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进一步简政放权,释放印刷企业的发展活力
李克强指出,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实行清单管理制度,制定国务院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扩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减少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增加市场的自主选择权。清理取消一批生产和服务许可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行多证合一,扩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推进综合行政执法。 近来,国家在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等方面动作频频,在印刷业方面也是尤为明显。2017年印刷企业年度核验根据修改的《印刷业管理条例》规定,在以往年度核验的基础上,增加了印刷企业年度报告公示试点。此外,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中,第25项、第26项分别取消了复印打印和电子出版物非卖品的审批。 在国家“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总体要求下,印刷行业管理的工作重心逐步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面对印刷业点多、线长、面广,监管任务繁重,各地在有限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下,注重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手段,逐步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将有利于释放印刷企业的发展活力。 解读四:创新推进企业发展,印刷企业要通过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李克强指出,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源动力,是推动印刷业不断变革、持续向前发展的根本性力量。“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未来几年内,我国将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的竞争新优势。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即将发布的《印刷业“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印刷业“十三五”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推动数字网络化发展,探索建设智慧印厂。 面对充满变化、挑战、机遇的印刷市场,印刷技术应该向着“三化一转型”方向发展,即“数字化”、“绿色化”、“网络化”和“向包装印刷转型”。所有的印刷技术创新也都围绕这4个方向展开。在2016年,印刷企业需要继续坚持这一发展方向,通过创新促进企业发展进步。 解读五:环境保护再上台阶,继续促进绿色印刷发展 李克强指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 现阶段,环境污染问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光,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值得关注的是,印刷业是较早开始实施绿色环保标准的行业之一。自2010年印刷业正式推进实施绿色印刷以来,绿色印刷在中国成绩显著。 短短几年时间,我国超过一半的印刷企业采取了环保节能措施;总局发布了4项绿色印刷行业标准;已有1031家企业通过绿色印刷认证,31 个省(区、市)都具备了绿色印刷生产能力,210 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 12 亿册中小学教科书和 1 亿册青少年读物实现了绿色印刷等等。 绿色印刷作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印刷业的一项基本发展战略,成效显著。绿色印刷理念深入人心,实施领域不断拓展,框架体系日渐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自觉使用绿色原辅材料,实施绿色印刷主动性明显增强。 随着国家治理环境污染进程的不断加快,绿色印刷在我国也将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随着全国各地印刷业VOCs排放收费细则的陆续出台,印刷企业将会面临更严峻的环保形势。 解读六: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仍是印刷业重点 李克强,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要在巩固成果基础上,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政策措施,努力取得更大成效。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有效处置“僵尸企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坚决淘汰不达标的落后产能,严控过剩行业新上产能。 就目前来说,去产能、补短板是解决印刷产能过剩、企业生产效率不高的有效措施。去产能是逼着那些缺乏生存能力的印刷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退出印刷市场,求得供求间的重新平衡,让从事这一行业的企业能够获得市场平均利润率。补短板则是从改革供给侧出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方向,增强企业服务市场的能力。时至今日,印刷界的这场调整尚在进行中,问题还有待解决,未来,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仍是印刷业转型升级的重点。 3月23日~24日,2017中国印刷业互联网创新节暨第五届中国印刷电子商务年会”将在北京举行,行业最大的互联网盛会你怎能错过! 点击【报名链接】进入报名页面,咨询电话010-88275738;你也可以直接在科印网微信后台回复“报名参会:姓名+手机+公司名称”进行报名参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