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 > 人物访谈

访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张双儒秘书长(下)——合理布局,优势互补,缔造双赢

时间:2007-09-19 10:50:33来源:科印网作者:林和安、李育才

  李:(十二)一个产业发展问题。中国印刷业无疑到了微利年代,有人认为企业已产能过剩,广东省[十一五规划]却是大力发展印刷产业。张先生的观点如何?
  张:近些年来中国印刷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大量的资金被有计划地或是盲目地投入其中。因而造成了生产低档次印品的产能过剩等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但这并不代表印刷业高档印品生产力产能过剩和印刷业整体产能过剩。
  有资料表明,中国的人均年用纸量为51公斤,低于世界人均58公斤的年用纸量。而发达国家的人均用纸量则远高于平均水平,其中美、日的人均用纸量已经超过了250公斤,西欧大约200公斤。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消费市场和发达国家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也可从这组数据看出中国也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
  随着中国人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中国印刷市场对书籍、报纸和期刊的需求仍存在巨大潜力。并且中国近些年对外贸易不断发展也带动了印刷业的大力发展,譬如各种出口产品的包装与说明书和加工贸易。政府部门的发展目标之一就是让中国在“十一五”末期成为世界重要印刷生产基地之一。还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在中国召开,必定极大带动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印刷需求。虽然广东是目前国内印刷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但也未到没发展潜力的地步。广东“十一五”大力发展印刷产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全国也都有同样的选择,印刷业将进入一个高水平发展期。
  为了应对当前的机遇与挑战,全国不少印刷企业在不断努力发展壮大自己,一些国有企业也在深化改革,选择本身企业适合的发展战略:
  一是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企业应做到真正的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国有,集体企业必须转换经营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革,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科学管理的前提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二是要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实施全方位营销。首先要注重发展的是生产高端产品的生产能力,拓宽印刷生产的门类。再考虑实施印刷全方位营销战略,其出发点就是消费者对印刷品的需求,中国的印刷产品市场巨大,人均纸品的消费量也将必然再大幅度提高。印刷业应该在巩固现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逐渐向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开辟新的印刷经营领域,如包装装潢,商务印刷,以及其它印刷品印刷。
  三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印刷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正确发挥竞争优势的前提,印刷业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信息量大并且工艺技术更新快,技术上的创新则是印刷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也是形成和提升印刷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所以,企业应当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积极引进、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成果,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将技术开发和企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四是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是印刷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印刷企业应该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使企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精湛的技术队伍,有潜力的员工队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
  我国虽然是个印刷的大国,但并非印刷强国。必须大力发展印刷产业,才能在世界印刷之林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印刷强国。

  林:(十三)一个产业布局问题。中国最大的速生林基地在两南两广、最大的造纸基地在江苏山东、最大的用纸基地在大珠三角。您认为此大物流布局合理吗?广东应否加强发展造纸业?
  张:印刷业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被称为朝阳产业。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印刷工业总产值从1999年起一直保持着年平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6年印刷工业总产值达到了3300亿元,约占GDP的2%。我国印刷业的快速发展,最为显著特点是区域性印刷产业带正在形成。资料显示,中国印刷业已初步形成三大印刷产业带:以广东为中心的珠三角印刷产业带、以上海和江浙为中心的长三角印刷产业带、以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印刷产业带。
  经过近20年的跳跃式发展,珠三角印刷实力已今非昔比。珠三角印刷业兴起勃发的基础是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邻近的香港地区成为其主要的资金来源。受珠三角优越的政策环境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吸引,“整体北迁”成为不少香港印刷企业的战略抉择,这为珠三角印刷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目前广东省的印刷工业年生产总值为420多亿元,其中印刷出口产值为120多亿元,境外接单几乎占据全省印刷产值的30%。借助邻近香港的地缘优势,珠三角地区的印刷业获得了超速发展,加快了产业升级。珠三角已经锁定了建设世界印刷中心的目标
  以上海和江浙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印刷版图上的重要力量。由于上海的强大经济驱动力和行业联动性,跨国公司在上海周边地区纷纷落地,一批印刷巨头陆续登陆上海,加之民营企业本身具有的旺盛的成长欲望以及区域内企业之间的互补优势,长三角印刷业有望更上一层楼。其中,上海实力雄厚的国有印刷企业和江浙地区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都成为了形成长三角印刷产业带的重要力量。
  环渤海印刷产业也有具备得天独厚的适合印刷业发展的条件,这里是我国出版业的核心区域,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广告业发达,书、报、刊的出版资源占全国的近50%,广告资源占有量超过了全国的30%,商业轮转印刷机保有量居全国三大经济圈之首。然而,如此巨大的优势并未得到应有的体现。据统计,环渤海地区最大的书刊印刷企业年销售收入未超过4亿元人民币,跟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印刷需求的不断提高,在新的机遇面前,以京津为首的环渤海经济圈印刷行业蓄势待发。凭借北京雄厚的印刷产业基础和环渤海地区强大的经济实力,环渤海印刷产业带的崛起并不遥远。
  除了三大产业带以外,适当发展其它地区的印刷业,实现区域均衡也是印刷界的一个努力方向。据我国“十一五”印刷业发展方针,抓住经济发展机遇的同时,振兴东北印刷业,促进中西部印刷业崛起,有条件的地区也在争取将印刷业列为本地区重点发展的行业。实现印刷企业的合理布局和适度集中,正确引导印刷产业布局,印刷业发展的自然格局要与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是国家印刷业主管部门一直在努力进行的工作。您谈到广东应否加强发展造纸业,从市场的需求和市场发展的规律看,广东发展造纸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运输成本的竞争优势,我们愿意看到有大的造纸企业在不久的将来落户广东。但也要注意到国家对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的政策和布局的导向。

