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数码印后水平提高 数码印刷发展的初期,其主要应用在建筑图文、商业快印等领域,此时的印后加工也主要以圈装、骑马订、无线胶订为主,而随着数码印刷朝着精品化的方向发展,一些新的装订和装帧方式走进了数码印刷领域,印后装订及整饰已经成为数码印刷业务流程当中的重要一环。数码印后是数码印刷产品实现增值的重要手段,而精美的印后加工和装帧有助于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业务,可为企业带来新利润。 现在,数码印刷领域也在不断探索着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连线印后加工工艺及设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批适合数码印刷生产的印后设备将逐渐推出市场,推动数码印刷的整体发展。 4.数码印刷质量提升 数码印刷产品的整体质量在2006年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从第二届“科印杯”数码印刷大奖赛我们便能看到这一趋势,许多参赛作品的质量水平甚至可以同胶印相媲美。 数码印刷应用亮点频出 1.数码印刷联姻网络 2006年,数码印刷联姻网络的事件接连发生。如网印天下(原上海电脑打印公司)采用柯达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及生产型数码印刷设备,一方面实现了网络接活,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工作流程保证了印刷质量,在实现网上印刷的同时,也开辟了网络印刷的新市场。上海电脑打印还因此吸引了重大投资,更名为网印天下。北大方正联手博客网推出的“博文e印”,将目前正火爆的博客通过网络连接到数码印刷设备上,可输出其个性化的博客文集;再有龙樱网成为国内首家印刷电子商务网站,产品设计、订货、支付等环节均可在网上完成,真正实现了印刷品的“私家制作”;而印客网在2006年下半年又一次将数码印刷推向大众市场,将有关数码印刷的讨论扩大到更多的人群。 数码印刷与网络的结盟使国内的数码印刷在2006年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尽管这种模式可能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却是数码印刷发展的方向。 2.艺术品复制提升数码印刷品质 在首届“科印杯”数码印刷大奖赛中,采用数码印刷方式的印刷品复制就已经崭露头角,2006年的第二届“科印杯”数码印刷大奖赛,艺术品复制更是独领风骚,其水平普遍比较高,这说明数码印刷技术水平的提高为艺术品复制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采用数码印刷技术对艺术品进行高仿真复制,既能很好地再现原作的艺术品味,同时能在短周期内实现批量生产,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相对容易地得到这些艺术仿真品,由于其高超的复制质量,即使是复制品也是价值不菲。艺术品复制无疑成为数码印刷的一项成功应用,也为数码印刷带来了新的商机。 3.数码印刷在传统印刷企业实现创新应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传统印刷企业开始接受数码印刷设备,在国外,有许多大型传统印刷企业应用数码印刷设备拓展业务空间,使数码印刷成为胶印的有力补充。在传统印刷企业,对于大批量的可变信息类的业务,可用胶印进行预印,再应用数码印刷机印刷可变信息部分;对于小批量的业务,完全可以在数码印刷设备上完成。可以说,数码印刷机是商业快印的又一把利器。 目前数码打样在印刷企业非常普及,除了应用彩色喷墨打印机以外,有些印刷企业引进生产型彩色数码印刷机在完成一些短版业务的同时,还可以作为打样机使用。鹤山雅图士公司就应用柯达Nexpress数码印刷机,完成其绝大部分产品的打样工作。 建议引进数码印刷设备的传统印刷企业对原有客户进行引导,协助其开发适合数码印刷的创新产品,使客户可在印刷厂获得一站式服务。 数码印刷发展中的问题 1.质量发展遇瓶颈 随着数码印刷的普及,客户尤其是商业印刷品以及个人消费品客户对数码印刷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遍提高数码印刷质量迫在眉睫,但由于目前数码印刷从原稿到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都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相关标准,使得其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存在一定困难。 2.规模化发展成难题 数码印刷企业尤其是采取网络经营的数码印刷企业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的矛盾,一方面,企业追求规模化的发展,只有业务规模扩大了,才能真正提高设备利用率,获得最佳利润,而另一方面,一旦数码印刷企业的业务规模上升到一定档次,对其业务系统又是一个考验,如网络经营的数码印刷企业在网上客户数量达到数千万份之后其网络系统将无法支撑。因此,数码印刷企业有必要加强建设其业务流程以及网络系统,以能适应大规模的发展。 3.按需出版遭遇政策限制 按需出版或者说按需出书一直是业内人士的一个美好憧憬,尤其是在欧美等国家已经得到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期望值更高。博客书的出现也证明了人们对这一领域的兴趣,但由于目前中国出版市场的现状,按需出版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限制,其发展速度一直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快,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家相关部门还须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规范按需出版市场,使按需出版真正步入发展的正轨。 