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技术
当前位置:主页 > 技术 > 经营管理

良好的经营管理 让培训更加高效

时间:2016-05-20 15:24:16来源:科印网作者:张征辉

  关于培训这个话题其实在去年有过一篇文章专门提及,对于一个企业的培训体系我概括为“三横两纵一包围”,“三横”:新员工入职引导、执岗能力训练、企业文化训导;“两纵”:内训讲师管理系统、课程体系管理系统;“一包围”:评价与晋降级管理,总的来说经过上述环节的建设与控制,企业的培训可以保持一种良性的运转状态。

  今天再谈培训,想就提高培训改善效率做些探讨。

  把培训当咨询做

  现实中,多数企业是为了做培训而培训,培训下来收效不大,学员反映也不好,久而久之老板不满意,员工也觉得是浪费时间,那么如何让培训收效倍增,员工觉得立竿见影呢?其实在专业的培训作业程序中,培训是个程序化过程。第一步叫培训需求调查,这个在去年相关培训一文中也已经说明,立足于培训需求展开的培训工作才是真正有效的培训。一次完美的培训结束了,员工激动,老板很高兴,培训负责人便将培训工作止步于此,但问题是一段时间后一切又恢复照旧了,绩效没有得到改变,怎么办?其实可以尝试把培训当咨询做。准确地说是按照咨询业的运作流程来处理企业内部的培训运作,事实上培训是咨询业运作流程中的一个环节,重点在于它是一个闭环流程,即企业诊断——需求确认——培训开发——培训实施——培训评价——绩效改善——持续绩效评估——新问题出现——企业诊断,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的处理方法,不多赘述。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其闭环流程性,它是一个不断往复的渐进式训练过程,这于企业培训来说很重要,重要在于可以不断评估工作效果,发现问题,以方便进行事中、事后,甚至事前控制,从而保证培训效果的倍增。

  有“理”行天下

  “理”即原理和程序。在日常培训操作中,我们会非常关注技术技巧培训,而且通常情况下培训是节点性的,这两个我们以为常态的培训惯例恰恰是培训效果改善的最大障碍。技术和技巧是软性的,其依托于硬性载体,这个载体可以是设备,也可以是软件,甚至是耗材,硬性载体的不同,必然影响技术技巧的实施使用,所以在培训中要注重“原理”的讲解。什么是“原理”?硬性载体工作原理、规格参数、耗材物理性质、软件的运行环境及关联软件等都是“原理”。培训技术技巧必须培训“原理”,这于技术技巧培训是个事半功倍的做法。“程序”则更为重要,忽略程序的概念,培训很难实现绩效改善。我们都清楚一个人做不完所有的工作,所以任何企业都设有很多岗位,但独立的岗位是生产不出东西来的。我们培训,尤其是基础培训多以岗位进行,在独立岗位上再专业再优秀,前后环节衔接不起来也是无用的,至少生产内耗会非常大,而“程序”正是用来解决独立环节衔接问题的,它关键在于明确上下环节的对接目标、操作规范,其作用如“润滑剂”,使环节与环节之间的磨合更加顺畅,使培训后的绩效改善效果更佳。

  有计划的重复

  我们都知道一个动作重复21次就可以成为习惯,一串数字多背几遍就可以记住,这就是重复的力量,企业培训也是可以巧用这种力量的。比如在培训进阶设计中,可以有意设计叠加课程,当然这些课程必须是核心重点,或是基本操作规程。当学员完成一个层级的培训,晋升到更高一层的培训时,这些课程至少是学习过两次的,是经过二次检验(考核考试)的,那么学员对于知识点的掌握自然会更加牢固,而且还可以引起重视,在工作中不易被忽视。当然还可以更加直接,比如对于产品质量标准,完全可以按月为单位进行抽查,至于学习过程可以是自学形式。我们要注意的是,重复一定是有计划的,重复的内容肯定是企业关注的、重要的、需事前控制的,无计划的盲目重复,会让学员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培训工作的开展。

  让领导做老师

  不要认为培训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管理岗位的职责中必定有一条是与训练属员相关的。管理者或者说领导当讲师益处有以下几点。

  1.有益于建立学习型组织,培训是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全员参与企业培训,不管是讲师还是学员都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增加相互了解,培养工作情谊。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