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来应用新技术的实践证明,提高印刷质量必须立足于印前制版,立足于原稿质量和扫描质量。因此,一是要尽量为印厂提供高品质的原稿;二是对模拟原稿的输入仍然依赖电分机高端联网系统,其扫描的精度和分辨力高,分色准确。 根据市场这种需求,国内许多输出中心、制版中心和印刷厂都采用电分机高端联网系统进行图像输入。近两年又引进了新的SG-8060P MARKⅡ高端数码滚筒扫描机和二手的DC-3900电分机有20多台。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它的先进性,做好前期的扫描标准化还原、后期的技术加工和艺术处理,制作出高清晰度、高品质的数字图像,从基础上提高印刷图像的质量,是大家关心的一个课题。下面就电分机高端联网系统图像输入的规范化管理做简要介绍。
明确指导思想 (1)印刷图像质量定义为印刷图像对原稿复制的忠实性。因此,印刷复制首先要明确一个指导思想,要获得对原稿复制的忠实性,必须从扫描时就从原稿中获得所需的全部颜色层次信息。 (2)电分机高端联网系统的先进性在于,既可以充分发挥电分机扫描部分作为图像输入的高精度、高分辨力的优点,又能充分发挥Photoshop软件功能的先进性,对原稿进行技术加工和艺术处理,从而达到既还原原稿,又优于原稿的效果,因此,要明确第二个指导思想,必须精心做好扫描分色的标准化还原的特性文件,根据印刷适性条件,预先制定电分机内置的灰平衡层次曲线和标准的颜色校色量文件,做到高质量、高效率的还原原稿的扫描。
扫描操作的规范 1.上稿操作的规范 (1)爱护原稿,保持原稿清洁,拿稿时手指不能进图。 (2)彩色照片上稿时做到以下几点:①包裹原稿的白片基一定要干净透明;②尽量把照片直接贴在滚筒上,不用白片基夹;③重点产品涂擦护油。透射原稿必须两面上油,保证扫描图像干净、细腻。 (3)透明滚筒保持清洁干净,清擦时要轻,防止划伤。 (4)上透射稿时,注意留出白滚筒位置,供扫描做白平衡用。 (5)扫完后的灯片洗油时,采用棉纸吸油法,防止擦伤原稿。 2.基础操作的规范 (1)精心维护保养好电分机。保证机器性能稳定,使电子、光学,机械各系统功能处在最佳工作状态。 ①做到每天上班前把机器清擦干净,打扫环境卫生,物品摆放整齐。 ②电分机导轨要定期擦净加油(每季度一次)。 ③建立标准的颜色环境。电分工作室应装标准光源,一般采用德国Jost公司的荧光灯管,色温为6500K。 ④由主管操作人员对镜头定期用专用棉签和专用镜头液小心清洗,保证镜头清洁,使扫描图像清晰。 (2)认真做好白平衡操作。保证Y、M、C三个通道的电信号平衡,从而产生正确的校色信号和还原中性灰色。 ①白平衡的采样点一定要在中性白上进行。 ②用于透射正片的白平衡点的白滚筒要干净清洁。 ③用于反射稿白平衡点的白纸要洁白光滑。 3.扫描设定的规范 扫描设定应遵循彩色复制质量的4项基本标准,即灰平衡、阶调复制、色彩校正、锐化增强,用这4项基本标准来指导工作。 (1)遵循灰平衡的规律,实现最佳的灰色再现 彩色复制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正确再现原稿中的灰色,这是实现阶调再现和色彩再现的基础。因此,扫描分色的前提是,首先要建立一条C、M、Y三原色不同量网点面积率组合的灰平衡层次曲线及其参数集,并在扫描分色之前就调整好,作为电分机的设置值。 只要电分机建立的灰平衡曲线是正确的,那么,通过扫描,图像中的灰色调和复色调都能达到还原(复色调同属于灰色系统),不需要在扫描设定时或后处理时对复色的网点值比例做调整。 电分机随机有灰平衡曲线及其参数集。如DC-3900电分机就有GB01~07的7套灰平衡曲线供选用。 笔者近几年在实践中研究印刷灰平衡理论,又有了新的认识并规范了新的灰平衡曲线及其参数集。 ①应根据产品种类及纸张、油墨等印刷适性条件,设置电分机不同的灰平衡曲线。 ②应根据视觉效果、原稿内容及其色调特点设置不同的灰平衡曲线及参数集。 a.以人物为主的暖色调产品,选用稍偏暖的灰平衡曲线,暖灰给人感觉舒服,色彩也较鲜亮。特别是复制国画,由于国画用的是宿墨,画出的墨色稍偏暖,宣纸色又稍偏暖,呈米灰色,所以应设置稍偏暖的灰平衡曲线,以适合国画墨色的特点。如果国画印品的墨色偏冷,则肯定逊色。为此,复制这类产品时,根据常用的DIC、天狮、深日等油墨,157g/m2铜版纸的印刷适性,规范分色片上的网点面积百分比,如表1所示。
