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库 > 企业 > 经营管理

浅谈二级纸箱厂的生产管理(二)

时间:2006-02-15 11:49:13来源:科印网作者:葛秀东

  4.二级纸箱厂的生产管理的实际运作
  4.1二级纸箱生产管理应开展的工作
  在第三节中谈到了纸箱厂各主管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所要掌握的技能及一些其他要求,那么在实际的生产管理中要开展哪些工作呢?本人认为不论纸箱厂的组织机构如何建立,人员及职能如何划分,下列工作都是必要的。
  1)接单后的工艺评审。
  2)客户订单转换为生产单。
  3)纸板的合理配材及拼料。
  4)纸箱车间轧制工艺的设定(模版的确定)。
  5)制稿的标准化。
  6)制版标准确定。
  7)排版标准化。
  8)制造工艺的确定。
  9)机台利用率的确定。
  10)纸箱车间前后道人员的配备。
  11)纸版车岗位人员的配备。
  12)产品的流转途径。
  13)作业方法、工作流程的定立。
  14)品质的自行控制。
  15)消耗的统计及控制。
  16)消耗指标的确定。
  17)退货指标的确定。
  18)制程不良指标的确定。
  19)辅料的领用管理。
  20)辅料的消耗指标的确定。
  22)设备的维护、保养及考核规范。
  23)5S(或6S)工作的推行。
  24)人员的各种岗位培训。
  25)岗位责任制的制定推行。
  26)合理化建议的推行。
  27)各项工作的稽核。
  28)部门计划的制定。
  29)标准化规范的推行。
  4.2工作项目的描述
  1)经合同评审后的客户订单,如属新客户或有特殊要求的新订单,根据客户的质量或技术标准,生产部门要协同技术部进行工艺评审,以确定配材、尺寸及工艺路线。
  2)非正规企业客户,由于不十分懂得纸箱、纸板的要求,作为客户部门或生产部门,在生产前都要将订单转化为生产制造单。正常情况下,转化为生产制造单的图稿要转化成平面图,平面图要按标准绘出制造尺寸,制造单的图注、唛文要使操作人员看得懂,不能凭经验或猜测来决定生产,也就是说加工图的唛稿.唛文一定要标准化。
  3)纸板的合理配材及拼料,是满足客户需要、使企业生产成本最低化的关键一环。而要做到这点,配材人员就必须对原纸、纸板的性能非常清楚,对企业各种原纸的幅宽等非常熟悉,对生产所用的机台、设备精度、加工水平、人员技术能力及加工工艺非常清楚,这样配出的纸板、生产出的纸箱才能成为使客户满意的产品。很多企业都想将纸板系列化,国家也有相应的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还不能达到系列化生产。
  4)对于客户要求轧制(或称为冲板)的产品,在接到制造单后要对轧板进行设计及工艺设计,只有设计出合理的模板,生产出的产品,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5)制稿的标准化,制稿人员在制稿时主要根据客户提供的样箱.光盘来制稿。在制稿过程中,要求制稿人员要建立制稿作业标准,并严格按标准进行操作,以保证制出的稿件准确无误。
  6)制版、排版也要建立制版工作标准,同时制定版面的管理办法。
  7)制造工艺确定
  纸箱厂从纸板到成箱,大部分厂家都沿袭操作习惯,而未完成整个工艺设计及工艺标准制定工作,有些厂家虽然在实际操作规程中未明确制造工艺,实际上也在执行着不成文的工艺制造过程。但由于检查、监督不够,很难发现工艺的不合理性。严格执行工艺,能保证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出现问题容易查找原因,同时也不会因不同人员、同一岗位操作不一致而产生问题,也可防止由于人员流动,造成产能及品质的下降。
  8)机台利用率的确定
  纸箱厂要运用统计技术,制定统计方法,完成对各机台.设备的产能统计,确定机台的利用率。纸板线主要是分析影响机台利用率最大的非正常停机问题。而对于其他机台则是要统计开机时间及分析准备时间的合理性,分析出机台的利用率后,就可基本清楚正常产能,合理安排时间。
  9)产品的流转途径
  现纸箱厂一般都有安排产品的流转途径,但真正做到分析研究的很少,忽略了产品流转路径不合理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这个问题一般不被人重视。产品路径流转不合理,潜在的成本损失是长期的,是应作研究的。
  10)作业方法、操作方法的标准化。
  以正常成本的费用,正常使用工时及在规定的期限内,制造出品质最均匀、符合规格的产品,除了要具备一些条件外,重要的是有统一、正确的操作方法,也就是说要有统一的操作标准。实施标准化作业,对于不同岗位,操作的标准和方式不尽相同,但在企业尤其是制造型企业,编制的操作标准的编写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编写,操作标准的编写要避免套话,能做到量化的一定要量化,不能量化的,要有操作性。
  11)消耗的统计
  对于纸箱生产来说,消耗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各种辅助材料的消耗是最直观、最直接影响成本的主要项目。一般纸箱厂对原纸利用率比较重视,而计算原纸利用率的方法,各企业也各不相同,但从原纸利用率的高低也可以看出消耗的大小,生产水平的高低。其他辅料、工具、维修、能源等消耗情况,也应在统计之列(人工的消耗、质量因素消耗暂不列入)。将消耗统计信息分别提供给相关部门,从统计数据分析得出现阶段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从而达到降低消耗、降低成本的目的。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