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 > 生活播报

读书遐想

时间:2010-07-03 15:41:22来源:科印网作者:潘晓东

  我喜欢读书,所以编辑李君来电要我写一篇有关读书的文章,我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了下来。开始想写读某一本书的读后感,但感到这几年出版的图书虽然品种很多,能引起社会共鸣的书又实在太少。在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一个心态普遍浮躁的社会里,能不为金钱所动,甘愿静下心来做文章的人实在太少。所以,斟酌半天,觉得还是随性地写一篇数十年来自己读书的感悟,如能引起别人对读书的兴趣那就上上大吉了。
  我是1966届的高中毕业生,而且就读的是上海市的重点中学。如果没有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我们这些已经在课本上耕耘了12年的莘莘学子就应该为实现自己的大学梦而做最后拼搏了。中共中央于当年5月16日发出的通知,彻底粉碎了我们的大学梦,所有的学子们又满腔热情地响应号召,汇入到大串联、上山下乡的热浪中去,在“与天斗、与地斗”、“反修防修”的炼狱中敲打自己、磨练自己。那时,人们的思想要比现在简单得多。因为没有电视,所有的业余时间几乎就是与书打交道,像《青春之歌》《红岩》《铁道游击队》之类的长篇小说,出版后在知识青年手中快速传递,从图书馆借来以后,几乎一、二天就能看完,后面则还排着一大批讲好在归还前先要让他阅读的同学。那是一个文化缺失的年代,但又是一个人人有着强烈求知欲的时代。
  文化大革命的结果是革了文化的命,许许多多的世界名著被套上封资修的帽子与世隔绝,在那个年代,能看到这些图书真的成了一种侈望,于是就出现了像《第二次握手》之类的手抄本事件,也出现了余秋雨在老家奉化的“中正图书馆”里潜隐读书的事(见余秋雨著《我的一生》)。那段苦难史对任何经历过的对象都是篇终身受益的教材。
  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时候,我已经在出版系统工作了八年,从工厂最基层干起,借到过上级公司、也曾在出版社工作。记得,重印世界名著的那段时间,上市的图书在市场上引起轰动,供不应求。那是经过长期的文化饥荒以后,人们对知识的渴求。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因为资金的充裕,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到了供过于求的地步,人们的生活变得富裕了,休闲方式也变得更多了,但似乎人们的追求反倒变少了,除了金钱似乎还是金钱。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当然少不了钱,但只剩物质欲望的人,他的精神世界也就显得太过空虚了。
  我的人生旅程已经走完了整整一个甲子。六十余年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到读书的美妙。俗话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关键是读书能让人增加知识,读书能让人明白做人的道理。人,生活在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的大千世界里,以已有的知识为满足,很快就会发现社会上又有许多东西自己不懂。特别是在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知识的更新速度较之以往更快,需要人们潜心学习的东西也更多,读书无疑是学习的一种最好方式。
  2008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参观完DRUPA印刷展以后,海德堡公司组织我们去希腊观光,湛蓝的沙滩边,外国游客边晒太阳边读书的情景让人印象深刻。什么时候,在我们的不少铺子里,那些小老板与业务员在闲暇时分不是聚在一起打麻将、打扑克,而是在静心读书,那他们的事业一定可以做得更大一点。大部分中国人还是太图安逸,还是沉浸在传统的小富即安的境界里,在这种思想境界指导下,要赶超发达国家是令人忧虑的。
  我读书的范围很广,不光读对工作有帮助的经济类、管理类图书,也喜欢心情完全放松地去阅读作家们“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小说。
  在我担任总经理以后,一位悉日的好友送了我一本加拿大管理学者明茨伯格写的图书——《经理工作的性质》,他形象归纳了经理工作的种种特点,语言浅显,但十分到位,对自己日后做好经理工作不无帮助。以至在我为别人授课的时候还经常引用他的这些基本观点。再如,这几年几乎已经成为一个系列的图书:《成败决定细节》《责任胜于能力》,……说的道理都很基本,表达也颇为直白,容易为人接受和理解,但要做到,就是一件脚踏实地的事。
  其实,平时的读报和阅读刊物也是一种读书,而且是更符合快节奏时代的一种读书。每天我都会抽出相当的时间阅读多份报纸,难怪我爱人经常戏谑地说我:一张报纸能拿好长时间。殊不知,有相当的数字、观点就来自于平时阅读的报纸。《中外书摘》、《收获》、《小说界》都是我喜欢阅读的刊物。在出差的时候,带上一、二本刊物上路,毫无负担地阅读着那些小说,无论是惊悚的还是侦探的,是描写青年人谈情说爱的还是描写生活中家长里短的,沉浸在那没有压力的时分,对自己来说实在也是一种享受,一种休闲。读书能让人心情放松。
  但我对时下出版的不少所谓名人传记毫无兴趣。因为,很多作者自身缺乏应有的思想深度,悟出的生活哲理十分有限,在这样的条件下要写出让别人爱读受用的东西自然也就难上加难,大都是谈些花边新闻而已。以至,部分作者为了让图书增厚,招徕读者,不得不采用生产过程中加了发泡材料的轻质纸,真让人有种忍俊不禁的感觉。
  工作以后,如能抽出时间去学校充电,那是一种梳理,是一种提高,很多时候会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本世纪初,我参加EMBA的学习,老师讲的道理都懂,工作中不自觉地也在做,但听课帮你做了梳理,而且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受益非浅。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复旦的老师用最通俗的语言将之归纳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既浅显易懂又道出了这项工作的全部职责。至于SWOT分析、马斯洛(MASLOW)需求层次论,也都来自于那次的系统学习。学无止境是很有道理的。
  我读书喜欢做笔记,写作中用到的不少诤言、警句、数据都来自于平时的阅读。因为做了笔记,在写作时根据需要随手拈来。
  相当一段时间里,我总认为,善待员工是共产党人的工作要求,因为,我们的党强调“为人民服务”。但是,读书让我了解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强调要处理好与员工的关系,不少环节他们做得比我们要好。比如,推出社会责任认证,就是强调要给员工基本的生活与工作待遇。再比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老板老福特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作为领导者,雇主的目标应该是,比同行业的任何一家企业都能给工人更高的工资。”这是令人钦佩的。再比如,我们在谈以人为本的时候,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也在说:“企业的价值体现为其存在对社会的意义。要衡量企业的价值,就要看员工是否为自己在这里工作而感到自豪,并充满热忱。”我们真的应该向大师们敬礼。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难怪邓小平告诫我们,资本主义的有些东西我们也好用。在管理领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完全相通的。
  有人说我写文章的速度很快,这还是应了一句老话: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头脑里有了东西,从笔下汩汩流出自然就快。当然,文章的深度因其快,缺少字斟句酌也就难说了。写这篇文章我显得很自在,任凭思想自由驰骋。但愿能以我的真实感受交了李君的差,也能对阅读者有所帮助。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