表1

b.以青铜器、仪器仪表、机械以及风光摄影等以冷色调为主的产品,应以稍偏青灰的灰平衡曲线,则规范选用ISO胶印4.1.7灰平衡参数集或Photoshop软件设置的灰平衡曲线及其参数集,这样既能逼真地再现原稿色调特点,又能符合人们心里所希望的那种清爽悦目的色调。如表2所示。
表2

c.应控制好4个关键区的灰平衡网点值比例,即高光2%~5%区、25%区、50%区、75%区,要求灰平衡网点值比例准确。操作中要有灰平衡意识,用灰平衡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工作。 (2)遵循3点控制理论,实现最佳的阶调再现 阶调复制是印刷图像复制中的重要指标,扫描时只有阶调设定正确,选用层次曲线合理,才能再现图像阶调层次所需的全部信息,保证整体框架的完整性,使亮、中、暗调层次丰富,否则就会损失一部分层次信息。 网点阶调最长范围为1%~99%,极限为0~100%,目前胶印工艺优质产品的印刷适性条件,有效阶调再现范围为2%~98%,一般产品为3%~95%。 笔者近些年研究和实践的一个课题是:如何充分发挥印刷媒体所能达到的极限理论和方法。其一是印刷网点阶调再现的极限理论和方法,它包含以下两个内容。 一是,充分利用印刷网点阶调的有效范围1%~99%或2%~98%的极限,来再现印刷图像最佳的高光小点和暗调的最大网点值,从而再现印刷图像高光调的细微层次和暗调层次。充分利用网点阶调的极限范围0~100%,以利用纸张的白度和四色油墨叠加的最大印刷密度,来表现印刷图像极高光的明亮度和暗调的力度及色彩的饱和度。 二是,遵循三点控制理论和方法,扫描设定由原来只控制高光(A点)和暗调(B点)两点,改进为控制A、M、B三点,增设中调(M点),把图像中调控制在最佳视觉明度范围内,从而有效地控制图像的质量。扫描A、M、B三点设定规范如下。 ①高光(A点)设定 a.采样点选在不需要层次的极高光部位,三原色设定为0,以充分利用纸张的白度来表现极高光的明亮度。若极高光设定有小网点,则会导致印刷图像高光灰暗。 b.采样点选在需要层次的高光白色部位,设定基础白为C5%、M3%、Y3%。若用计算机直接制版,可设定为C3%、M2%、Y2%。 c.注意事项:一是,需要层次的高光白色,三原色版最小网点应设定在印刷能转印出来的最小网点以上;二是,中性白的灰平衡网点值比例,可设定同量比例,如C4%、M4%、Y4%等,也可设定C略小于M、Y,如C4%、M5%、Y6%,但千万不能缺少1个色版,缺1个色版就会导致偏色、漏色。 d.高光定标方法:标准化还原原稿的高光定标方法,应采用灰梯尺定标法。彩色照片采用反射灰梯尺的白色梯尺级作为采样点,也可采用白色相纸。透射稿采用透射灰梯尺的第1梯作为采样点,也可采用透射色标的白色块。 ②暗调(B点)设定 采样点选在暗调黑色部位,设定基础黑。 a.高档产品:C96%~97%、M92%~93%、Y92%~93%、K80%~85%。四色叠加的网点面积率总和为360%~368%。 b.一般铜版纸产品:C95%、M85%、Y85%、K80%。四色叠加的网点面积率总和为340%。 c.一般期刊杂志用的65g/m2等轻涂纸:C70%、M60%~65%、Y60%~65%、K90%。四色叠加的网点面积率总和为280%~290%(采用GCR工艺)。 d.暗调定标方法:标准化还原原稿的暗调定标法,应采用灰梯尺定标法,彩色照片采用反射灰梯尺的最深一级作为采样点,也可采用黑色相纸。透射稿则用透射灰梯尺最深一级或采用透射稿的黑边框作为采样点。 ③中调(M点)设定 目前扫描主要是设定阶调的高光(A点)和暗调(B点)两点,虽然两点控制好了,但没有控制好中点(M点),就会产生无数条曲线,造成印品图像中调颜色层次深浅起伏很大。规范化扫描设定应控制A、M、B三点,使中调颜色层次控制在最佳视觉明度范围内,给人舒展悦目的视觉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