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专栏 > 专栏

蔡成基:从亚洲标签大奖质量评审探寻标签印刷市场技术发展趋势(上)

时间:2020-11-11来源:科印网作者:蔡成基

  亚洲标签大奖历经12年的积淀CTP在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标签印刷行业技术交流的专业化展示平台,见证着我国标签印刷行业技术的更迭变化。很荣幸,笔者曾于2016、2018、2020年连续三届担任该赛事的印制评委,对从历届参赛标签作品的印刷质量变化中探寻标签印刷业市场技术发展趋势有了些许深入的体会。本文,笔者根据评审过程中的“所见所得”和自己对行业的“所思所想”整理成文政策法规,希望能给读者以启示。RFID

  (注:由于蔡老师的文章内容丰富充实,角度齐全,见地深刻,《从亚洲标签大奖质量评审探寻标签印刷市场技术发展趋势》一文将分为上、下两篇全面展示,本篇内容聚焦凸印、柔印、胶印三个部分展开分析出版印刷,凹印和数字印刷部分将于明日《从亚洲标签大奖质量评审探寻标签印刷市场技术发展趋势(下)》刊登,敬请期待~)喷绘机

  Part 1 凸印标签印刷质量大幅提升平版印刷

  凸印曾经是国内标签印刷业的主力工艺,成本低、上马快、收效好是其被标签印刷业广泛采用的理由,然而其印刷质量相对较差,且凸印网点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圆形网点中心是一个深色的点太阳化学,网点外缘是一个深色的圈,在中心色点和圆圈之间的区域,呈现的是凸印网点的基本色,只不过颜色会很浅,如图1所示。这样的网点显示特征就会导致在上墨环节如果因印刷压力大而使墨量偏大排版,网点四周就会出现油墨外溢现象;如果印刷压力过大,网点就会发生严重变形,由圆形网点变成椭圆形网点,甚至会变成四周呈圆角的矩形网点。此外,采用凸印工艺印制的标签其色差也比较大中国印刷企业强,如果将刚下机的卷料展开,观察起卷处与收尾处的标签颜色,会很容易看出色差,将同一图案但取之这两个部位的不同标签放在一起比较,肉眼就能分出差别喷墨,如果用分光密度仪测量,色差△E为 5.0是大概率事件,有时色差值甚至会大于5.0标准及认证

图1 2018亚洲标签大奖凸印类某参赛作品网点微观图

  凸印工艺成本较低(包括设备投资,油墨、印版甚至双面胶价格等),其产能也较低包装印刷,生产速度仅为每分钟30多米,比较适合短订单的需求。基于此,凸印工艺曾一度是国内标签印刷业的主流技术,标签设备数它最多,标签产品也数它最多喷绘机

  近10年来EFI,由于柔印技术在标签印刷业的大力推广,市场对产能的需求不断提升,一线操作人员的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目前从标签印刷机的总量来看,虽然凸印仍然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印前设备,但就标签产品的总量来看,柔印已经把凸印远远甩在身后,成为了市场的新一代主力。金属包装

  以印刷质量作比较,柔印比凸印强许多。因为柔印工艺具有控制色差的网纹辊上墨计量系统,具有在印版辊与压印辊之间承担缓冲层作用的泡棉双面胶。而且组合印刷,近年来柔印机原有的吊架式压力调节机构逐步被辊枕(又称“肩铁”)机构所替代,上墨压力与印刷压力的精细调节不再完全依靠机长的操作水平,印刷机设立的规矩比机长的个人魅力操作更为可靠。因此,不少大、中型标签印刷企业停开了原有的凸印机,转而投资技术更新颖的柔印设备。出版印刷

  但是当市场的中、长订单减少测评,短单逐渐成为主流时,凸印的机会又回来了。这时,我们不免有个疑问:凸印的印刷质量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吗?从2016亚洲标签大奖评比的数据来看,当时凸印并没有准备好,凸印的印刷质量特点几乎全部与图1所示的网点特点相同。唯一例外的是印前设备,当年被评为“凸印线条+加网类最佳印制奖”的一款产品,该产品为简单的三四条长方形色块,在底色上挂了一层平网,像是某种色卡。笔者用100倍放大镜观察网点的细节部分,竟然没有找到凸印的基本特征设备维护与保养,且凸印的圆形网点同柔印网点极为相似,网点墨色均匀,外型基本完整,说明印刷压力十分合适,网点没有明显的扩张。流程

  该凸印产品产生的上述表征奇异的网点秋山国际,可能许多人都认为这与机长的操作水平有关,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凸印与柔印具有不同的压印辊结构,柔印压印辊是表面光洁的钢辊,镀有镍、铬等合金层,而凸印压印辊是在钢辊外面包裹一层合成橡胶知识产权,胶层厚度约8~12mm。柔印的印版同凸印很相似,都是感光树脂版,但厚度有差异,柔印较厚,凸印较薄。富士施乐,且一般情况下凸版的硬度高于柔版的硬度。此外,凸印同柔印一样,制版时都采用圆形网点,原理相同,即同其他形状相比经营管理,圆形网点的扩张不易被肉眼所察觉,换句话来说,对各种形状曲线变动求最小极限,圆形曲线最小。版材

  柔印网点与凸印网点各自具有的表征性差别,其关键在于缓冲层。印版辊与压印辊在运动中的相切DTP,由于机械误差的不可避免,就需要缓冲层。柔印的缓冲层是泡棉双面胶,泡棉的可压缩性与良好的回弹性,可以使因金属辊筒误差与印版厚度误差所造成的网点扩张不易察觉。理论上来讲,凸印也有缓冲层高保真印刷,包裹在压印辊表面的合成橡胶层应该就是凸印单元的缓冲层。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注意橡胶层与印版的硬度匹配,当橡胶层的硬度大于印版的硬度时,理论上的缓冲承担者就会是印版,而不再是8mm~12mm的合成橡胶。国内不少凸印企业都没有考虑过这一细节软件,长期以来凸版很不幸总是不得不承担机械误差的缓冲。凸印产品呈现的表征性网点,其实正是印版上网点受压变形所致。国际上日、韩等国也有凸印,前几年的质量也不过如此,因此也可以判定以前日、韩凸印技术同我国也相差无几。现状及趋势


蔡成基专栏

总访问量:98240 更新时间:2022-08-31 08:38:36

单位:阪田油墨(上海)有限公司
职务:总经理助理
简介:印刷高级工程师,30多年的凹印与柔印经历,柔性版印刷专家,历任中国印协柔印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理事,中国包协包装印刷委专家组成员,曾经在上海多家印刷企业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美国联合印刷器材公司产品技术总监,熟悉凹印与柔印印刷设备,多层吹胀共挤膜和流延共挤膜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柔性版印刷技术管理工作,技术专著颇丰。现任阪田油墨(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专栏分类
推荐专栏
推荐阅读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