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乘坐的汽车进入察右后旗白音察干镇建设村,继续前行十几分钟,就到了乌兰察布草原深处的布尔达草原书屋。 草原书屋设在建设村村委会文化室里。这是一间90平方米左右的大房子,一半被桌子和椅子占据,是用来开会、看书的,另一半则是村民用来休闲娱乐的地方。两个书柜立在窗户旁边,里面有文学类、医学类、科技类图书,共有2000多册,看上去都比较新。 察右后旗白音察干镇建设村草原书屋,两位村民在翻阅图书。 村支书秦树兵说,草原书屋是去年上半年建成的,是一个多功能文化室,平时村民来这里看书、借书,有时村委会或村民也在这里开会,天冷时还可以把桌子、椅子移到边上,腾出中间场地让村民扭秧歌。 “草原书屋里的书有一部分还要定时拿到别的村去交换。”村图书专职管理员李晓平说,村里有一部分养殖户。村民秦亮和胡永旺是养羊的,他们经常借阅种植养殖类图书;宋占宁是学生,喜欢借文学类图书;村干部则借阅管理类、法律类图书。现在村民一有时间就会来书屋借书“充电”,为种植、养殖“取经”。 村民秦树兵家今年种了30亩红麻,去年种的是马铃薯,亩产量达到7000斤,一斤能卖0.8元到0.87元,一年下来收入还可以。他说,经常来书屋看书学习,去年种土豆今年种红麻,就是根据市场变化和自己的判断。“看书学习能让人视野开阔,接受新事物快。村里养牛养羊的专业户不少,大家都富裕起来了,越来越多的农牧民通过学科学,增强了致富的本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