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2008年下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规定:我国居民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包装材料,可按比例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年销售额1亿元左右的印刷企业为例,每年可因此而省税款100~300万元(减免税额计入企业当年纳税总额)。具体的扣税款额,受申报文件质量和操作方法的影响较大。因此,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企业合法减税的有效途径,可为企业额外降低税收负担。本文重点介绍作者在操作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时的一些心得与体会数码印刷印后加工,以及较为实用的操作技巧,希望对印刷企业管理者能有所帮助。
一、企业申请税前扣除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研发费用税前扣除优惠政策对企业本身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要满足以下三项条件即可:(1)企业必须是居民企业,只有居民企业才能享受此项优惠;(2)企业研发项目财务核算体系必须健全:研发费用必须专账管理,同时必须准确归集年度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究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金额;(3)研发费用必须在办法规定的范围内归集。
二、税前扣除操作的难点及对策
大部分企业在操作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时北人股份,由于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加上对政策了解不深入,往往造成所申报的材料不符规定被退回,甚至因此而错过当年的申报期限而不能享受此项优惠政策。根据以往的申请经验,加计扣除操作的难点及对策叙述如下: 出版动态
(一)弄清研发定义和归集范围分色,把握申报良机
办法对研究开发范围有自己明确的定义,搞清楚定义及归集范围是成功申报的基础。材料整理人员经常把本办法规定的研发定义与普通研发定义混淆,往往导致申报失败。办法对研发活动的定义有三点较为特殊,把握住此三点,才能避免犯基础性错误。此三点是:(1)研发范围不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里的研究开发活动;(2)常规性技术升级或对已有科研成果的直接应用不属于研发费用归集范围;(3)所进行的研发必须取得了有价值的进步或对本行业技术进步具有推动明显作用媒体,最好有权威的证明材料,如专利、成果鉴定证书等。
(二)如何选择项目类型和领域归属
根据研发项目的立项主管单位性质的不同,研发项目可分为政府立项、自主立项、联合研发、委托研发等类型。并非只有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立项的项目可以做加计扣除,上述所有类型的研发项目均可以做税前加计扣除。对于一般的印刷企业来说,很难拿到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立项的纵向课题项目其他包装,因此,可做加计扣除的项目大多数为企业自主立项或联合(委托)研发项目。然而,自主立项项目或联合(委托)研发项目必须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或国家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规定研发范围。传统印刷企业不在上述领域。印刷企业如何把自己的研发项目归属于上述两大高新领域是一项需要技术处理的操作。根据我们的经验,选择新材料领域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比较合适。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更为细致的分类和归属展会,由于篇幅所限,此处不做详细讨论。 标签
(三)集中研发项目如何申报
设有研发中心的企业集团往往会对项目进行集中开发,如何合理分摊研发费用是操作过程的又一难点。一般而言,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受益集团成员公司间合理分摊研发费用。实际操作时,应提供企业集团母公司和集团成员公司之间项目开发的协议或合同折页,该协议或合同应明确规定参与各方在该研究开发项目中的权利和义务、费用分摊方法等内容。如不提供协议或合同,研究开发费用便无法做加计扣除。企业集团母公司应负责提前编制集中研究开发项目的立项书、研究开发费用预算表、决算表和决算分摊表。
(四)扣除争议的处理方法
由于税务部门对企业申报的加计扣除材料审计较为严格,税务部门和申报企业对材料的理解往往又不完全一致,因此,税企之间对扣除的争议也时常发生。为消除因争议而造成的时间延误机构/组织,企业可提前做好以下准备:(1)企业可事先向政府科技部门申请,由科技部门对企业所申报的项目出具鉴定意见书;(2)企业在编制申报材料之前,应深入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尽量避免税企之间对研发费用各项目的实际发生额归集及汇总额之间的争议;有条件的企业,可委托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写申报材料;(3)税企双方对企业集团集中研究开发费的分摊方法和金额往往也会有争议检测系统及仪器,为避免此类争议,企业集团在做扣除申报时应事先咨询国家税务部门,或委托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代为编写申报材料。 压凹凸
三、总结
企业申报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它不但要求材料编写人员对国家政策有着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更需要企业相关部门之间合作完成食品包装,特别是技术部门和财务部门。对印刷企业来说,积极申报税前加计扣除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不但可以节省部分税费,还能帮助企业规范研发和财务工作,对企业来说可谓是一举两得。
建议有意向做税前扣除工作的印刷企业全印展,先做到以下三点:
(1)设立专门的研发中心,或至少有5人组成的研发小组,建立健全科技投入管理体系,指定技术人员联合财务人员共同做好税前扣除的基础和准备工作,从日常做起政府政策及监管,避免临时抱佛脚。
(2)企业平时应注意积累申报资质和材料,如对研发成果进行专利申报,或组织科技成果鉴定,申报时将专利或成果鉴定材料一起提交至税务机关。
(3)对于无申报经验的印刷企业,首次申报时可咨询或委托有经验的人员代为申报中国印刷企业强,避免盲目申报,费时费力。 行业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