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印刷中的灰平衡

时间:2005-05-11 17:36:29来源:科印传媒《印刷技术》作者:殷幼芳

  印刷灰平衡的概念
  印刷品的复制工艺就是保证原稿的灰色调以及阶调、色彩、清晰度再现。色彩学把颜色分为两大系统:一是灰色系统,即黑、白、灰系统(复色或称三次色也属于灰色系统);二是彩色系统,即黄、橙、红、绿、青、蓝、紫等。
  三维颜色空间的灰色系统没有色相、饱和度,只有一维变量的明度,在色品图上只是一个白点。彩色系统具有3个属性,即色相、饱和度、明度,一切彩色都包含了这3个属性,每种颜色的这些变量都不相同。
  我们知道色光三原色R、G、B是向白场过渡的,其三原色光以同量混合就会变成灰色。而色料三原色C、M、Y向黑场过渡,其三原色按不同网点面积值比例组合叠印后,能够完整地复制出不同的中性灰,这在业内称之为C、M、Y三原色达到了中性灰平衡,获得中性灰平衡的三原色单色密度称之为等效中性灰密度。

  灰平衡在复制中的作用
  彩色复制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如何正确再现原稿中的灰色,这是实现阶调再现和色彩再现的基础。
  1.灰平衡是衡量印前图像处理的阶调、色彩再现和彩色印刷中网点与墨量变化的尺度,贯穿于整个印前、印刷工艺的全过程,这是实现印刷复制色彩管理和标准化、数据化质量管理的统一标准,也是各工序共同遵守的准则。
  2.灰平衡又是检查扫描分色片的灰色调是否正确的标准,也是判断和纠正原稿及印刷品是否偏色的依据。
  从复制技术的理论上讲,以灰平衡再现为基准的颜色校正是决定色调能否正确再现的关键,只有原稿中的灰色调再现准确,色彩再现才能准确。若C、M、Y三原色网点面积值组成的灰平衡比例不准,那么,色彩再现就会有偏异,就有可能将西红柿色复制成橙色。因此,彩色复制的前提是:首先要建立一条C、M、Y三原色不同网点面积值组合的灰平衡曲线及其参数集,并在扫描分色前调整好,作为内设置值。
  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个规律,只要电分机、扫描仪建立的灰平衡网点面积值比例是正确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标准颜色校色量是正确的,那么,图像中的灰色调就能得到再现。同时,图像中的一切复色(三次色、复合色)也能得到再现,不需要在扫描中或在后期处理时对复色的三原色版网点面积比例做调整,因为复色同属于灰色系统。
  从色彩学上讲,灰色调一是指中性灰色(纯灰色);二是指所含灰色度的复合色,复合色是将3种或3种以上的颜色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所以有黄灰、青灰、蓝灰、红灰等上万种彩色灰,都属于灰色调。据科学家测定,在可辨的10多万种颜色中,有8万多种是含灰的颜色。
  实践证明:只要电分机、扫描仪设置的灰平衡曲线及其网点面积比例是正确的。那么,通过正确的黑/白场定标后,就能再现原稿中的灰色调,以及图像中所包含的千、万种复色。因为复色同属于灰色系统,是属于扫描应该还原的范畴。
  有些原稿的灰色、复色需要调整,一是调整原稿影调偏亮、偏暗的缺陷,这种调整应采用四色层次曲线做同时加深或减浅的处理;二是调整原稿灰色调的偏色,采用单色层次曲线做纠偏处理。

  灰平衡网点面积的组合
  1.印刷灰平衡的定义
  印刷灰平衡是指以C、M、Y三原色版按不同网点面积百分比的组合,在印刷中生成中性灰色。具体地说,就是在一定的印刷适性条件下(纸张、油墨、印刷机等),C、M、Y三原色版从浅到深按一定的网点面积百分比组合套印,获得不同深浅的灰色(白、浅灰、中灰、深灰、黑),这个过程叫印刷灰平衡。  
  2.灰平衡的组合
  灰平衡的组合是指中性灰色梯尺被扫描分色后,无论是RGB模式,还是CMYK模式,都有各自的比例数值。在RGB模式中,从色光加色法理论上讲,R、G、B光,以同量混合就会变成灰色。如表1所示。

表1 R、G、B光同量混合为灰色 

  但在CMYK模式中,C、M、Y三原色油墨,以同量的实地密度叠印却不能得到中性黑,而是偏红偏暖的黑,以同量的网点面积百分比组合叠印,却不能变成灰色,而是偏红偏暖的灰色。
  从色料减色法呈色理论上讲,三原色油墨最大饱和度的叠印应该呈黑色,以不同饱和度的同量三原色油墨叠印,应该呈现不同明度的灰色。
  那么,为什么三原色油墨同量叠印却得不到中性灰色而变成偏红偏暖的灰色呢?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1)油墨误差
  由于三原色油墨本身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率不同,都存在色偏和带灰成分,即一种油墨中带有其他油墨色相的成分。如:C墨中就带有一些品红的成分,M墨中带有一些黄的成分,这就造成了色偏和带灰成分。如图1所示。

 
图1 理想与现实的油墨分光特性的区别


推荐专题

2020科印传媒活动

以会凝智,以展聚力。...[详细]

展望数字包装发展

《2022年数字印刷在包装领域的增长报告》的...[详细]

2019科印游学

科印游学起始于2007年,经过十多年的资源积...[详细]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