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 > 人物访谈

专访中华印刷科技学会陈昌郎理事长

时间:2010-05-07 09:04:17来源:《印艺》作者:林和安
  三、私立世新大学图文传播暨数码出版学系
  世新大学图文传播暨数码出版系已较着重在数码出版议题上。该系任务为:出版工作者(出版人)是内容工作者与阅听人间的工作桥梁,文化工作的创意者也是文化创意与智慧财产的经营者。完美的出版工作者应能将内容工作与意念毫无偏颇地透过编辑、复制、包装以及发行等工序来传达并呈现于阅听人的感官系统中。出版工作者应有坚实的人文艺术修养,广博新颖的科技新知,方能将对人文的关怀以及科技的应用作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将人类的文化作永续不断地传承与开发。在网际网络蓬勃发展的数码科技时代里,天涯若比邻,人际间的交流互动日趋频繁,文化差异渐减,彼此间认同感渐增,终必有世界一家、地球一村落实之日。近年来课程转向在数码出版面向,也由原第二类组学生转为第一类组考生。
  四、私立中国文化大学信息传播学系
  该系由原印刷传播系所改;为因应信息传播之跨媒体发展趋势,整合网络电子媒体与印刷平面媒体,并以科技与人文融汇为理念,推动科际整合,建构新兴的超媒体学术领域,强调理论与实务并重。配合未来国家信息传播产业与学理发展所需,培植信息传播学域中关于色彩与视觉传播、数码内部创制、人因视觉接口互动、多媒体信息系统、数码色彩与影像科技、创意加值技术与应用、网络信息服务与数码传播管理等领域之整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并提供产业界所需之相关研发及社会服务,俾能在信息产业、通讯传播产业与媒体产业之间架起多功能的桥梁。
  资传系所自91学年度转型后,教学目标着重在数码信息能力、人文艺术涵养与媒体素养之熏陶与养成训练,以培养科技与人文并重之整合型人才为特色。充分配合国家发展计划中产业发展政策之专业人力需求,培育符合“数码内容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高级专业人才。目前为因应系名的变更,图文印刷课程已不多。
  林:作为业界知名学者专家,您对印刷传播教育发展的未来,特别是印刷教育IT化有何新见解?另台湾印刷及相关教育是如何配合产业转型的,在课程规划上有哪些新举措?
  陈:台湾印刷高等教育普及且已有五十年历史,由高中职至大学暨研究所构成一教育体系;相关图书杂志出版亦有大学系所,使出版与印刷相互连结,而构成一完整文化传播体系。
  近八年来台湾推动“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两兆双星(两兆为半导体与影像显示器,而双星为生物科技与数码内容)与印刷出版相关为数码内容产业其成效卓著,国家文化数据库与数码典藏国家型科技计划兼具文化保存、文化传播、文化教育、文化研究、文化平权与文化创新与提升等。近几年来更将所数码典藏的各式影像图文件加以创新出版应用,如各式出版品专刊外,且亦可用在不同媒材的产品,以增加其附加价值(如将名画转印在不锈钢门或玻璃上);同时更将此典藏的数码数据用在教学上,即所谓的创新数码加值与创新数码学习;此带给出版印刷业另一重要的市场商机;小量个性化产品更可利用数码打印的方式,将产品发挥得淋漓尽致。
  绿色节能、创新价值、决心毅力是图文印刷传播教育IT化未来的重心。未来印刷传播科技应坚持不断的创新精神,寻找绿色节能的可能性。在印刷出版上为善尽保护地球资源之责,目前台湾普遍的印刷厂均采用黄豆油墨来印刷,而且相关研究已证实,其成效良好,一般客户均可接受;目前亦正在研发广色域黄豆油墨的应用。在出版印刷直接制版方面,台湾亦已积极陆续引进免冲洗印版之技术,使在整个印刷生产过程中,能倾向于绿色生产。同时在印刷材料上,石科纸已达到与纸张相同的质量水平,又有大众化价格的,目前唯有台湾能达成且已于量产阶段;未来印刷应在整个绿色制程中生产,在材料上也应为地球尽一份产业应有的责任,使产品趋向于绿色环保出版或包装。
  为配合所培育出的学生能为业界所用,因此课程规画非常严谨;一般会透过课程委员会来运作;课程委员会的组成来自产官学研等不同的单位,同时面向也不止在图文印刷领域,藉由不同专家学者的讨论,再经由老师藉学习地图、课程地图规画出完整符合大学教育与业界所需的课程。
  林:您是如何看待数字科技与印刷传播工业的融合与发展,尤其是电子书或跨媒体出版对未来印刷工业发展的影响?
