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技术
当前位置:主页 > 技术 > 经营管理

中国制造业成本为何直逼美国?

时间:2016-06-22 08:32:34来源:中外管理杂志作者:刘春雄

  中国制造现在已经处于临界点,这是人力成本与机器替代的临界点。如在这个临界点过渡得好,中国制造的优势是可以保持的,否则真的成为“夹心饼干”了。

  以前看报道说,中国制造业成本已直逼美国96%,与美国相差无几,还有点不信。但实际情况是,随着中国的人力成本上升,虽然在加快机器替代劳动力的步伐,但工厂的管理思维还停留在原有阶段。如果不立即调整,就会成为“夹心饼干”,不仅与越南、印度制造业相比没有竞争优势,而且与美国制造业相比也没有竞争优势。

  按照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历史,凡是必须以人力为主的行业,如服装行业、加工组装行业,中国都将逐步丧失竞争优势,迟早会转移出去。有些行业过去是以人力为主,却是可以改造的,可以改造成人机结合。然而,中国制造业的改造,不是简单的以机器替代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管理思想体系的改变。

  中美工厂的管理差异在哪里?

  归纳起来,中美工厂管理大致有以下几个差异:

  第一,中国工人基本是工序作业,而美国工人是流程作业

  在中国工厂,一个工序就是一个岗位,可谓一个萝卜一个坑。工人基本不动,而生产线在流动。人员密集程度由工序决定。这是中国工厂管理的基本特点。但在美国,一个流程只有一个岗位,一个工人负责全部流程。生产线在流动,工人也在流动。一个工人可以负责一条生产线,甚至可以负责一个工厂。

  中国工厂即使用机器替代劳动力,也是简单的工序替代。机器增加了,但对人员的依赖性仍然很大。正因如此,中国的制造成本是由工人数量决定的,而美国的工人工资虽然很高,但占成本比例很低。

  经过简单核算后得出一个结果:美国与中国一家同等规模企业的制造成本相比,美国竟然只有中国的一半。

  第二,中美工厂的设备差异不是核心,分工理念才是核心

  从设备先进程度讲,美国的有些工厂不一定有优势,有些中国工厂的先进化程度、自动化程度也很高。但是,仍然不如美国工厂,我认为美国是分工理念的差异决定的。

  中国工厂的专业分工非常细,甚至细化到工序,决定因素变成了熟练程度,而非专业水平。美国工人的分工是流程分工,一个流程必须全部熟悉。而事实上,美国工人的文化水平也不是非常高。

  第三,大量非核心工作外包

  中国工厂的配套人员比例很高,有些配套人员是为了应对不时之需,平时并没有多少工作量,紧急时刻人还不够用。但美国工厂非核心工作基本外包,外包公司其实更专业,效率也更高。所以,在美国工厂是很难看到非核心人员的。而中国工厂的非核心人员配备,不仅一个厂要配套,甚至很多部门为了使用方便,部门内部也在配备,形成极大的浪费。

  第四,产业链分工稳定,交易成本低

  美国工厂多数没有销售员,即使有人数也很少,要么兼职,要么老板就是销售员。产业链分工明确,交易非常稳定,而且多数是长期合同,大家都把精力放在确保品质稳定上。

  美国有很多产业辅导的企业(或称咨询公司),对产业链的研究非常精细,可以提供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咨询服务。

  第五,工厂基本只有一级管理

  中国的很多工厂,管理层次很多。因为管理层次是由人数决定的。而美国的工厂,基本上都是一层管理,或者管理者就是一个人。所以在美国,几个人的工厂很常见。

  相反,中国工厂人员庞杂,职能部门分工极细,每个部门都有管理者。而分工越细,就需要管理人员协调,只要需要协调,管理就变得细化了。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