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国印刷器材市场简述

时间:2008-05-26 17:32:11来源:《2008中国印刷业年度报告》作者:袁建湘

  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GDP增长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印刷业也保持了高速平稳的发展势头,印刷器材行业也沿续2006年的强劲势头,取得了较好成果。纸和纸板、油墨、胶印版材、印刷胶辊、印刷橡皮布、电化铝等几种主要印刷器材产品的生产量、销售量、销售额等指标绝大多数都创出新高,全年销售收入近4000亿元人民币。
  纸和纸板
  据有关方面的统计,2007年全国造纸行业纸和纸板生产量预计为7500万吨,从统计数字来看,2007年造纸行业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其原因得益于我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飞速发展致使纸张市场需求旺盛。
新闻纸、书刊用纸消费量有所增长,瓦楞原纸和箱纸板的生产量增长较快,这同我国包装印刷发展速度较快的状况是相吻合的。但也要看到2007年增速比2006年的增速明显放缓,纸浆生产量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这应视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加大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污染源工作的结果。
  2007年,纸和纸板进口量预计为410万吨,除卷烟纸等几个品种进口增长外,瓦楞原纸、铜版纸、箱纸板等进口数量下降较多,进口总量比2006年约下降7%。而纸和纸板出口则有所上升,全年出口预计450万吨。这是造纸行业第一次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在整体上结束了多年来纸张供不应求的局面,成为造纸行业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我国造纸业的总产量占世界排名第二位,已经成为造纸大国。但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众多,人均年用纸量仅为55千克,仍未达到世界人均年用纸量水平。因此,我国造纸行业的未来,仍会保持一个持续平稳的发展势头。2007年10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造纸产业发展政策》,将会使造纸产业在生产、市场、投资等方面更加规范,更加健康发展。
  油墨
  2007年油墨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良好,呈现平稳向上发展趋势。主要经济指标比2006年增幅较大,全国油墨大类产品产量为39万吨,增长幅度为11%;全年销售收入9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约17%。经过近10年油墨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拥有主营业务年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油墨生产厂近300家,年综合生产能力40多万吨,年总产量世界排名第四。在300家企业中,年产量万吨以上的近10家;年产量在3000~10000吨的有30家左右;其余在3000吨以下。年产量3000吨以上的40家企业年合计产量约占全国年总产量的四分之三,产业集中度较为明显。
  油墨行业区域分布集中的特点也较为明显,广东、上海、浙江、天津、山西五个省市的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90%,近年新增的产能也基本布局在上述地区。油墨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国际原油市场价格飞涨带来的各种油墨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苦不堪言,利润下滑,中小企业更是难以承受完全从内部消化。
  近年来我国油墨行业的进出口也有较大增长,2007年油墨出口量为3.76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3%,尽管比2006年的增长幅度有所降低,但仍很可观。从2004年开始,我国油墨出口增长率远远超过进口增长率,油墨出口量超过进口量的日子指日可待。
  胶印版材
  根据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印刷器材分会对全国40多家企业70条生产线的最新调查统计,2007年我国胶印版材总生产量为2.41亿平方米,比2006年的1.8亿平方米增长了33%,2006年的生产量比2005年增长4832万平方米,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6000万平方米,增长的数量创出历史新高。统计数字再次说明:我国胶印版材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胶印版材生产国之一。
  PS版
  PS版行业持续发展,产能不断扩大,但外延增长的势头放缓。2005年全国PS版生产能力为1.9亿平方米,2006年为2.06亿平方米,增长率为36%,2007年生产能力为3.0亿平方米,增长率为15%。2007年新增生产线不多,产能增长放缓,但生产量却增长了33%。这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生产企业加大了技术投入,在不增加生产设备的情况下改造挖潜,增加了产量;二是提高设备利用率,延长开工时间。这些举措证明了PS版行业正在由外延式发展逐步向内涵式发展过渡,有利于行业的健康稳步发展。2007年全行业销售额达到73亿元人民币,比2006年增长了23亿元,增长幅度达46%。全年利润达到3.7亿元,行业平均利润率为5%。
  我国PS版行业近两年的飞速发展,除了国内胶印发展的支撑外,主要得益于产品出口。2005年我国胶印版材出口量为2900万平方米,2006年出口量为4700万平方米,2007年,胶印版材出口量为8326万平方米,比2006年增长77%,出口量约占当年总产量的近35%,增长速度非常明显。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2007年比2006年增加的6000万平方米产量中,出口量约占到3800万平方米,出口量的增长率要远远高于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率,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延续这种势头,国外市场已经成为我国PS版行业发展的重要支点。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一方面要继续培育呵护这个市场;另一方面要时刻关注世界经济发展走势及国内进出口商品税收的政策方向,随时调整企业的营销策略。
  CTP版材
  2007年我国CTP版材生产取得了飞速进步,根据协会的调查统计,2004年国内CTP版材产量为180万平方米、2005年为519万平方米、2006年为1846万平方米,2007年我国共生产CTP版3560万平方米,比2006年增长了1714万平方米,增长幅度为92%。2006年以前,国内CTP版的使用量逐年上升,约占胶印版材使用量的5%~10%,2007年CTP版的使用量则达到了胶印版材使用量的13%,使用比例首次达到两位数。这反映出我国印刷业在印前系统技术进步的趋势。
  在国内生产厂商中,四川炬光印刷器材有限公司、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加大开发力度,他们生产的Fit热敏CTP版、“酷豹”紫激光CTP版在市场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还有为数众多的生产厂也在积极探索研制不同类型的CTP版材。
  印刷橡皮布
  2007年,国内主要橡皮布生产厂共生产橡皮布108万平方米,生产总量比2006年略有下降。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各橡皮布生产厂根据市场需求,缩减了普通橡皮布的生产。目前,国内高中档的印刷机数量增长较快,中低档印刷机淘汰较多,更新较少,高档印刷精品越来越多,这样对橡皮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通橡皮布的市场逐步萎缩,而气垫橡皮布的市场需求日益走高。生产厂及时调整生产布局,加大了对高档产品气垫橡皮布的生产数量。由于气垫橡皮布销售价格高于普通橡皮布,虽然销售量减少了,但销售额却与上年持平。其附加值带来的利润也比上年有所增长。
  印刷胶辊
  我国印刷胶辊生产的特点是:厂家多、规模小、普通产品多、高档产品少。目前国内拥有胶辊生产厂400多家,但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较少。2007年国内主要印刷胶辊生产厂产量达20亿立方厘米,同比下降了20%左右。但由于生产厂缩减了低档胶辊产量,加大了高中档胶辊的产量,故企业总产值下降并没有这么多。我国印刷胶辊行业从整体上说,规模小,装备水平差,生产技术较为落后,加之一年来胶辊的橡胶原料价格上涨,销售价又提不上去,利润越来越薄,一些小企业举步维艰。从长远看整个行业应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装备水平,占领胶辊的高端市场,才是印刷胶辊行业发展的方向。
  电化铝
  电化铝在我国已经形成了金银系列、颜料系列、防伪系列和镭射系列等多个系列,以及金、银、亚金、亚银、红、蓝、绿、黑等多种颜色,适用于不同领域、多种规格的产品。2007年我国电化铝总产量497万卷,全年销售额4.9亿元人民币,比2006年增长20%左右。电化铝行业近几年新增企业较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低档产品供大于求,但高档产品仍有较好的市场需求。


推荐专题

2020科印传媒活动

以会凝智,以展聚力。...[详细]

展望数字包装发展

《2022年数字印刷在包装领域的增长报告》的...[详细]

2019科印游学

科印游学起始于2007年,经过十多年的资源积...[详细]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