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 > 人物访谈

访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张双儒秘书长(上)——让印刷张开“科技文化,绿色环保”双翼齐飞

时间:2007-08-19 10:01:59来源:科印网作者:林和安、李育才
  李:(四)一个产业角色问题。香港曾把印刷业划入印染纺织功能组别、把政府印务局改名归入物流署。张先生认为印刷业定位是制造工业、文化产业、服务行业、信息行业或是其它呢?

  张: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以卓越的聪明才智创造的这项奇迹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代代传承发展,至今已被演绎成内涵丰富的印刷文化。然而对于印刷业的产业定位问题却是众说纷纭。实际上,影响印刷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因此对于印刷行业定位的讨论,必须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考察才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不同时代也有不同的认识。
  长期以来,国内一般认为,印刷业兼有文化产业属性和制造业的产业属性,其发展既要满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又要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方面,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包括书报刊等出版物在内的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精美、别致和便利的包装装潢印刷品,作为各种物化商品的配套加工业总消费需求呈直线上升趋势,这一切为中国印刷市场的拓宽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从印刷的本质来看,印刷应该和语言、电视,手机等属于同一性质,即信息传播。作为传媒领域的元老,印刷的广义是将图文大量复制及传播,今日印刷已经不是单一油墨及纸张的关系,是网络信息传播一个基础。印刷企业为客户提供什么?是印刷品,或是印刷服务?这样的说法都是片面的。客户不会为了印刷而印刷,为了广告而广告。印刷企业回归传媒性质,生产的不再是印刷品,提供的不再是印刷服务,而是通过印刷这一手段帮助客户达到想要传达信息的目的。这一观念上的转变将会使印刷业的前途豁然开朗,由此可见印刷也属于信息行业。与此同时,数码印刷、网络印刷、按需印刷等概念的出现也为印刷回归传播性质提供了更多的动力。
  再从行业特点来看,印刷行业在我国属于第三产业的服务业,长期以来依附于其它行业的发展而发展,如包装印刷依附于消费品制造厂,如烟厂、酒厂、日用品生产厂,书刊印刷依附于出版社,报纸印刷依附于报社等等。从行业外部环境来看,印刷业的书、报、刊的印刷与新闻出版有密切关系,作为舆论导向和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印刷企业,国家一直纳入特殊行业加以管理。
  中国印刷行业市场容量大,行业增长潜力大,所以印刷业不能只是简单的概括成制造工业、文化产业、服务行业或是信息行业中的任何一种。它是一项与广大民众息息相关、服务于广大民众的事业——书刊印刷向人们提供精神食粮;报纸印刷传递信息;包装装潢印刷保护和美化商品;文化用品印刷为人们生活和学习提供方便。印刷行业已成为信息技术、制造业、媒体与传播等各项技术综合应用的行业。
  作为印刷企业,在参与印刷行业的竞争时,要想获得行业内持续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首先必须对印刷行业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明确自我印刷企业印刷行业合理的产业定位,根据行业内成功路径和竞争规则,找到企业新的战略增长点,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规划。要具有灵活性,要重视顾客的需求,充分地扮演好信息传递的合作伙伴,不单单为客户加工一些印刷产品,还要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技术支持等相关有附加价值的服务。

