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专栏 > 专栏

思考!中国标签柔印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发展需要注意哪些要点?(下)

时间:2023-04-20来源:科印网作者:蔡成基

  标签柔印的未来思考水墨平衡

  任何事物都一分为二媒体,对标签柔印来说,在稳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短板。国内印刷行业现在的市场需求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产能要高;二是质量要好;三是绿色环保、可持续;四是能吸引年轻人;五是能扩大产品的利润空间。在标签行业同样存在这些诉求,作为标签的主要印刷工艺之一,标签柔印亟需静心审视自己的不足,尽快找到突围的方法。字体

  其实喷墨印刷,近几年标签总量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除了疫情影响及国际商业环境变动等宏观因素外,标签柔印缺乏新技术也是主要原因。平心而论,以上标签柔印应用现状中列举的技术属于最近几年推出的并不多,现在取得的成绩主要是上述技术的推广与普及酒品包装,只在进行量的扩张。不少标签印企强调规格化、标准化,其实都是立足于目前平台的优化整合,用跑量的优势来掩盖新技术与新工艺的不足。人民币

  以柔印几年前新开拓的薄膜收缩套标市场为例,柔印能够打入这一市场,有以下几个有利条件:一是短版的版费地图印刷,相对于凹印高昂的版费,柔印的版费要低许多;二是印刷质量,柔印可以提供在网点层次上更加完美的印刷效果,尤其是在中暗调区域印刷效果更加优异;三是金属油墨效果,柔印采用冷烫工艺字体,金属墨色鲜亮,使得原工艺很难避免的金属色因氧化而造成的缺陷从此不复存在,而且随着冷烫工艺的延伸而获得的镭射标签效应,如果采用凹印,则需要大动干戈重新更换镭射膜。因此太阳化学,收缩套标采用“凹转柔”,即使产品价格更高,用户也是欢迎的。包装材料

  然而,任何新技术都有时间上的限制,一旦技术普及后就会失去新鲜感收纸,竞争者也会随之增多,不得不使产能、成本、价格成为行业竞争的主要因素,价格战成为很难避免的梦魇。展会

  此外,数字印刷在业内的推广对标签柔印也是一个威胁。从目前情况来看,短订单基本上就应该是数字印刷的天下。传统工艺要想在短订单上同数字印刷竞争电子监管码,只能祭出低成本这个杀手锏。然而低成本却不能低质量,价格战这把“双刃剑”,如果操作不好就很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反噬。前几年,数字印刷的质量还不太稳定,静电成像与喷墨印刷两大体系相争利通,没有统一的质量评判标准,给市场带来的印象是:在质量上同传统印刷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软件系统升级后,原本采用调频网输出的喷墨印刷,经过RIP的改进后可以输出调幅网。标签柔印和数字印刷这两种印刷方式唐山玉印,当印刷网点趋于相同或一致时,差距何在?印刷设备

  因此,标签柔印必须要根据以上市场的五大需求来找到自己的短板,充分找准自身定位,扬长避短。从三个实际问题着手喷绘机,既要对比传统印刷中的同道工艺,如凹印或胶印,也要跟随数字印刷尽快拓展出自己擅长的市场领域。版材

  01发展史

  产能其他包装

  标签柔印一定要适应市场的高产能需求。其中,产能问题主要包含三个因素,即速度、干燥与多功能组合印刷对整体印刷速度的影响。太阳化学

  标签柔印通常使用机组式窄幅柔印机商业印刷,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组装多色组的柔印生产线,以满足各种印刷需求,在机器长度上并没有太大的限制。提高柔印机的机械速度并不难,以前有博世力士乐、西门子与贝加莱,现在有西安交大团队胶片,国内外都有很成熟的电子驱动方案可供选择。由于柔印机采用机组式机型,因此在各色组线速度的基础上构成的承印材料恒张力传输,是提高速度的关键。机组式机型对套准的要求很高,在恒张力条件下还必须提供稳定和高响应速度的光电跟踪调节系统。没有恒定的材料张力控制无法得到精准套印,如果光电机构对套色光标的检取还停留在按光标位置逐个调节的基础上数字出版,那么套准系统一定会振荡。因此,对机组式机型各段张力的设置与调节非常重要,对各张力区间的张力隔断也很重要。尤其是长期印刷不干胶材料,适应了在大张力条件下印刷的操作人员,在每次使用不同厚度、不同宽度以及不同材质的承印料卷时爱克发,必须要根据印刷机全幅材料宽度条件下的张力设置数值,通过计算制定放卷张力、进料张力、出料张力或者收卷张力等的精确值。机组式柔印机在制造时可能会输入某些规格的参数,但这些参数无法涵盖印刷机使用各种不同承印材料时的需求,因此印刷一线工艺的调整与增补将十分重要。这些参数将构成标签柔印自动化的基石。科印精品调研


蔡成基专栏

总访问量:98285 更新时间:2023-04-20 08:48:24

单位:阪田油墨(上海)有限公司
职务:总经理助理
简介:印刷高级工程师,30多年的凹印与柔印经历,柔性版印刷专家,历任中国印协柔印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理事,中国包协包装印刷委专家组成员,曾经在上海多家印刷企业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美国联合印刷器材公司产品技术总监,熟悉凹印与柔印印刷设备,多层吹胀共挤膜和流延共挤膜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柔性版印刷技术管理工作,技术专著颇丰。现任阪田油墨(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专栏分类
推荐专栏
推荐阅读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