  陈: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在很多外来变量的冲击下,数码印刷近年来发展仍将会一枝独秀,不但产品印刷数量灵活,产品种类多样,易于操作,制程缩短,且个性化出版,可变印纹依需印刷,并可双面同时印刷,储存简便,可重复开启或复制电子文件以进行出版复制,将成为各式印刷的主流。数码出版科技的成熟,已确实影响出版印刷业者,由其电子书云端技术的运用,更加速了数码出版的速度;近两年来台湾数码出版已成熟。在电子书方面,除数码出版软件的开发与内容的制作可予以多着墨外,在电子书硬件的制造上,台湾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软性电子印刷亦已成为台湾工业印刷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也将是印刷业另一重要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台湾许多产业经营受到重创,而文化出版业也连带受累,在图书出版市场转型无奈又遇到停滞的阅读市场,深深的影响到台湾图书营销通路业的发展,因此图书出版业者不得不重新思考上、中、下游营运结构转变的问题。另图书出版内容仍不断朝向多元化发展,面对网络文化以及数码出版所带来的挑战,更是近几年台湾图书出版业者亟欲思考与突破的方向。阅读人口的快速流失,电视与网络吸引了年轻人的注目,以及因网络使用率的普及化,除了阅读信息之外,网络创作亦成为风气,因此掀起一股网络创作出版风。
  数码印刷的发展锐不可挡,近年此技术已冲击传统平版印刷业与出版业,且仍大幅成长的趋势。在出版与印刷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如目前的电子出版公司结合各式教科书的版权,作不同章节打印作教材之应用。卷筒轮转平版印刷仍是杂志出版业的主流,在短短的十小时左右即可完成交货,或利用信息流取代物流,以降低其生产成本,均已有显著的成效。台湾文化图书出版印刷市场趋势倾向长版为卷筒轮转平版印刷,短版则将会实行数码印刷,张页印刷中印量版将被压缩。合版印刷方式仍持续大幅成长且质量亦相对提升;合版印刷为台湾特有的印刷模式,如今运作不但非常的成熟,而且价格亦大幅下降,而生产时效交货亦加快;此主要归功于上下游的整合,同时配合物流的充分应用。
  印刷电子商务协同作业之应用也已逐渐普及,材料供货商与客户等均可透过网络在线报价,同时了解目前产品的生产进度与质量监控;更甚者ERP亦在印刷出版产业应用,物流、金流、信息流……等均可透过网络相互交流,而使印刷上、下游协同作业经营模式成为可行。
  林:您对台湾的印刷传播工业前途有何看法?您对两岸三地印刷现况及其发展有何看法,对两岸三地优势互补有何见教?
