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电限产,各地政策强度不同。所采取的措施,依次有错峰生产、有序用电,有的区域如东北某些地市,短时甚至发生拉闸限电的极端情况。
出现有序用电乃至拉闸限电,一方面是因为电力紧缺状况在全国各地蔓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要完成能耗双控目标的刚性要求。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逐步推进,预计未来能耗双控执行力度会更强,即使限电限产是阶段性的无奈之举,未来企业的用能条件也将从紧。 3、碳达峰、碳中和与印刷业 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在“双碳”目标下,各地区也在积极响应。印刷企业虽然不是耗能大户,但碳达峰、碳中和势必会对行业今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如以北京为例,作为全国首批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省市,北京从2013年开始启动了碳市场工作。2021年3月25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一则通知,公布了2020年度北京市重点碳排放单位及一般报告单位名单。 在重点碳排放单位名单中,中科印刷、利丰雅高、汇林印务、华联印刷、北京新华、盛通股份、利乐包装、联宾塑胶等13家印刷包装企业位列其中。 在一般报告单位名单中,也有北人智能、雅昌文化、欣博源包装、升兴包装、雷诺丽特恒迅包装、鑫宏鹏纸业等6家印刷包装相关企业。 按照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北京市在严格控制碳排放总量前提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决定》、市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京政发〔2014〕14号)及《关于调整〈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有关重点排放单位管控范围的通知》(京政发〔2015〕65号)有关规定,重点碳排放单位需报送年度排放报告、检查报告并完成碳排放履约工作;一般报告单位需按要求提交上年度碳排放报告。 从印刷企业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被列入重点碳排放单位,会领到一定的碳配额。每年企业都要做碳核查工作,根据用电量、用油量、用气量等数据,核查出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如果与配额相比有缺口,就需要到绿色环境交易所购买配额。据悉,当前市场上的碳交易价格相对较低,暂时还不会对企业的经营成本造成过大负担。 但是,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的公布和国家碳减排路径的明确,碳约束不断强化的结果是,碳排放权交易对减排效率的要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仅是我国“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也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中长期目标,各级地方政府也将积极响应,加快研究部署本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企业节能降耗将由过去的选答题成为必答题。 《印刷业“十四五”时期发展专项规划》特别提到,谋划布局全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推广使用绿色环保低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促进印刷服务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对于广大印刷包装企业来说,积极发布“碳”计划、践行“碳”责任,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规划。绿色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印刷包装企业应该早做准备,制定更具体更深入的碳排放工作规划,做好节能降耗的长期规划,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探寻绿色化的生产路径。 栏目预告 下期将带来《关键词④|印刷智能化 加速落地实施》,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