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图可见医药包装,碳钢试片在第15d时仅出现少量的锈迹,色泽灰暗,然而到40 d结束时中间表面以及边缘已经全部锈蚀;第15 d时表1中编号为1#的配方中间表面没有任何锈蚀,由此看出该配方有一定的缓蚀效果;当试验进行到40 d时光泽度略微下降,色泽变化不大数码印刷,由此看出该配方缓蚀效果良好,与图d相比几乎等同于其缓蚀效果;使用市场售卖的气相防锈纸,在第15 d与40 d时试片表面均未见任何锈迹,缓蚀效果优良。 3.2.2气相防锈纸主要缓蚀剂协同效应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复配后的气相防锈纸缓蚀剂配方与单组分相比缓蚀效果大大提高CTP,因此我们可推断其各主要成分间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 1)本试验气相缓蚀剂乌洛托品和尿素吸潮后均有氨气放出,乌洛托品还生成甲醛,甲醛被O2氧化为甲酸,甲酸又可与NH3生成甲酰胺。甲酰胺含有酰胺基团,这些极性基团或分子被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层华光精工,吸附层缓蚀物质之间通过氢键等相互作用形成多分子层,提高了吸附层的稳定性及防锈效果,因此比单一组份气相缓蚀剂效果要好。二者均有一定的蒸汽压,可挥发充满包装空间,从而包装装潢,保证被包装金属产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因锈蚀而损坏。 2)乌洛托品(六次甲基四胺)是一种四聚的叔胺,单独使用对碳钢的缓蚀效率不高,其原因可能是六次甲基四胺的分子中有一个较大的环,使其在铁表面吸附时产生空间位组效应,因而在金属表面的覆盖率不大爱色丽,缓蚀作用不明显。但是乌洛托品与钨酸钠共同使用时,二者具有较好的缓蚀效应。随着乌洛托品以及部分钨酸钠挥发到金属制品表面,到达金属表面后,缓蚀作用方程式如下:裁切 钨酸钠能与金属形成钝化膜,抑制金属锈蚀。 |

黄颖为专栏
总访问量:48635 更新时间:2010-09-17 15:23:57
现任职务:西安理工大学印包学院包装工程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经历:曾主讲“包装印刷质量控制”、“印刷机原理与结构”、“特种印刷”、“包装机械”等多门课程,主要从事包装印刷质量控制及防伪技术的研究,主持参与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主持省(部)级3项),获得专利2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3部,分别为《特种印刷》、《包装机械结构与设计》、《印刷机与印后加工设备》等,主编《特种印刷》被列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获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10年主持的《包装工艺学精品课程》获得陕西省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