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技术
当前位置:主页 > 技术 > 其他话题

走进印刷技术变迁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时间:2022-08-12 08:00:14来源:科印网作者:赵嵩、赵岩

  2018年夏初的一个周末,漫步在德国小城美因茨,笔者无意间走到了古登堡博物馆门口(如图1所示),博物馆里有古登堡印刷术历史的展览,让从事印刷工作多年的笔者格外亲切。意外的是,博物馆的二楼,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中国活字印刷术的介绍,包括蜡像和字轮模型,可见欧洲人对于东方人最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并不否认。中国人对古登堡知之甚少,而他是西方公认的伟大发明家。这次参观萌发了笔者对印刷术的发展,特别是中外印刷史做个介绍的想法,介绍古登堡和他的发明,穿越时空与我们熟知的毕昇和泥活字做个对比。

图1 古登堡博物馆和印刷工坊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即便是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虽然我们放弃了铅字印刷,可是仍旧依赖着传统印刷方式。长期影响人类历史的雕版和活字印刷,都使用图文凸起的印版,采用浮雕的印刷方式。有趣的是,目前快速发展的柔版印刷也是使用这样的印刷方式,其印刷原理和活字印刷本质上是相同的。

  一、印章和石刻

  说起活字印刷,必须要先讲讲印刷的起源和变迁。印刷起源于印章和石刻。印章(如图2所示)最早出现于5000年前中东苏美尔文明的乌努克城邦,随后出现在埃及,大概4000年前进入中亚和印度。印章文化大约是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传入中国,兴盛于战国时期,那时印章的作用是用于竹简奏章的保密。使用时,先用封泥将竹简包裹,印章压在封泥上,封泥经过烧烤变得干硬,完好的封泥说明了奏折没有被拆开过。印章是反向的字,这个特点被印刷所借鉴,是印刷起源的一个必要条件

图2 印章

  印章出现后顺理成章出现了石刻,先是将文字雕刻在石鼓石碑上,随后把儒家经典刻于石碑上用于文化普及,供人抄写。最有名的莫过于东汉时期的46块熹平石经。接着发展出的拓印满足了快速和准确复制的需求,之后的雕版印刷则是对石碑拓印的技术延展。

  二、雕版印刷术

  雕版的制作过程简单,将书稿写好后,让有字的一面贴在版上,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字的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木版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版面所刻出的字凸出版面约1~2mm。用水冲洗雕好的版,洗去木屑等,刻版过程就完成了。印刷时,用刷子把墨汁均匀刷于印版上,再把纸覆盖在版面上,施以压力,纸上便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将纸从印版上揭起、阴干,印制过程就完成了。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城的德格印经院,至今仍在大量使用木版雕版印制藏传佛教经文。图3所示就是德格印经院仍在使用的雕刻木版。

图3 德格印经院的雕刻木版

  雕版印刷术起源于何时,一直以来学术界众说纷纭。19世纪法国人拉古伯里主张雕版印刷始于晋成帝咸和年间;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的郑机认为雕版印刷始于汉代;道光年间的李元复则认为雕版印刷始于六朝。1983年11月30日,佳士得拍卖行所出版的《中国书画目录》第363号《敦煌隋代木刻加彩佛像》是一个有力的考古证据(如图4所示),这幅落款为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刻印的木版画,是隋朝已有雕版印刷的实物证据,所以目前可以确认的是最早的雕版印刷不会晚于隋代

图4 敦煌隋代木刻加彩佛像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