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专栏 > 专栏

《东至关子钞版研究》前言1

时间:2010-05-10来源:科印网作者:施继龙、李修松

  中国是世界公认最早发明和使用纸币的国家。北宋时期版式设计,商品经济得到很快发展。益州(今四川成都地区)流通的铁钱既笨重又价值低廉,无法满足日益发达的市场对货币流通的需求,市场上急需一种既能大量复制,又方便携带的货币。考古资料表明,中国至少在西汉时已发明造纸术[1]。到唐代分色,印刷术已得到广泛应用。经过长期的发展,北宋时期造纸和印刷技术已十分成熟且应用广泛。在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与刺激下,便产生了造纸术、印刷术和货币完美结合的产物-纸币。《文献通考·钱币考》载:“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书刊印刷,以便贸易”,起初交子是由民间商户自主发行的,即所谓私交子。天圣元年(1023年)宋廷“始置益州交子务”[2],将交子印造、发行、收兑等业务收归官办,发行官交子。从交子始实行“界”的制度打样,每界一般三年,期满发行新纸币收兑旧纸币。官交子从天圣元年(1023年)至大观元年(1107年)共发行43界。“大观元年五月改交子务为钱引务”[3],改发钱引,到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5年)共发行了58界。宋代另一种主要纸币是会子,会子立界后从乾道五年(1169年)至嘉熙四年(1240年)共发行18界。宋代最后一种纸币是南宋末期的关子PS版,于景定五年(1264年)发行,直至宋亡。宋代纸币发行时间,从北宋天圣元年正式设置“益州交子务”始至宋亡,逾250年。此外,宋代纸币种类繁多机构/组织,有交子、钱引、会子、关子、小钞、公据、淮交、湖会等等名目,既有地方性纸币,又有全国性纸币。纸币面值也有大有小,如会子有一贯、二贯、三贯、二百文、三百文和五百文六种。此外,宋代纸币实行“界”的制度富士施乐,每界年限不等,一般二、三年,甚至十数年。如交子有43界、钱引两轮共有58界、会子有18界,每界纸币都不一样。这就是说,同一种纸币往往有很多种版别。此外海德堡,宋代纸币发行量十分巨大,仅17、18界会子的发行量即达6.5亿贯[4],根据各种文献的不完全统计[5],宋代纸币发行量可能达数十至百亿张之多。爱普生
  [1] 潘吉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饮料包装,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大中祥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久不报。寇瑊守蜀连线加工,遂乞废交子不复用。会瑊去而田代之,诏田与转运使张若谷度其利害。田、若谷议废交子不复用,则贸易非便,但请官为置务,禁民私造。又诏梓州路提点刑狱官与田、若谷共议收购,田等议如前。戊午,诏从其请,始置益州交子务。
  [3] 《楮币谱》:大观元年五月改交子务为钱引务,所铸印凡六:曰敕字、曰大料例、曰年限、曰背印,皆以墨;曰青面包装安全,以蓝;曰红团,以朱。六印皆饰以花纹,红团、背印则以故事。
  [4] 全汉升,中国经济史论丛,香港:新亚研究所现状及趋势,1972;刘森,宋金纸币史,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叶世昌,论会子版式设计,收录于:安徽省钱币学会编,东至关子钞版暨两宋纸币,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10月
  [5] 刘森,宋金纸币史图像处理,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印刷市场


施继龙专栏

总访问量:62060 更新时间:2011-10-11 09:02:58

简介:理学博士,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教师。现专职从事古代印刷(印刷材料史、印刷技术史)方面的研究与教学。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印刷史研究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青铜研究会副秘书长。已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约40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曾获国际科技考古学会Martin Aitken Prize、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银行科技发展奖”二等奖。

专栏分类
推荐专栏
推荐阅读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