  林:(五)一个绿色印艺问题。有人说印刷用纸增加砍树破坏环保、反对发展。有人说林浆纸一体化是环保大循环、废纸回收再造是环保小回圈。印刷业VOC气体污染、COD水质污染都比其它行业小,是都市型产业。请问您的看法如何?
  张:你谈到绿色印刷问题是一个从中央到企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有人讲到印刷业的VOC气体污染、COD水质污染都比其它行业小,可做都市型产业,我基本赞同这种看法。上海市、北京市都已将印刷业列为都市工业,对其发展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目前全国有大约9.4万家印刷企业,从业人员约340多万人,2006年全行业销售量大约在3,600多亿元人民币,约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2%,近几年其增长率在中国国民生产总值8%~9%的增长率之上,可以说是个朝阳产业。
  印刷业在发展的同时,治理污染是人们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过去的印刷工艺流程或现在还有些落后的印刷企业还在使用传统的溶剂型油墨中,所用的溶剂大都具有毒性和挥发性。溶剂型油墨含有50%~60%的挥发性组成分额,如果加上所需的稀释剂,那么在印品干燥时,油墨所散发出来的挥发性组分的总含量为70%~80%。而印刷产品在干燥过程中排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进入了大气,容易形成光化学氧化剂而毁坏森林。另外某些油墨含有铅、铬、镉、汞、砷、钡等有害重金属元素,与其接触的含量和时间不同,对人体和环境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人类的前途,这些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印界有识之士的关注。世界各国的印刷人士逐渐形成了共识:开发环保型印刷材料,走绿色印刷之路。
  要实现绿色印刷,发展绿色印刷技术是重中之重。主要途径有:(1)大力研制和开发水性油墨、UV油墨等一些新型的符号环保要求的印墨。水性印墨是世界公认的环保型印刷材料,最大优点是减少了VOC的排放量,从而避免了大气污染,改善了印刷作业环境,有利于工人的身体健康。(2)发展和推广柔性版印刷。柔性版印刷除了自身的优势和技术进步外,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符合了环保和绿色包装的要求,可以广泛使用无毒、无残留溶剂、无环境污染的水性印墨和UV油墨。(3)开发研制和提高无水胶印、无醇印刷工艺。无水胶印是一种没有润版液的胶印印刷工艺,没有有机化合物的挥发等一系列问题。无醇印刷挥发性小,燃点高,无刺激性,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对生产安全都有益处,是一种环保型的印刷润版液。(4)发展无胶片直接制版工艺技术。这种技术不用传统设备和操作过程,尤其是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就可成像,对环保极为有利,被称为是“绿色”成像技术。(5)研制和发展水性上光工艺。塑料覆膜和油性上光都会给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而水性上光使用的稀释剂是无毒、无味、无污染的水,从环保角度来看,水性上光工艺具有很大的优势。
  除了大力发展绿色印刷技术,对废气、废物的处理也非常关键。对印刷过程中如何减少不良品及废弃物产生,并将各种废弃物进行专门收集,对有价值的物品要进行回收利用,对严重危害环境的物质,由垃圾回收站统一回收进行资源化处理或卫生填埋。对于因技术限制还不得不使用的各种带有污染性的印刷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有毒气体,可以通过抽风吸附、吸收、催化燃烧等方法进行处理,把污染降低到最小化,减轻对工人的伤害,同时也减轻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很多印刷企业树立了资源和环境的危机意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发展清洁生产工艺过程,以降低印制过程中的污染;发展环境保护范围,以减少对生态的破坏;推广环保印刷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绿色消费”,以实现对传统印刷生产方式的超越。这既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更是印刷产业永续发展的基础。
  这里还要谈到纸制品加工贸易产业,是近几年发展强劲的产业,其销售产值占我国印刷业销售总产值的60%,出口额在500亿元人民币左右。该行业是否属于“两高一资”和低附加值加工行业,国家有关部门非常关注的问题,做了许多调研。业内专家也作了专题研讨,根据印刷业已从“铅排铅印”转变到“照排胶印”,信息技术全面改造了传统印刷业,数码技术、网络技术在印刷业得到广泛应用,印刷业是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加工服务产业,在污染物排放方面,主要是少量可处理达标的废水。由于纸制品加工贸易主要针对成品纸进行加工生产,加工工艺中采取了一系列节能环保措施,如逐渐应用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无水胶印、绿色照明、太阳能等。大家普遍认为应不属于“两高一资”的产业。仅以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为例,2006年工业用水总值占营业额的0.16%(即为0.0012m3/元),用电总值占营业额的3.25%(即为0.052KWh/元),油墨用量仅占产品所用材料的3%以下,由于环保油墨的使用,更减轻了污染。所以说,只要透过不断的环保减废努力,我赞成并呼吁有关部门将印刷业列为都市型产业给予必要的支持。