  李:(十四)一个企业集群问题。香港的官塘区、柴湾区聚集了过千香港印刷公司;深圳的福永区、龙岗区贡献过半深圳印刷产值。您对目前各地印刷工业城的看法何?
  张:随着印刷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印刷企业集群的现象。我认为在印刷业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实现印刷企业的集群化,建立印刷工业城,对于提高印刷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种规模化印刷工业区的建立,适应了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符合工业发展的潮流。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企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对印刷生产的规模与组织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温州市苍南县的印刷企业曾经存在着规模小、档次低、管理失控等弊病,该县在“工业集中布局对提升产业层次和加快城市化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的总体思路下,花大力气建设工业园区,先后建成和正在建的有龙港示范印刷工业园、小包装印刷工业园、城东工业园、印刷产业基地等。苍南县的印刷企业从1418家减少到965家,并且涌现了新雅、曙光、富康、六桂等4家无区域名的企业集团,开始走上结构优化、管理规范、竞争有序、技术水平一流,并形成区域品牌特色的道路,奠定了作为全国知名印刷基地之一的地位。
  2006年爆发了继2003年后的第二轮建设印刷包装产业园区的热潮。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委托北京市包装协会组织了北京印包基地进行了半年多的调研,北京多个印刷城在原已初具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各园区的分工协作产业链,进行充实招商和扩大建设。辽宁省印刷协会投资50亿元的辽宁现代传媒产业园项目论证后正式确立,坐落在沈北新区。西安印刷包装产业基地,作为陕西省印刷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积极开展招商工作。
  其次,适度规模经营是印刷企业实现低成本经营、高效益产出的需要,它有利于企业经营要素的合理配置,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管理水平与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印刷业的经营要素主要有资金、商品、人才、信息、设施等,而仅仅一个企业的流通力要素在运营过程中不可能是最佳组合,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实施适度规模经营,能使各经营要素达到合理配置。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实现各印刷企业原料和产品价格的统一,客观上对各经营要素进行了合理配置,使原有分散经营、小批量生产变为大批量、大规模的集体生产,减少了内耗,降低了机会成本,节约了单位商品成本费用。适度规模经营也实现了印刷企业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相对集中,这就大大缩短了进货路径,节约了采购成本,降低了交易费用,使企业能以较低价格占领市场,赢得顾客、获取规模效益。
  再次,适度规模经营是目前国有、私营、外资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的需要,它有利于发挥本土印刷企业的群体优势,增强综合实力,参与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目前我国的印刷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规模效益、组织化程度还相当低,远不具备与国际印刷大企业抗衡的实力。即便是香港进入内地的印刷企业,如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金杯印刷有限公司、利奥纸品印刷集团、鸿兴印刷有限公司等都具有相当的规模且有较强竞争力,但与国际大企业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国外大的印刷企业有的已经进入或正在考虑进入我国印刷市场。面对如此严峻的竞争局面,我们应该选择走低成本扩张、适度规模经营之路,通过建立印刷工业集群,发挥群体优势,增强与国外大印刷企业的竞争能力。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于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的逐步宽松和运作模式的完善,当前园区开发建设从规划、设计、建设、招商、运营等各环节都体现出更加理性和务实,特别注重利用“产业集群”的资源,得到更大的成本优势和服务优势。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