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进口印刷设备政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也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变化。总地说来,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走出国门,认识外部世界 30年前,由于文革十年内乱,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向了崩溃的边缘,出版印刷业受到的破坏十分严重,印刷厂大量关门,仅存的印刷设备十分陈旧,技术极端落后,生产能力严重不足。1978年,全国仅有各类印刷厂11211家(现为18万家),当发达国家已普及激光照排、电子分色、高速胶印、装订机械化和联动化的时候,我国的印刷技术还停留在“手工铅排,照相制版,落后的铅印,手工装订”等陈旧生产工艺上,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落后于发达国家二三十年。 面对如此落后的状况,当时主管出版印刷发行工作的国家出版局一方面制订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发展印刷业的一些政策措施;另一方面从发展印刷技术入手,派出印刷考察团,走出国门,到发达国家去参观、考察,恢复了中断十多年的与外界的联系,并了解了世界印刷技术的发展情况,看到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同时在国家资金、外汇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拨出有限的资金引进了激光照排机、电子分色机、电子雕刻机、多色胶印机和装订联动机等先进设备,经申请给予免征进口税。 这些引进的机器,实际上仅仅是一些样机,但意义重大,为印刷技术的发展树立了样板。
打开国门,引进先进技术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的国民经济逐步恢复,文化教育事业逐步走上正轨,人民大众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日益增长,出书难、买书难的问题与印刷生产能力不足和印刷技术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单靠印刷主管部门已难以解决这一突出矛盾。中央领导了解了这一情况后,于1983年6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为发展出版、印刷事业指明了方向,提出了重要任务。同时指示国家经委、计委成立了包括新闻出版、机械、电子、化工和轻工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印刷技术改造工作。另外还拨款2亿元支持印刷技术改造,确定了16个重点改造单位(后又增补了几个),以点带面,推动印刷技术改造。对于列入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单位进口的印刷技术装备给予免征进口税。中央的《决定》和所采取的强有力政策措施给了印刷技术改造实质性的大力支持,使广大干部解放思想,增强了信心,因此在全国印刷业中迅速掀起印刷技术更新改造的热潮。在“七五”、“八五”计划中,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一直坚持“照相排字,电子分色,高速胶印,装订联动”16字技改方针,沿用优惠政策和措施,不断加大对印刷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由拨改贷),数额由2亿元增加到10多亿元(每个五年计划);对于技改项目引进的设备仍免征进口税。在上述政策的支持下,印刷技术改造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使我国印刷业由恢复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数量逐年增加,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印刷技术水平。据粗略统计,从1978~1998年,即改革开放的20年间,全国引进电子分色机500台左右,多色胶印机1000多台,装订联动线60余条。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对国内印刷设备制造业也是个很好的促进。如改革开放之初,国外的激光照排系统曾在我国占了上风,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就被北大方正的激光照排所取代。北人、上海人机研制的多色胶印机和上海订书机械厂研制的装订机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广泛应用在成千上万的印刷企业中,使我国印刷技术由改革开放前的“手工拈字,照相制版,铅版印刷,手工装订”发展到“激光照排,电子分色,高速胶印,装订机械化联动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变。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进入21世纪,为了适应加入WTO的要求,我国实行了更加开放的政策,严格履行我国加入WTO议定书的承诺,进一步开放市场,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甚至免征关税和增值税,吸引外商来华投资,进口印刷设备政策比较宽松,具体措施如下。 1. 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开放力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出口货物逐步增多,海关总署每年制订的进出口税目逐年增加。到1998年,进口印刷设备的税目达到了20多个,加入WTO后增加到32个。到了2008年增加到了59个,还增加了14个暂定税率的税目。这说明允许进口的印刷设备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同时我国向世界各国进一步开放了市场,扩大了开放的力度。 2. 简化审批手续,下放管理权限 我国加入WTO之前,胶印机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特定产品来管理。管理级别高(进口许可证由商务部来签发),审批环节多,报批时间长;除了企业所在地管理部门审批外,还得进京报批,耗时又费钱,真是有点“劳民伤财”。 2002年我国加入WTO后,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2002]62号、[2003]71号、[2004]94号公告,将胶印机等11个目录的设备由原来的特定产品管理方式改为《自动进口许可机电产品目录》管理。这一重大改变,使胶印机进口许可证由以往商务部签发改为由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电办签发。下放了管理权限,简便了申报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企业进口设备。 3. 逐年降低进口关税 我国加入WTO后,连年降低了进口印刷设备的关税。以胶印机为例,加入WTO前的2001年进口关税为22%,加入WTO后的2002年进口关税降到了14.8%,2003年降到了12.4%,2004年降到了10%,四年中降幅达120%,对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印刷设备还免征关税和增值税。详见表1。 由于实行了上述政策,促进了国外先进印刷设备的进口。以平张纸胶印机为例,2001年进口645台,入世后的2002年进口785台,2003年进口933台,2004年进口1052台,2005年进口1135台,2006年进口1031台,2007年进口1135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