  陈:印刷媒体在数码化科技已趋成熟的冲击下,已成为转变最快的产业之一。从全球印刷产业趋势的发展可发现,文化出版印刷在电子书已成熟及网络发达与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变情况下,大幅萎缩,此情况不可能好转,业者亦不需要有所期待未来会有好转的机会;整个印刷的产值将会转往工业印刷与包装印刷;而商业印刷预估仍会维持现况,尚不会大幅下跌,在工业印刷与包装印刷上可预见的将来,将会是大幅成长。印刷业者必须要能掌握未来趋势才有生存的机会。
  印刷工业是一个综合性工业,是一种生产服务性的产业,为制造业的一环,其上游作业与纸浆、涂料、工业专用机械、化学制品及计算机制品等产业息息相关。由于两岸三地的大中华华文图书市场商机浮现,成为全球图书出版业关注的焦点。台湾图书出版业者除积极规划进入中国市场外,更有机会让台湾的作家成名于中国;而台湾图书营销通路业者也不落人后,不少书店掌握住中国图书出版品的新商机,在台湾成立专柜、专店来贩卖。阅读市场停滞加速了图书通路的新陈代谢;目前台湾金石堂书店、诚品书店两者仍是台湾最大的连锁通路。
  此外,网络书店在网络消费持续成长下,仍然是维持高度成长的通路。由台湾财政统计月报统计数据来看,图书出版业的企业家数一直保持着迅速扩张的表现。近年台湾地区的图书出版业的企业家数约维持在一千八百家,根据台湾新书出版信息月刊,台湾申请ISBN的统计数据,台湾地区的图书出版种数是年年成长,目前约为每年四万三千种图书出版。
  两岸三地印刷现况与发展,各因时空背景不同,而互有所长。大陆逐渐走向市场经济,形成新兴华文市场,相关印刷原物料、劳工、土地来源充沛,可作为印刷工业主要生产国;目前台商在大陆投资发展尤以包装印刷与工业印刷发展最为突出,近年来本人至大陆多次参访,觉得印刷的市场确实在大陆,而生产基地相较东南亚国家仍有其优势;而香港则可发挥其历年来的优势,集结当地印刷信息及市场机会之商情系统,协助产业营销;台湾地区则可透过印刷工业教育及文化水平,作为印刷工业研发与管理的重要发源;三地彼此相互合作,相信成为世界印刷中心的概念,将指日可待。
  林:众多印刷传播青年才俊都是您的粉丝,您有什么特别的经验和感受与大家分享?业界朋友都说您是二十年保持英姿的常青树,您能否告诉我们您的秘籍?
  陈:印刷产业应用领域广泛博深,当其与不同领域相结合,可以创新商品,提升附加价值。跨足图文印刷传播产学两界三十余年,面对不同产业环境的挑战,唯有不断自我充实、精益求精,才能掌握每分每秒。个人处世态度为先求尽本份,把该做的事做好,负责到底,不计酬佣,再更进一层力求突破;由于本性较为理智,因此凡事不强出风头、不耍心机、以人和为本,以团队观念为出发点,以期塑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毕竟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数十年来一直维持运动,让身体机能维持健康状态,同时保持正面思考,教学相长分享所得的经验与知识。
  三十年来从事图文印刷工作至今从没有一丝感到后悔,在学术与实务间相互验证,造就本人在上课过程中讲求具体可行的实例,不打高空,不空谈;凡事讲求从概念到实际的具体可行的方案,才予以实践。
  林:贵会与印艺学会是结盟多年的姊妹会,您做为中华印刷科技学会连任第二任的理事长,对两会结盟以来的成就有何看法,对未来有何期许?
  陈:中华印刷科技学会与印艺学会缔结姊妹会已约六年,早期在李兴才教授指导下,本人与林和安执委互访紧密,从而促成两会的互动;如今历经两会理事长陆续的变动,但仍维持一良好紧密的关系。目前主要在期刊杂志的交流与人员互访交流;期望未来除在既有的良好关系外,能更加强学术论文与产业间的交流。每年中华印刷科技学会均会举办大陆参访活动,未来可一起参与;台湾研究生对香港印刷适性检测服务与印刷市场蓬勃发展一直有很高的兴趣,期望未来亦能透过学会相互交流;此外台湾印刷人才培育与产业研发成果互访交流,相信也可促成两会间的联谊。
  林:感谢您对此次访问的支持,相信通过两会的积极努力,能更好的促进两岸印刷业的交流与合作,为业界搭起沟通桥梁。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