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技术
当前位置:主页 > 技术 > 包装印刷

只有标样和图纸,3次改工艺、4次上机,终实现烟包产品完美复制

时间:2022-09-24 11:27:05来源:科印网作者:马广省

  马广省,从胶印、凹印、网印、模切烫金操作工,到技术研发人员,再到生产调度和质量管理……在烟印行业,他一干就是26年。他主动作为,牵头创立“以印制流程为主线”产品成本核算方法,助公司赢得7000多万元订单;牵头在印刷班组成立多个QC质量管理与精益课题攻关小组,开展QC质量管理活动12项,提出合理化建议百余条。他创新求变,实现公司大小技改项目数十项,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他善于总结交流,工作之余发表文章60余篇,组织编写培训教材在公司内部开展工艺技术培训,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

  正文如下

  前不久我们公司接到了某中烟公司的一款烟包加工订单。此款烟包是第一次在我们公司加工,对我们来说属于新产品。

  对方只能提供标样和图纸,不能提供此款烟包印制所需的电子文档。

  生产步骤

  我们只有通过对标样进行分析研究,先确定印制工艺,再通过扫描、修复等手段制作做版文件,然后进行制版、上机打样,把打样稿与原样进行比对找出不同,并对做版文件进行修改,再重复制版、打样、对比、修改等步骤,直至与原样一致。

  现就整个产品复制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做如下分析。

  印制工艺分析

  此产品主要工艺为凹印银底色替代哑银卡纸,两遍红底色带过渡网(过渡网中间局部空出银底色);烫银和专版金电化铝;激光图案压印转移等。

  第一次上机打样

  按上述分析制作做版文件并制做凹印版,上机打样后对比原样发现过渡网细小网点转移不好(高调处网点丢失、低调处网点糊并),打开静电吸墨系统,多次调整油墨黏度及印刷压力等,效果都不见好转,印样与原样对比相去甚远。印刷操作工、技术人员、制版人员进行多方会诊,认为银墨打底颗粒太粗,造成转移不好。

  解决方法

  印银后,接着印一层涂布清漆,以增加其流平性,接着再印两遍红色(实地+网线),会比较有利于网点转移。

  第二次上机打样

  按照上述论证方案制版后再次上机打样,网点转移效果有所提高,但对比原样还是有很大差距,且又出现了红色实地处针孔较多的新问题。

  解决方法

  于是又经多方会诊,建议把第一色银底被红色覆盖的部分改为网线,红色镂空部分的银版仍为实地(从整个印刷成品来看仍是哑银卡纸效果)——这样在银色网线上再叠加红网线可能比较有利于红网的转移。

  第三次上机打样

  按会诊方案制做印版后再次上机打样,此次打样分两部走:

  01

  印银后直接印两遍红色,不印清漆

  结果红色实地处墨层平整、无针孔气泡等,但网点转移效果仍不如原样。

  02

  印银后,还印清漆,再印两遍红色

  结果网点转移效果良好,但红色实地处又出现针孔。

  解决方法

  再次会诊后制定工艺为:第一色印银(红色覆盖区为网线,镂空部位为实地)、第二色印清漆(清漆版仅印在红网转移区域)、第三四两色印红色。

  经调整后上机印刷网线转移良好,实地印刷墨层平整、无针孔气泡,后道工序激光图案压印转移墨层附着良好无反拉、脱墨现象。

  由此可见,我们工艺技术人员在研究、制定产品工艺时,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小结

  此款烟包冷眼看其材质是哑银卡纸,仔细观察才发现其实是采用凹版印银工艺表现哑银卡纸效果;而又单从表面来看银版应该是实地版,但从印制工艺上来说第一色为实地版(特别是印刷金、银等颗粒较粗的金属墨)则不利于后印色序的网点转移;若把银版全改为网线版,虽有利于后印色序的网点转移,但红色漏空区无银色金属感,难以实现此产品的防哑银卡纸效果,只有也只能选择上述方案,才能达到原样效果。

  俗语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又云“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只要认真研究工艺,各部门多沟通、通力协作、积极配合,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