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专栏 > 专栏

不干胶印刷材料及其印刷适性

时间:2009-01-14来源:《中国包装报》作者:许文才

  不干胶印刷材料
  不干胶材料又称自粘材料、压敏材料或即时贴等,是标签印刷的基本材料,主要用于包装装潢印刷。
  不干胶材料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不干胶印刷材料、装饰材料、封贴材料和特种材料,这里主要介绍不干胶印刷材料。
  不干胶印刷材料的基本构成。主要由表面印刷层、粘合剂层和剥离层组成。
  1. 表面印刷层
  表面印刷层所用材料一般有以下两种上海电气,即纸基印刷层和薄膜印刷层。
  (1 ) 纸基印刷层。纸基印刷层目前使用较多的有胶版纸、铜版纸、各色亮光纸和荧光纸、铝箔以及其他特殊用纸。对纸基印刷层的要求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 薄膜印刷层。薄膜印刷层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①透明薄膜。透明薄膜分复合用薄膜和印刷用薄膜。
  复合用薄膜。主要有聚丙烯薄膜( PP) 、聚乙烯薄膜(PE) 和聚氯乙烯薄膜(PVC) 等。印刷用薄膜。主要有聚酯膜( PET) 、聚乙烯膜(PE) 和聚氯乙烯膜(PVC) 等。
  ②半透明薄膜。包括聚酯膜( PET) 和聚乙烯膜(PE) 等。
  ③不透明薄膜。主要有金色聚酯膜和银色聚酯膜。
  ④彩色薄膜。一般用聚氯乙烯膜。制版
  ⑤特殊用薄膜。
  2. 粘合剂层
  粘合剂层对不干胶印刷材料的性能、使用范围有密切关系,是不干胶印刷材料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粘合剂的类型有橡胶型、树脂型和混合型三种。
  粘合剂的主性能指标如下:
  涂层厚度:0. 02 ±0. 005mm;
  粘度(25 ℃) :6 ±0. 5Pa•s;
  含固量: (30~33) %;
  180°剥离强度: ≥1000g/ 2. 5cm ( 10cm/min) 。
  使用中应根据用途和性能参数进行合理选择。
  3. 剥离层
  在纸基或薄膜基材表面上涂布硅油而成,以防止粘合剂粘在剥离层基材上,同时还能保证表面印刷层与剥离基材层之间具有一定粘性,以便于印刷和模切等。
  剥离层的基材有纸基材和薄膜基材两种。
  ①纸基材。纸基材有半透明纸型和聚层牛皮纸型两种类型,大多采用半透明纸型,聚层牛皮纸型仅作为密封条之类的基纸使用。
  ②薄膜基材。这种基材属于高级基材防伪印刷,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耐光性,主要有聚酯膜型和聚丙烯膜型。这种基材因其价格较高,故仅限于高档产品用标签。
  上述各种表面印刷层、剥离层和粘合剂层可进行多种组合,制成性能各异、规格不同的不干胶印刷材料,用户可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合理选用。喷墨印刷

  印刷适性
  印刷适性是指承印物、印刷油墨以及其他材料与印刷条件相匹配,适合于印刷作业的总性能。
  在不干胶标签印刷中区域报道,由于采用不同的印刷方式和压印方式,其印刷条件各异,所以对承印物和油墨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但就目前而言,大多采用凸版印刷,凸版印刷占不干胶标签印刷总量的70 %以上,并大多采用平压平型或圆压平型压印方式。因此行业法规,这里主要针对纸张和薄膜承印物适合于凸版印刷的某些性能。
  1. 纸张印刷的印刷适性
  纸张印刷的印刷适性除应满足一般凸版印刷的印刷适性要求外,还要注意与标签印刷有关的印刷适性问题。
  标签凸版印刷的工艺方案不同,对印刷适性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其工艺方案有以下几种,即印刷工艺方案多色套印印前或印后烫金印刷+ 覆膜印刷+ 烫金+ 覆膜
  ①色块和线条印刷。对于色块和线条印刷人物,因其对油墨的需要量较大,则要求印刷机组应能提供较大的传墨量,但不干胶印刷表面光滑,承印物的密度较大,印刷后墨层不易结膜报纸印刷,容易出现蹭脏故障。为了提高印刷适性,除合理选用亮光快干油墨外,还要注意控制印刷环境温度和印刷速度。
  ②烫金。烫金工艺在不干胶标签印刷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要获得良好印刷效果,还应注意与烫金有关的印刷适性问题。如果印刷机没有设置烘干装置,无论采用先印刷后烫金工艺,还是采用先烫金后印刷工艺,都会因油墨层与电化铝接触处的烫金效果下降而影响印品质量。因此包装贸易,一般情况下印刷机应设置烘干装置,并控制好环境温度和印刷速度。若使用快干油墨,可以在印刷后的印刷表面上直接烫金。若使用光敏油墨,由于在烫金前印刷墨层已充分固化,所以也不会影响烫金质量。油墨
  ③覆膜。印刷高档标签产品胶片,往往在印刷后进行覆膜工艺,即以透明塑料薄膜通过热压覆贴到印刷品表面,起保护及增加光泽的作用。对于覆膜后的产品一般不进行烫金工艺,因为覆膜表面未经极性处理,若进行烫金《中国印刷业年度报告》,电化铝不易粘贴在薄膜表面上。
  2. 薄膜印刷
  不干胶薄膜印刷方法与普通塑料薄膜印刷基本相同,但适合于凸版印刷方式的薄膜品种不多,主要有聚酯金银股、透明薄膜以及聚乙烯膜等,使用中应注意这一点。
  薄膜凸版印刷的工艺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种,即单纯色块印刷、印刷+ 烫金以及印刷+ 覆膜等。由于薄膜表面光滑,属于非吸收性材料印刷市场,所以,其干燥速度较慢,印刷中应控制着墨量,并适当降低印刷速度,合理控制印刷环境。
  薄膜印刷的印前电晕处理也是一重要环节包装防伪,对于非极性的薄膜承印物,在印刷之前应进行电晕处理,提高其表面极性,以满足对油墨附着性的基本要求。  纸品包装


许文才专栏

总访问量:72487 更新时间:2017-03-09 10:51:23

现任职务: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国际包装研究组织(IAPRI)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凹版印刷分会理事长、柔性版印刷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包装联合会理事,《印刷技术》杂志编委。
主要成果:主持完成科研课题16项,在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83篇,出版著作、教材9本,担任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包装印刷技术》主编,获省部级科研及教学成果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

专栏分类
推荐专栏
推荐阅读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