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纸张是指具有防伪性能的纸张,其主要应用在钞票、票据、护照、商标等有价证券上,在防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防伪纸张作为一种基础防伪材料,因其具有检测方便、适应范围广、灵活性高等特点,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一般来说,防伪纸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水印纸:应用铸模机制成的具有浮雕效果、可透视、可触摸的图像、条码等的纸张。其是在造纸过程中,在丝网上安装事先设计好的水印图文印版,或通过印刷滚筒压制而成。由于图文高低不同,使纸浆形成厚薄不同的相应密度。成纸后因图文处纸浆的密度不同,其透光度有差异,故透光观察时,可显出原设计的图文,这些图文即被称为水印。据报道,国外新研制了一种透明水印,只能从某个角度观察才能看到、辨认,用扫描仪亦不能复制。 (2)化学水印纸:将化学物质印刷在纸上所制成的水印纸。 (3)超薄纸:表层具有不同颜色,可用来防止擦去数字或签名等的防伪用纸,也称低强度纸。 (4)防伪嵌入物纸:指在防伪纸张等载体中有意识地加入用以防伪的某种物质,一般为小圆片、微粒、纤维、丝带、全息图、带有文字的半透明窄条等。 防伪纸张一方面由于造纸工艺特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中加入具有特殊功能的嵌入物,从而具有某些特殊功能。应用于美钞的红蓝纤维、无色荧光纤维,具有光学变化的金属丝、塑料丝、荧光圆片、荧光颗粒等,都发挥了重要的防伪作用。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防伪纸张嵌入物进行简单的介绍。
纤维 应用于防伪纸张中的纤维主要有两种:有色纤维和无色荧光纤维。 1.有色纤维 有色纤维用肉眼即可观察到,一般用化学或天然纤维作为基材,利用染料进行染色来实现。有色纤维颜色很多,但以红、蓝为主。纤维的长度、细度由使用者的要求而定。第五套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997年版俄币100元、50元及美元都采用了有色纤维作为防伪手段。 近年来有色纤维的品质也在改进和提升,如专利 CN2499432Y中提到的单根纤维至少由2段组成,其中一段为一种颜色,另一段或其他段是能与相邻段区别的另一种颜色。上海柯斯造纸防伪有限公司就推出了具有红、蓝颜色的双色纤维(见图1),相对于单色纤维,双色纤维更难印刷套印模仿,因为双色纤维色段间对接绝对精准,细线的双色印刷对接极易错位,肉眼就可轻易区别。
 图1 双色纤维
2.无色荧光纤维 无色荧光纤维用肉眼观察不到,必须在紫外或红外光的照射下才能显现出来。无色荧光纤维一般多采用化学纤维作为基材,利用染色或原浆着色的方法来生产。与有色纤维相比,无色荧光纤维的防伪效果更好。我国的火车票采用了无色荧光红纤维的防伪技术,第五套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等主要币种都采用了无色荧光黄、蓝纤维,1997年版俄币100、50元采用了无色荧光绿纤维,欧元则采用了无色荧光红、蓝、绿等3种纤维。
安全线 在抄纸过程中,在纸张的特定位置包埋特制的金属线或不同颜色的聚酯类塑料线、缩微印刷线、荧光线等称为安全线。 安全线按照其在纸张中的分布状态分为2种:嵌入式安全线和开窗式安全线,形状有直线、波浪形、锯齿形等。 1.嵌入式安全线 嵌入式安全线是指安全线完全嵌在纸张中,对光观察可看见有一条完整的线嵌于纸中,见图2。
 图2 嵌入式安全线
 图3 开窗式安全线
2.开窗式安全线 开窗式安全线(见图3)有的分段间隔地暴露于票面,用彩色复印机复印时暴露的金属线会变成黑色间断的虚线;有的还有缩微印刷的文字,用放大镜即可看到,有的肉眼也可看到;有的带有缩微文字的安全线是一种扁平的聚酯线,此类线透光可见,但却不能复印出来。 近年又推出了热敏安全线,其在室温下呈粉红色、当用手指给局部加温时,只要达到37℃,局部就显现出缩微印刷的文字。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种类的安全线,如激光全息安全线,不仅颜色能够改变,图像也可变换;一种金属或带有磁性的安全线,用相应的测控器检查可发出特定的信号或声音,以及因观看角度的不同而发生颜色变化的安全线。
圆片及颗粒类 圆片及颗粒类是最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防伪嵌入物,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此类嵌入物向着越来越微小的方向发展,制造工艺越来越精密(激光微雕技术),具有较强的防伪效果。以下是几种典型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