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柔性版印刷 任重而道远

时间:2007-05-25 11:27:36来源:《2007中国印刷业年度报告》作者:林逢铭

  现状与市场
  1.柔性版印刷的现状
  柔性版印刷在国内起步至今,已有20多年时间,但是堪比技术、设备已经成熟的胶印、凹印而言,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柔性版印刷的现状并不乐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4种看法。
  (1)发展较快。
  (2)循序渐进。
  (3)发展不快。
  (4)柔性版印刷不行。
  看法多集中在前3种,其中,意大利欧芬公司亚太区销售总监认为:中国的包装印刷已经被胶印、凹印占领,柔性版印刷打进市场并得到发展将非常不易。
  笔者持前两种看法,快与慢相对而论,较快是我国柔性版印刷经历过10多年停滞不前和徘徊时期,现在却频频在国际精品竞赛中获奖,产品质量提升较快,每年又销售出几十到上百台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并新增几十家柔性版印刷企业。
  目前,柔性版印刷已经在烟包印刷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例如在陕西、山东、广东、云南、湖北、安徽等省都有应用,在乳制品包装领域拓展更快。
  在国内,相较其他几种印刷方式,柔性版印刷在巨大的压力下能够循序渐进地发展就值得肯定。只有从行业自身出发,提高企业服务、产品质量、制版效率、印刷速度,充分发挥连线生产的优势,降低耗材成本,以及加强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等,循序渐进的步伐才能进一步加快。
  2006年是柔性版印刷发展较有起色的一年,设备销售量比任何一年都多,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销售约有100台,而且国产机垄断了柔性版印刷市场。
  2.柔性版印刷的市场
  (1)不干胶标签市场
  现在,对柔性版印刷标签的关注比较多,此类研讨会和展览会也比较多。目前,不干胶标签的大部分市场被凸版印刷占据,这一部分有望逐步转向柔性版印刷,但尚需时日。而在美国,不干胶标签却使柔性版印刷获得了市场。由于我国几百到几千张的小批量印件非常多,导致某些批量本可以大一些的活件,也可能会因为资金周转问题选择分批次印刷。
  今后,随着财富的积累,规模的壮大,以及企业重组步伐的加快,小批量印件将会逐渐减少,柔性版印刷将会在中国获得更广泛的市场。
  (2)塑料包装市场
  塑料包装印刷的大部分市场已经被凹印占领,现在柔性版印刷能够切入该市场的主要优势就是环保。在国外,凹印制版费用高,所以在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上通常采用套筒印版,操作非常轻便,车速又快,加之环保,优势显著。而在国内,制版技术还不成熟,虽然制版费用与凹版差不多,但是市场反应淡薄。
  目前已有多家进口卫星式柔性版印刷设备供应商,如W&H、PCMC、欧芬、菲沃等看好国内柔性版印刷市场,国内也有好几家设备制造厂在研制生产卫星式柔性版印刷设备。
  柔性版印刷的市场比较广泛,在烟包、乳制品包装、纸杯中应用较多,其他领域如药品包装、化妆品包装、食品包装、牙膏盒、酒包装、电器包装、信封、塑料编织袋、餐巾纸、笔记本、多层淋膜包装纸、影视剧(戏剧)门票等有待进一步开发,对于这些新的市场要专心培育、用心推广。
  此外,一些未知市场,如布匹、瓷砖等产品也开始采用柔性版印刷,市场拓展的优势已逐步显现,然而柔性版印刷最主要的市场定位仍应瞄准商品包装领域。