  李:(六)一个印刷教育问题。中国内地的四大印刷学府都在北方。大珠三角要发展成世界印刷基地、产业升级严重缺乏高级人材。您是否同意中国南部急需印刷学府的设立?以至引入海外印刷人才?
  张:一个行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印刷行业也是如此。一个印刷企业的兴旺发达,需要适合市场的优质产品,需要高新工艺技术,需要科学的企业管理,这些都需要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来实现。当代印刷已经发展成为计算机、艺术、机械、化工、材料等学科交叉重迭的边缘学科,这也要求印刷人才必须是具有综合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西方发达国家的印刷业对人才培养相当重视。美国政府从1991年起开始关注职业教育,并在印刷产业中率先起步,美国企业则以投资的方式支持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英国在注重发展学校教育的同时,更以其资格认证而闻名,形成了以英国印刷产业联合会为印刷资格认证机构的印刷人才培养网络。德国、法国等也建立比较完善的印刷人才培养制度。
  我国近20年来,印刷企业增加10多倍,印刷产值从1982年的改革开放初期80亿元人民币到2006年的约3,600亿元人民币,产值增加约40倍。从业人员从原来100多万人,发展到300多万人,只增加3倍,各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量激增。而随着印刷市场的拓展和印刷技术的提升,印刷业高新技术人才严重紧缺的问题越来越突显,并制约着整个印刷产业的向前发展。
  印刷企业需要各类人才,需要高技能的操作工人,需要有特殊专长的技师,需要高级层次的生产、管理、研发专业人才。高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印刷业发展的动力,培养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印刷从业人员,尤其是高新技术人才,印刷职业院校责无旁贷。印刷学校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在当今社会,“高分低能”的毕业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印刷学校也应建立起“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印刷行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将现代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上要能做到与时俱进,科技的发展使行业日益更新,课程结构应及时更新,教师要抓住学科发展的动态,使学生学到最前沿的技术。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应用性与实践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应强调是学生“学”,而不是老师“教”,时时以学生为上课的主体。学校可以依靠企业不断引进的新技术设备,把课堂教育的优势与企业在生产设备上的优势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既能使学生的在校学习与社会发展不脱节,又能让企业较快拥有高新人才,这样企业与学校就能共同进步。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简单等同于培养技术人员,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包括: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教育学生面对现实、面对实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拥有自立、自信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努力适应社会角色,从而找到个人的价值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在课程结构中注重加强人文社会知识的传授,使它内化为人的品格,以提高学生的格调、品位、修养;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参加必要的岗位实训课程和实习,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各种知识和学习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尊重学生自身的兴趣发展,引导学生进行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创新性研究,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你们谈到的我国印刷教育存在地区不平衡性问题,至2005年底,全国开设印刷教育的技工学校、职业学校、本科院校加起来100所左右,但本科院校大都在长江以北,而珠三角对高级印刷人才的需求量更大一些,这个问题我们应积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考虑,促进印刷教育走向地区均衡。另一方面,高等院校的招生是面向全国的,毕业生也是面向全社会的,鼓励和吸引学生到最需要的地方就业,也是一种眼前的解决办法。必要的时候还要引进海外的印刷人才,以满足各印刷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在印刷人才教育方面,香港印艺学会前主席李春霖先生非常重视,与我会也有非常好的合作,在我会捐款建立了教育基金,帮助辽宁建设了一座印刷职业学校,在培养印刷人才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他这次来展会期间,专门拜访了于永湛理事长,专题谈了印刷人才教育问题,希望将教育基金用活和扩大,为培养印刷人才做更多的事。于理事长很重视李春霖先生的意见,我们将认真考虑李先生的建议,精心策划,将这件事做得更好,合作得更好。
  印刷教育问题我认为也包括在职员工技能提高的培训,这方面协会可以主动发挥一些作用,我们已经与相关单位和各地印协合作,开办了印前、印刷、印后、行销、管理等多种培训班,还要开办多种多期培训班,这项工作已列入我会的工作计划中,长期坚持下去。

  本文得到台湾友好陈政雄教授宝贵意见,并得到港龙企业李海柏董事总经理的插图制作,特此致谢!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