那么简单。从领导观念的转换,到员工的成功培训,是一整套系统工程的实施问题包装安全,难度比硬件的改进要大得多。这也就是见到硬件上可与国际相比的印企不少,可是在软件上能够相提并论的印企尚稀罕的原因。国际先进印企在利用IT技术发展业务、提高效率与效益方面,就比我们要领先得多。 例如:1. 在业务经营方面,不是靠业务员四处奔走为主,而是开拓网上业务洽谈与接单网屏,生产进度网上监控(包括企业本身与客户远程随机查看),原材料网上采购以及产品的网上交货联系、结算与发运安排等(国外印企的客户坏账率低得多)。字库 近年,国外印企在业务上有一种新的发展趋向,除提供产品加工外,更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传媒需求解决方案服务。包括多媒体制作、跨媒体传播及创新、设计与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制开发等。这些除利用网络的方便联系外显影,当然还要在内部配置一定的机构和人员,但这种服务增值的收入比单纯的印制加工高得多。 2. 依靠IT技术实施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加工CAM(如纸盒加工过程中模切版的制作)以及生产流程控制等。至于数字打样与CTP等大家已较熟悉,不再提及。 3. 依靠IT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包括ERP、MIS、LOGISTIC(物流)及数字化资产管理DAM等。 4. 部分印企还通过网络,开发个性化、按需化及可变数据印刷等数字化印刷业务。如上期本刊所介绍的英国北极星公司上光,2004年在这方面的产值竟超过5亿欧元。 也许老总们会说,国情不同,这些事只能徐徐图之。不错,限于国情,有些事的确不能一步到位。但是如互联网、局域网等的布线如能在建厂时总体考虑加网,以后视具体情况陆续启用,就可免破墙、撬地板之类的苦,此种软件方面的基础设施不妨在建设新厂时多给一些整体考虑,还是有益无害的。尤其若从外向型发展角度考虑,这类软件建设的时刻表也不该拖得太久。 经营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