  观念与服务
  1.突破观念束缚
  柔性版印刷之所以在中国难以普及,还与我国对于印刷品由来已久的观念有关。
  (1)普通的商品包装也“力求”制作成艺术品。
  不同于具有收藏价值的书刊、画册,一般消费者使用商品时包装就被弃之。正因为如此,在西方,商品包装的设计风格通常比较简洁、明亮,非常易于印刷,生产工艺也并不烦琐,例如美国对包装印刷品的评比要求中就有“图案要简洁”这一项规定,简洁就是指图案简明、墨量少、用色少(不等于色彩不鲜艳),适于印刷,也符合经济实惠的原则。而在我国,墨色多十分凝重,几乎满版都有油墨,还要实地叠加实地,除基本色外还会增加专色,通常胶印是四色,而柔性版印刷、凹印则在六色以上,多则十色,仅增加色彩还不够,还要添金加银,几乎制作成了艺术品。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资源尚不富裕,应该提倡节约,假如我国愿意借鉴西方的印刷设计观念,柔性版印刷的发展会更顺利。
  (2)将柔性版印刷效果与胶印、凹印等同看待。
  在国外,柔性版印刷加网线数通常在120~133线/英寸,很少使用150线/英寸,而在中国,因为胶印、凹印开了“先河”,印品加网线数多在150~175线/英寸,因为不了解柔性版印刷的特点,很多用户也要求柔性版印刷达到这一要求,这就加大了其印刷的难度,特别是开始使用时,由于使用者经验不足,也阻碍了柔性版印刷的发展,某种意义上为了达到国内用户的要求,柔性版印刷在胶转柔、凹转柔上已经付出了较大的代价,走过了相当崎岖的道路。
  在国内,对柔性版印刷产品的检验也存在观念问题,往往是对质量要求过高,不允许有半点瑕疵,在国外被认为是正品或合格品的印件,在国内却被视为不合格品。
  对于合格品的界定要以国家标准为依据,印刷品上有脏点、白点,依据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无明显脏污,不误字意,可以属于正常范畴,即使不符合优质品也是等级品,但绝不是废品,认识到这一点对社会资源合理利用,企业可持续发展都有益。但是如果这种观念还不能正确地加以纠正,柔性版印刷的推广之路仍将布满荆棘。
  2.将服务落实到底
  在当今的市场状况下,服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加之印刷行业的竞争如此激烈,柔性版印刷尚处于发展阶段,更加要将服务意识置于首位。
  这几年,国内还会增加很多新的柔性版印刷企业,这些企业肯定希望设备能尽快投产,但由于多方面因素,还是有可能在安装生产过程中出现事与愿违的状况,因此各方应该共同分析查找问题的原因。特别是印刷、制版、设备制造单位,不能互相推诿,应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谋求和谐发展、合作双赢,将优质的服务落到实处。

  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柔性版印刷的发展与应用尚存在以下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1.设备利用率低
  对于柔性版印刷,要找准市场才能发展,切勿先投资设备再挖掘市场,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柔性版印刷。现在柔性版印刷车间开三班的占少数,开两班不多,普遍只开一班,而且车速也不高,一般为60~80米/分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任务不足,订单量有限。
  (2)设备性能差,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无论是进口机还是国产机,都没有安装封闭式刮墨刀,如果要提速,便会出现飞墨故障。
  (3)思想保守,极力反对提速,特别是订单量不足的企业,宁可慢慢来。
  (4)新上马设备的企业技术不够熟练,导致设备利用率与成本产生矛盾,难以在竞争中取胜。
  2.制版重复率高
  在制版方面,往往一副印版达不到用户的要求,需要制两副,甚至三副。有时一方认为差不多,另一方却不满意,但是对于重复制版的费用怎样合理分摊,并不明确。
  3.成本居高不下
  目前,柔性版印刷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对于如何有效降低成本,业内人士认为,要计算综合成本,特别是长版活,不要单看某些方面的价格;希望通过业界的共同努力来降低成本(降低30%左右),从而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现在,购买国产设备投资减少,水性油墨生产单位约有200家,制版单位有100多家,竞争激烈可见一斑;杜邦公司拟在国内建厂,二胶也计划在今年投产柔性版印刷版材等,形势非常好,对降低柔性版印刷的成本很有利。
  4.教育普及率低
  目前,国内的院校还没有针对柔性版印刷的教材,虽然近几年得到重视,但教育方面仍只是蜻蜓点水,不够深入,学员们掌握的知识少,甚至与实际相脱节,建议有关部门重视这方面工作。
  如何做大柔性版印刷市场这块蛋糕?这个问题提出了好多年,但是一直没有正解,希望业内人士同心协力把蛋糕做大,行业中的企业才能够共享利益。


推荐专题

2020科印传媒活动

以会凝智,以展聚力。...[详细]

展望数字包装发展

《2022年数字印刷在包装领域的增长报告》的...[详细]

2019科印游学

科印游学起始于2007年,经过十多年的资源积...[详细]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