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技术
当前位置:主页 > 技术 > 其他话题

由一则印刷偏色故障引发的思考

时间:2016-12-06 09:15:52来源:科印网作者:赵广,姚磊

  随着印刷行业逐渐步入微利时代,印刷企业开始着眼开源节流,严格控制生产成本。省墨软件以小搏大,受到很多印刷企业的青睐。目前市场上类似的软件有CGS ORIS InkSaver、GMG InkOptimizer、Alwan InkOptimizer等,利用这些软件,大概可以节省15%左右的油墨。

  根据生产实践可知,省墨软件能帮助节省油墨,由于用墨量少,印刷时油墨干燥快,因此在实际生产时对于薄纸及双胶纸的生产宽容度和适应性也较高,不易造成透印,因而可以提高印刷速度;同样由于油墨干燥快,印刷企业不用等太长时间就可以进行覆膜等后道工序的加工,进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性灰被黑色取代,大幅减少了CMY油墨的用量,使得画面层次更丰富,灰平衡的表现也更加稳定。总体而言,由机械原因、人工原因或各种印刷条件变化而造成的颜色波动就会明显变小。

  本文将以一则印刷偏色故障为引子,为大家介绍省墨软件在帮助印刷企业实现色彩稳定性上的重要作用。

  故障表现

  客户提供了一张以灰色为主色调的图片,已分色为CMYK模式。在专业显示器上可以看到该图片整体灰平衡表现准确,高光完整,暗调丰富,层次分明。然而,当在正常的印刷状态下,按照标准实地密度上机印刷时,却发现图片颜色出现偏差,色彩明显偏红,暗调层次也不太理想。

  按照G7色彩校正方法制作本次印刷的G7校准曲线,结果发现该曲线正常,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将以上曲线输入到RIP系统中,重新RIP后出版,按照相同的实地密度再次上机印刷。理论上应该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灰平衡,而实际上机印刷后的效果却非常令人意外。此次印刷色彩并未偏红,却整体偏蓝,背景灰色及人物图像明显偏离预期印刷灰平衡的校准效果。原因是什么呢?

  问题排查

  笔者首先想到,会不会是实地密度调整不当?经实际测量,本次印刷C色实地密度比第一次印刷低了0.05,为了使图片看起来比较正常,机长做了密度补偿,可依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接着,笔者又想到会不会是印刷密度不均匀?经测量,整个版面印刷密度的不均匀度控制在0.05以内,对实际生产来说,算是控制得非常好了。

  再或者是补偿曲线计算错误?或是印刷条件在一个小时内就发生了重大变化,使灰平衡不达标?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我们测量了本轮验证印张上的P2P测试图,结果发现灰平衡是达标的。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们采集了第二次印刷的IT8图表的颜色数据,并生成了ICC配置文件。在Photoshop中进行色彩模拟时,我们发现图片并没有像实际印刷的那么蓝,灰色表现虽然不是很理想,但基本上是准确的,这就说明第二次印刷的IT8图表并没有问题。

  到此,算是找到了问题所在:在同一个印张上,IT8图表与图片呈现的效果不一致。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原图的分色情况(如图1)你可能就明白了。图1中的4个图像依次为CMYK单色分色图,不难发现,CMY所占比重很大,而K则非常少,尤其是灰色背景处几乎没有K,只有CMY。

  很明显,印刷这种图片对传统胶印机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对印刷机长来说也是一项挑战。由于印刷机的机械误差、零件磨损、保养情况,以及环境温湿度、纸张状况、油墨稳定性等条件很难全部达到完美状态,色彩波动在所难免,叼口和拖梢部位的色差也经常出现。在笔者数年来所做的近50家次G7认证中,能够将叼口和拖梢部位的灰色图(即P2P样张上下的风景图片)印得比较一致(通过目视)的印刷企业是极少的,可谓屈指可数,这尚且是在印刷机、纸、墨条件都很理想的G7认证过程中,可想而知,在日常生产中,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了。

  解决方案

  那么,出现这种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在笔者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