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公司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印后自动化、智能化的? 有何契机? A: 兴艺一直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生产管理理念,印前同爱色丽合作,印刷与海德堡合作,可以说在印前和印刷领域,公司全部选用了国际顶尖的设备和软件。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们的订单结构决定了必须要有快速反应能力和产能的瞬间爆发力,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解决印后瓶颈工序的重要性。基于此,兴艺开始重点关注和改善印后的配套能力。 Q: 近几年,兴艺在印后领域做了哪些投资,购买了哪些设备,是否配备了软件?购买的设备中是直接买到合适的,还是要做非标设备开发? A: 在切纸工序方面,购买了波拉全自动裁切系统和两台全自动高速分切机;在表面处理工序方面,购买了全自动过胶机、全自动过油机等表面处理设备;在裱坑工序方面,购买了六台全自动高速裱纸机,并且全部裱纸机都配自动翻转接纸系统;在模切工序方面,购买了八台全自动模切机,全部配置自动清废功能;在粘盒工序方面,配置了大小规格共计九台全自动高速粘盒机,以及相关配套的打钉设备等。 所有的设备选购,我们都遵循一个原则:和行业内一线品牌设备厂商合作。原则上,我们一个工序就选择一个品牌的设备,这样无论是零配件的供应和维修保养的便利性,还是内部人员调整的适应性,均有很大的帮助。设备买回来之后,我们基本都会针对产品特性联合设备厂商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非标改造,甚至我们自己动手加工改造,因为没有人比我们自己更加清楚我们想要什么样的设备。 Q: 印后的投资占公司总体投资的比例大概为多少?近几年,印后方面的员工人数呈现怎样的变化情况?手工作业员工占比为多少? A: 兴艺印后整体投资占比大概为40%。近几年来,财报显示我们每年营业额均有30%左右的年度复合增长。但是我们的人员增长基本控制在15%左右,并且增长的更多是市场服务型人员,比如运输搬运人员和物料配送人员等。车间真正生产人员的增加比例不大。手工作业人员占比不大,约为5%,以前很多手工作业的产品,都通过设备升级和设备改造的方式,用设备解决了。 Q: 兴艺针对哪些环节,做了效率的改善,具体的成效如何?能否举个案例? A: 我们一直非常关注印后工序的产能均衡性,比如重点改善了模切效率和清废效率;通过设置清废带和裱纸模切连线的组合方式,减少场地占用,提高周转,大幅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搬运的浪费。这些都是我们一线员工群策群力的结果,现场既是问题发生的地方,更加是问题解决的地方,只有多去现场,多去请教现场作业的一线人员,才能更加清楚的知道问题根源。正所谓,高手在民间。 Q: 公司在印后自动化、智能化的升级和改善方面,面临哪些难题?是如何克服的? A: 我们一直在不断努力和完善,但是也遇到很多实际的困难,比如去年公司全面推行数字化管理,准备取消流程卡和生产日报,并全面推行计件工资系统,包括打包员和货运员也要计件,在实际推行中我们发现,印后的很多同事由于年龄偏大、文化低,不要说操作系统,连名字不会写的也大有人在,相信这也是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后来我们就不断完善流程和系统,想方设法针对实际情况去简化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比如能不能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减少输入?还有将系统进行优化,反复培训,树立标杆。通过三个月的努力,我们实行了全面计件和全面取消生产报表,现在员工在任何一台电脑刷自己的工卡,就可以知道自己每天的工资明细和前半个月的工资对比。 Q: 对印后自动化投资,以及印后效率进一步提升的下一步规划是什么,公司希望印后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A: 我们会进一步加强印后投资和效率改善,因为在推行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很严重的问题,比如基于短期的订单购买长期的设备,比如重购买轻操作等,这些给管理者带来了新的管理挑战和方向。 下一步,兴艺规划在印后设备中实现数据交换和连线操作,强化数字化带给生产效率提升的帮助。我们希望印后可以越来越智能。至于达到什么水平,暂时没有明确的参考目标,因为国内大部分企业印后都还是非常薄弱的环节(相比印刷机房比较而言),我们希望印后的产能至少可以更加均衡和匹配,向生产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我们不能一味通过投资增加设备去获得增长,更多的应该思考在现有设备条件下,如何有效提高设备产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