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专栏 > 专栏

议书刊印刷工价改革

时间:2009-01-05来源:科印传媒《印刷技术》作者:林畅茂

  沸沸扬扬的书刊印刷工价问题讨论了这么多年印刷包装城,始终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怎样做到互利双赢确实是一道难解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市场决定价格,可操作起来又不是那么回事。这里除了人们对价值规律尚未认识完全之外,主要是出版社与印刷厂双方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对利益的再分配还不能有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法。正是这个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导致了市场价值的错位,使本该合理的书刊印刷工价被扭曲印后工艺,一直处在低位徘徊的境地。面对越来越成熟的市场,书刊印刷工价必须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改革迫在眉睫,这是出版社与印刷厂的共同责任,也是印刷全行业的责任。

  书刊印刷工价问题回顾
  任何商品都有其价值包装安全,而且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价位,反映了不同时期物价的真实情况,这是由价值规律决定的。书刊印刷工价也不例外,必须接受价值规律的检验。
  在计划经济年代,印刷一直由国家定价机构/组织,无论是出版社还是印刷厂都必须执行这个价格,不存在价格之争。作为文化产业的书刊出版、印刷,基本上不以赢利为目的,低价位运行奠定了中国书刊印刷的微利性质。而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国家不再干预企业的经营行为折页,价格由市场说了算,物价指数的变化,政府只做宏观调控,不会再为企业埋单,企业间的经营问题只能依靠市场来解决。现状及趋势
  印刷工价由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两部分构成人物,成本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工价的变化,不同时期实行不同工价,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现在一些省市仍在沿用十几年前的印刷工价,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重组,有悖价值规律。远的不说,就说近几年物价变化情况,每年物价指数均在4%~8%左右增长,印刷器材,如纸张等上海电气,上涨幅度更是惊人。在这种情况下印刷工价不变,书刊印刷企业还能承受得了吗?

  工价调整的喜与忧
  近几年,各地印刷行业协会针对印刷工价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在书刊印刷企业的热切盼望中,相继出台了“书刊印刷工价(指导价)”网屏,可以说是行业协会为本行业办的一件实事和好事。上海印刷行业协会于2005年12月率先出台了《上海市书刊印刷行业指导工价表》,对书刊电脑排版、印刷、装订、彩印、制作、输出打样、彩色拼版、拷版、贴塑、上光、精装、纸张伸放率,以及一些辅助工价都与时俱进地进行了相应调整,为解决书刊印刷工价低的问题做了有益探索,也为印刷业同行提供了经验。其他省市也纷纷仿效流程,为解决本地的工价问题做了不少努力。
  面对这个凝聚协会心血的指导价,印刷企业与出版部门双方的反响不一致,执行起来并不理想。印刷企业在高兴之余,热切希望按指导价执行,尽管还不尽如人意数码印刷在中国,但毕竟有了一个新的依据。而出版部门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数码印刷
  说实在的,指导价只能缓解一下工价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价问题,能否做到双赢,还有待市场的检验。就在指导价还在试水阶段时金融危机,纸张等耗材又爆发了全面涨价,涨幅均在20%~30%左右,再度挑战印刷工价。老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出来了,印刷企业在工价面前非常被动。
  工价矛盾说到底就是利益的再分配加网,怎样才能保证双方的既得利益,工价是关键。出版部门与印刷企业面对各自的利益很难轻易让步,因此对工价的高敏感度也不足为怪。在书刊印刷市场上,出版部门占有一定优势,掌握了书刊的发印权CTP在中国,有较大的回旋余地。而对于不景气的印刷企业来说,业务就是生命,赔钱也有人干,由此导致了工价混战。
  长此以往,就造成了现在这种尴尬局面。其实北人集团,指导价只是一种应急措施,究竟能走多远,还有待市场实践的检验。这是市场转型中的阵痛,改革是唯一的出路。最佳的双赢方案就蕴藏在市场运作的过程中,等到大家都适应了市场运作艾司科,也许工价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愿望与现实
  前几年,我曾参与书刊印刷工价调研工作,到过一些省市,发现工价中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在刊物上发表文章呼吁过喷绘机,希望政府能出台适用的工价标准。愿望虽好,但不现实。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工价标准,指导价也只是一个参考价。我们在肯定各地为解决书刊印刷工价问题所做出的努力的同时,还应当看到执行难的问题包装材料,看到市场仍在变化,今年次纸张等耗材的涨价,又再次把大家的努力打得粉碎,因此调整工价并不能解决市场问题,必须按市场价值规律办事。CTF
  在书刊印刷这个市场上标签,双方都应该进入市场,进入角色,面对现实,应该清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当然光盘印刷,出版社也有难言的苦衷,就目前而言,三大难题摆在他们面前。
  (1)随着电子读物的普及、网络媒体的冲击、同行间的竞争,以及读者兴趣的转移,选题难、出书难、卖书难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大出版社中。有些图书印数少、成本高方正,特别是一些专业科技类图书,还有些图书库存积压严重,致使大量资金沉积。
  (2)原有的一部分中小学教材教辅的出版任务,也随着新近出台的循环使用举措,导致出版数量急骤减少。
  (3)教材出版实行招标以后标签,出版社的压力增大,教材出版任务成为不确定因素。面对工价调整,出版社也焦急万分。不少出版社恳求印刷厂看在多年合作的情份上,在工价上多多关照,并反复阐明自己的难处。
  以此看来加网,务必要下决心改革创新,转变思维去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否则,双赢的目标很难实现。拼工价只会影响出版业与印刷业的整体发展。