据了解,目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相关部门正在密切关注按需印刷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能有相关政策出台。 4.数码印刷工作流程期待完善 在数码印刷领域,目前人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数码印刷设备上,实际上,除了硬件之外,数码印刷的相关软件也是非常重要的。数码印刷应用的逐步成熟,对其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码印刷工作流程不畅通的问题就摆在了数码印刷业者的面前。 现在如柯达等数码印刷厂商推出了专门针对数码印刷的工作流程软件以及相关管理系统软件,工作流程的完善将进一步提高数码印刷的生产效率。 5.数码印刷相关标准奇缺 目前数码印刷行业各项标准几乎一片空白,在数码印刷质量亟待进一步提升、流程需要进一步规范的今天,标准的制定问题突出地摆在了人们面前。 2006年4月,“数字印刷标准项目研讨会”召开。作为数字印刷标准制定工作的第一次会议,这标志着数字印刷标准的制定工作正式启动。相信在全国印刷标准化委员会、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数字印刷分会以及数码印刷厂商、企业的推动下,数码印刷相关标准的制定必将提速。 数码印刷发展趋势预测 由于国内数码印刷市场基数较低,预计未来几年这一市场将会保持30%~40%的增长速度持续发展。而在以下几个领域,数码印刷将会有一些突出的表现。 1.网络印刷将风行 数码印刷即时印刷的特点决定了其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与网络合作,因为数码印刷要想像传统印刷机一样24小时不停运转必须保证有充足的业务量。 前面已经提到,网络印刷是2006年数码印刷行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今后,通过网络的数码印刷以及相关服务(如图片存储、画册装帧)将成为数码印刷企业的主要增值点。据了解,在美国,数码印刷最大的应用领域就是与网络结合。 2.直邮将成为数码印刷业务强劲增长点 据中国邮政统计,2005年全国函件业务收入50.36亿元,其中商函所占比重达71%,估计2006年这一比例将超过75%,目前仅北京邮政月平均直邮商函的制作数量就已经达到了700万封,现在,大量直邮商函尤其是可变信息的个性化商函已经开始采用高速彩色数码印刷技术。实际上这一数字并不算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人均月直邮信件是29.5件,而国内人均不到1件。在欧美国家,人们日常购物行为有30%是通过直邮函件来实现,直邮产值甚至占到欧美国家GDP的0.5%以上,而中国直邮产值只占GDP的0.2%。在未来几年,直邮市场将快速扩大,增长速度将维持在20%以上,其对数码印刷的依赖将会增加,直邮将成为数码印刷业务新的增长点。 3.宽幅数码印刷迎接新挑战 大幅面是最近几年印刷业发展的关键词,而宽幅数码印刷更是以其突出的表现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市场主要受到最新技术发展以及市场应用的刺激,最近几年保持了高速发展。根据I.T.Strategies的统计,宽幅数码印刷市场的产值将从2003年的60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93亿美元,其装机量也将在2008年达到36.6万台,专家预计这一领域到2009年都会持续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实际上,我们从各大展会上也可以看出宽幅数码印刷设备供应商的展位面积越来越大了。这主要是由于宽幅数码印刷的应用范围扩大了,它不仅能应用于数码打样,而且可用于橱窗展示、展会宣传、户外广告、精美艺术品印刷以及其他快速增长的领域。 4.按需出版蓄势待发 我国目前有中央级出版社220余家,在这些出版社中,开展按需出版业务的不足10家,所占比例不到5%,在出版社云集的北京地区也只有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石油出版社、冶金出版社、气象出版社等凭借自身专业优势对按需出版进行了尝试。此外,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与柯达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利用文艺出版总社丰富的资源,结合柯达公司先进的技术,共同开发中国的按需出版市场。 据了解,美国按需出书提供商Lightning Source早在2003年就已经实现盈利,今后5年内,全球数码印刷书籍、教材的销售收入将达到76亿美元,约占出版业总收入的17%。 实际上,2005~2006年国内许多出版社已经顺利开展了数码印刷业务,但是对书、报、刊的按需出版却步履维艰,有国外的成功案例借鉴,相信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按需出版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数码印刷发展的良好势头使业内人士信心倍增,《数码印刷》杂志2006年进行的“数码印刷在中国”用户调查报告显示,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认为数码印刷将蓬勃发展,只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足以说明数码印刷企业对数码印刷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信心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