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 > 生活播报

赤壁商人自费创办活字印刷博物馆

时间:2012-11-28 14:15:05来源:楚天都市报

  随着科技的发展,活字印刷已渐渐“退隐江湖”,一些印刷设备和铅字块也被当成废品出售。赤壁商人刘美松不忍看着传承千年的活字印刷就此消失,走遍全国各地,收集来老机器、老铅字块,自费在乡间建起一座活字印刷博物馆。

  花了3天2夜,从东北运回“老古董”

  刘美松现为深圳一家文化公司的老板,生意红火。他的博物馆在赤壁市中伙铺镇一处老房子里,十多间房已经被机器和成架的铅字占满了。一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铸字机、印刷机,经他请人修复,而今又可以重新工作。

  博物馆负责人江月明是刘美松的朋友,两年前,他受邀回到赤壁,开始具体负责筹建该博物馆。

  “收集这些东西太难了!”江月明介绍,收集铅字和印刷设备并没有多少人,他们都是通过全国各地从事印刷的朋友们打听,才能知道哪里有东西。博物馆第一批大手笔收藏是在齐齐哈尔的一家小印刷厂,厂老板因为父亲从事印刷行业,所以对这些淘汰的印刷机和铅字有感情,这才保留了一批字模、铅字块、铸字机和印刷机。2010年7月,刘美松和他两次到齐齐哈尔才谈妥价钱,随后雇了车花了3天2夜,从东北将这些宝贝运回赤壁。此后,他们又从当地请来老师傅,将机器修好。

  随后一年多,江月明等人又从山东、山西相继购进一些铅字块和设备。博物馆算是有了雏形。

  记者在这座活字印刷博物馆内看到,工作人员已复原了整个活字印刷的流程,还印刷出了十来本《三十六计》。

  “印刷这样一本书要耗时数月”,博物馆的一名老师傅介绍,他们要先买回铅、锑、锡等金属,按比例熔好,再用铸字机和字模铸出铅字,按照书样将要用的字拣出,再排版、校对、打版,才能上机印刷。

  耗费人力财力,只因不忍传统消失

  说起建博物馆的原因,刘美松介绍,在2009年时,他和几位朋友聊天,说起现在的铅字印刷已经被淘汰,很多设备也消失了,他觉得从现代科技发展的角度,活字印刷及其设备必然被淘汰,但从文化发展的角度,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是不应该被历史所遗忘的,就此消失了太可惜,他这才打算个人出资建博物馆。

  “朋友们都觉得他这个想法有点疯”,江月明说,刘美松建博物馆之初,很多朋友认为这个花钱却没有经济效益,纷纷劝阻,但刘美松还是坚持要建博物馆。

  刘美松表示,他打算逐步恢复泥活字、木活字印刷技术,并将整个活字印刷的历史进行整理,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出来,尔后博物馆就可对外开放。如果有可能,他还会带着他的“老古董”,去参加深圳的文化博览会。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