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传师范毕业,在进入出版社之前是名民办教师。对于后来搞的那些研发项目,他坦诚:“开始其实我一点都不懂。”
换成别人,不懂的东西琢磨一会儿也就扔到一边了,但他不。对那些自己不懂又想弄明白的事情,陈邦传始终保持着旺盛且持续的好奇心,没事就自己研究琢磨,逢人就请教打听。根据他的经验,“只要你想弄明白某个问题,你一定会留心各方面的信息。平时上网查资料,我会多注意这方面的内容,和朋友吃饭也会不知不觉就聊到这个话题。”
当然不是所有的“不懂”都能找到确切答案。这些年来,陈邦传一直在琢磨一个课题:水性油墨印刷纸箱的防水性。在防水材料上印刷水性油墨,从理论上来讲这确实是一个矛盾体:既然材料的防水性能好又怎么可能吸收水性油墨呢?“我和好多人交流,他们都说这是不可能的。”但陈邦传偏偏不信这个邪,“他们说的确实有道理,但科研这个东西有时就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大家都能做到的事情就不叫研发。别人的意见要不要听?要听,但要辩证地听。”
2003年,陈邦传就开始研究如何在防水纸板上进行水性印刷。十年过去了,他始终没有放弃希望。“现在已经有一些眉目了,虽然最终实验还没完成,但我始终相信,化工是很神奇的,不可能的事情有时候也能变成可能。”
从这个角度来看,陈邦传很有股“痴”劲儿。“我想事情的时候,会很专注。”家人抱怨:有时看他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问他电视里刚刚演了什么却全然不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陈邦传至今没有拿到驾照,报了两次名,交规考试考过了,却一直没有安排时间去学车。后来想想也就算了,不会开车就不开吧,“我这个性格可能也不适合开车,太容易走神,开车不安全。”
研发是条寂寞的路,困难、挫折在所难免,有时未免灰心丧气,但陈邦传乐在其中。“在传统产业里做出点革命性的东西,那比高科技产品还带劲啊!”能做自己喜欢做、有热情的事情是一种幸运,陈邦传认为自己就拥有这种幸运,每次研究出来一个新东西,就是他心里最高兴的时候。陈邦传自认企业管理不是自身强项,也不太感兴趣,所以决定请更专业的人士来做。他想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研发工作中,“以纸代木研发中心将是我以后的工作重点。只要这个中心在,我就不会退休了!”
早两年,陈邦传将儿子招至麾下,很有培养接班人的架势。小伙子继承了老爸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且敢于追求的性格,现在对风靡全球的3D打印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和自己的伙伴组建公司开始创业。陈邦传失落吗?或许有一点,但他表示绝对支持儿子的选择。“小孩子想做的事情一定要支持,他喜欢做的事情才有热情去做,才能做得好。”这是陈邦传多年的人生感悟,或许也是新昌印务能攻破一个个研发难题最直白也最简单的注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