  工价改革是企业的出路
  既然工价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工价改革势在必行。那么科雷,应该从何入手呢?我以为,双方首先必须解决以下几个认识上的问题。评奖
  1.观念创新问题
  有人会说这算什么问题,谁不知道观念创新。其实不然,真正意义上的观念创新并不是那么容易。工价中的纷争,归根结底就是观念在作祟乐凯二胶,由于观念上的分岐,才导致了双方对市场价格的不同看法,正是因为工价涉及到各自的利益,所以才表现出相当的抗拒,1元钱能办到的事情谁愿意花2元钱?就是这种习惯的思维观念一直主宰着工价的发展。观念创新就是要真正从观念上去认识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标签,我们毕竟是从计划经济走过来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不创新观念就很难在工价改革中找到突破口,双方很难形成一致意见。只有创新了观念,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裁员,实事求是地应对市场变化,确保工价的合理性、时效性、实用性。
  2.统一思想问题
  观念创新是基础,统一思想就是前提,要消除工价分岐,统一思想就显得十分重要雅昌,没有统一的思想认识,就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就会争论不休。思想统一了,就会换位思考,相互信任糊盒,不管价格怎样变化,都能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
  3.把握市场问题
  市场是工价的根基,工价的确定必须以市场为准则,离开市场谈工价那是空谈。要把握市场就要对市场进行调研,进行分析收购,去真正感悟市场的真谛,要根据市场价值规律,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工价运行机制,这样才能在取得准确数据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确定印刷工价。CTP在中国
  4.协同作战问题
  我们一直在说出版与印刷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企业,又有那么多的基础和共同语言,协同作战应对市场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些年虽因为工价不那么融洽,然而又是工价使这对“老朋友”联起手来共同担负起工价改革的重任。我们相信,高手过招,双方都会为了出版印刷业的繁荣发展科雷,遵守游戏规则,这样一个美好的市场前景就在眼前。
  5.共创双赢问题
  市场经营永恒不变的一个话题,就是互利双赢,这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鲜明特点。没有双赢的经营,注定是短命的。有人说商人就是唯利是图陕西北人,两个商人对碰,那就是互利双赢,只考虑自己“唯利是图”,这种合作是不会长久的。出版与印刷这对特殊的“老朋友”在一定程度上是竞争对手,但更是合作伙伴富士星光,有共同的事业基础,只有大家都发展了,整体事业才能得到发展。双赢是事业发展的需要,希望双方都能把握这个大方向。
  书刊印刷工价改革应当提上议事日程,引起大家的关注与思考。相信书刊印刷,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书刊印刷工价应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印刷工艺


林畅茂专栏

总访问量:70491 更新时间:2021-06-13 16:38:27

现任职务:江西省印刷复制业协会副秘书长;主要经历:早年毕业于上海印刷专科学校。从事行业管理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经常针对实际情况撰写相关文章,反映企业的意见和要求,为大局、为企业发展服务,当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不断推进江西印刷复制业的发展。

专栏分类
推荐专栏
推荐阅读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