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专栏 > 专栏

浅谈印刷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时间:2015-01-07来源:《印刷经理人》作者:邓宏吉

  质量大族冠华,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保证。但在印刷产业,尤其是中小型印刷企业,仍有部分企业质量意识不到位、质量管控长期属于失控状态,屡屡出现批量性的不合格品地图印刷,造成客户强烈的不满与投诉。由于产品质量经常不合格而出现的客户投诉、抱怨、扣款、退货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而且对企业的质量信誉也是非常致命的。因此RFID,提升企业品质管理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在目前市场环境中极具战略意义。CTF

  如何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日益严苛的客户要求?如何提升企业品质系统管理水平的提升?如何在激烈竞争、利润非常薄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如何应对未来印刷行业趋势发展对企业品质管理的要求?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些问题都是摆在企业领导人面前的难题。喷墨印刷

  通过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与总结,只有把质量工作的重点放在生产前的质量风险识别上,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质量预防措施检测系统及仪器,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质量,减少企业质量成本和原辅材料成本的损失,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赢得先机。那么,在实际的企业品质管理中,该如何做呢?下面数码印刷,笔者简单地聊聊自己粗浅的看法。特种印刷

  品质系统管理水平的提升光盘印刷

  标准化:各操作环节、生产流程、技术工艺、物料采购与检测、技术参数、作业指引等进行标准化。印刷厂

  数据化:各工序、各步骤、各动作进行分解,并详细罗列不良损耗原因,为管理提供决策,为改善提供依据。数字印刷机

  精细化:各车间、各工序、各步骤、各动作进行分解,考虑质量异常容易出现的因素裁员,并采取预防对策。裁切

  程序化:在生产流程、SOP作业指引的前提下,持续改善,建立更加完善的品质管理制度,减少各工序环节的漏洞发生。酒品包装

  长效机制,PDCA循环管控:建立品质管理长效机制防伪印刷,明确权、责、利;定岗、定位、定人,PDCA循环改善,为后续质量管理追踪提供准确的依据。数码印刷印后加工

  工程技术开单人员在生产工程单上,预留一页纸张由品质工程师提出专门针对各道工序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进行风险识别与防范(也可以是过往的质量异常),然后由各车间主管根据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包装容器,写出一张《工序质量异常容易发生预防措施表》提醒机台操作机长,再在生产完成后,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记录。并根据数据分析、检讨,形成生产工序质量管控的系统化,并具备可产品质量追溯性金属包装,相信品质管理的效果一定会更加好些。水墨平衡

  持续改善的氛围,尽量以鼓励、改善为主,给质量犯错一些空间,尽量多暴露生产品质问题,消除管理人员的合谋作案高保真印刷,从而减少隐性质量成本的发生。因为显性的材料损耗相对隐性的财务损失只是冰山一角;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具有包容性的企业能够得到员工的认可,归属感较强,人员稳定,企业发展后劲较足扫描,所以建议尽量减少或者不要质量罚款。乳品包装

  实施头脑风暴、成立技术研发质量攻克小组,专项解决重大、疑难质量事故问题。UV印刷

  TPM设备维护保养体系的建立,强化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规范操作与规范保养意识,减少设备因素给产品质量带来的波动。拼版

  品质管理要以产前预防、宣导为主;控制、检查为辅;事后检讨、改善为工作指导方针;制定一个培训机制,成立一个学习型组织制版,为技术的提升、质量的保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营造了企业良好的质量管理氛围,为企业的TQM全员质量管理体系铺平道路。装订


邓宏吉专栏

总访问量:46741 更新时间:2017-04-07 11:10:46

来自湖南娄底,17年印刷生产一线实战技术管理经验。在鸿兴集团、深圳新协力、虎彩集团、汕头壮丽等中国印刷前10强大型集团工作过,担任过海德堡7色UV机长、印刷主管、印刷经理、精益产线经理、生产厂长、总经理助理等职务;精通UV胶印工艺技术,擅长印刷现场管理;对印刷标准化、数据化管控、精益生产、色彩管理,GMI、G7、逆向上光、先烫后印、3D光栅、标签组合印刷、镭射压印转移等工艺技术有很强的实战应用经验;曾先后服务过世界500强顶级客户,如:索尼、佳能、宝洁、帝亚吉欧、曼秀雷敦、雅诗兰黛;接受过TTT、战略思维、生产总监、领导力模型的培训;对企业宏观战略目标的分解与全局性统筹协调也有一定的经验。尤其是在生产效率提升、品质风险预防与管控等方面有着独到的实战经验,对印刷行业的趋势发展与商业运营管理模式、价值利润链也有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在《印刷工业》、《印刷技术》、《印刷经理人》等全国专业期刊杂志发表文章多篇。
电话:15813881358
QQ:437354915

专栏分类
推荐专栏
推荐阅读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