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 > 生活播报

如此转型:从印刷厂老板到民营工业园的蜕变

时间:2012-10-16 11:10:03来源:《重庆晨报》
  重庆大规模发展工业园区已有十年。十年间,重庆市工业园区工业销售产值达到10026亿元,比2002年翻了三番,重庆市工业在园区的集中度达到70%。

  过去我们熟悉的大工厂都陆续退出了城市,区县(甚至周边四川的区县)工业园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而汪官蜀主导的都市工业园仍坚持在城市中“造城”。

  重庆晨报:在做工业园之前你从事的是哪一行?

  汪官蜀:我是受1992年“南巡讲话”影响的那一批企业家。当年我从红旗开关厂下海经商,创办了一家微不足道的印刷厂。选择在这一行创业主要是觉得简单和清洁,而当时印刷厂主要是以接广告和社会杂件的印刷业务,我也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学习如何做生意,如何接触社会。从1992年到2000年,这8年间我一直经营着这间印刷厂。

  重庆晨报:是什么原因促使你转型做工业地产的呢?

  汪官蜀:当时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很差,大家都没有地,尤其像我们这种中小企业,普遍都是在“城中村”租一小块地乱搭乱建,安全问题、环保问题、违法建筑拆迁等问题很突出,这些问题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所以当时我们走了一条半合法的道路建了第一个工业园区。

  我的第一个项目是在猫儿石做的,建了一个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叫曙光工业园,修了5万方,其实最初的想法是建自己的印刷厂,但我们一边修,一边就有人寻租,我当时感觉这个市场潜力巨大。

  重庆晨报:当时主要是哪些企业租用你的厂房,规模如何?

  汪官蜀:那时有好几十家企业租用我们的厂房,有做卫生用品的、做门窗、电器、汽车零部件的,每家企业的面积都只有1000-2000方。我们从1999年开始建,一边建厂房,一边租,到2001年把厂房全部建完的时候,实际也全部租完了。而从2001年-2002年,我们开始从印刷厂逐步转向做工业地产,2005年,我们这个半合法的工业园区被拆迁。

  重庆晨报:你们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都市工业园是在什么时候建成的?

  汪官蜀:重庆发展都市楼宇工业是在2004年,当时也是学习上海经验,要盘活存量资产,改造主城旧厂房,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场地的思路。但到2005年的时候,这个思路就不行了,因为随着重庆的发展,旧工业厂房,以及旧楼宇的改造完全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当时我们就走集约化发展、向空中要地的思路,利用江北区港城工业园区的边角余地,建成了第一个港鸿都市工业园区。

  重庆晨报:港鸿都市楼宇对重庆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汪官蜀:这是重庆第一个民营投资,土地挂牌销售建设的楼宇工业园区,我们差不多投了5000万元,开发了5万方,同样也是一边建一边招商,结果建设完成,招商也完成。随后我们开发了现在的曙光工业园项目。

  重庆晨报:目前你们开发中的曙光工业园规模有多大?

  汪官蜀:现在我们一共有6个园区,打造近百万方工业园,已经推出55万方,还有45万方在建。园区内已有300多家企业入驻,年产值上百亿。

  重庆晨报:今年的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园区内的企业状况如何?

  汪官蜀:虽然大气候不好,但是好也罢,不好也罢,搞企业的还得搞,目前园区内没有一家企业倒闭。中小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适应快和转型快,已经发展的企业一般的损伤是不会死的。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