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标签技术

发现价值 始于精益管理

时间:2016-06-13 13:30:48来源:科印网作者:梁迪
  北京易丰印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丰”)于1995年成立,目前员工在100人左右,其中生产人员只有50多人,主营业务是书刊印刷及商业印刷。从2003年起,总经理罗非先生开始考虑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此后经历过不少的摸索和尝试,学习过《蓝海战略》,尝试过开数码个性店,虽然都没有成功,但是多年的经验摸索让自己逐渐确立了战略目标,那就是“按需、分发、低价”,确立了精益思想为管理核心。在以互联网为手段对传统印刷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易丰发现印刷其实还是一个暴利行业,竟然可以把3000册以内的图书价格降低30%~60%后还有不错的利润,交货时间可以缩短60%。所以公司在2011年开始全面推行精益生产管理。经过4~5年的实践,公司生产人员从原来的110人下降到50多人,人工成本下降了50%,而产值却增加了50%以上,利润增加了约15%。
  印刷行业做过一个统计,推行精益管理的企业在3~5年的时间里会比其他印刷企业具备如下优势:生产时间减少90%,库存减少90%,生产效率提高60%,到达客户手中的产品缺陷减少50%,废品率降低50%,与工作有关的伤害减少50%,设备折旧成本降低50%~90%。另外,生产人员一专多能也可大幅度提升收益,使人力资源浪费逐步降低。易丰所获得的成功如出一辙。
  易丰还有两大改变,一是取消了起印量,二是能够接单后隔天交货。这两个改变是企业战略和精益思想在产品上的体现,也是易丰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管理系统的外在体现。
  对于出版社的业务,很多印刷企业规定的最低起印量是在3000册以上,低于起印量也按起印量计价。但易丰可以做到印1册就收1册的费用,且单价是出版社可以接受的。多数传统印企之所以不敢这样做,一是成本控制上做不到,二是后期服务跟不上。而易丰对1本书该怎么印,100本该怎么印,用哪种设备印可以达到最低成本,用哪种渠道可最快完成,都是心中有数的。易丰通过精益生产,用传统胶印设备实现了按需印刷,在800~3000册的图书市场中形成了极大的竞争优势。
  多数印刷厂的交货周期为5~7天,但实际的生产周期并没那么长,因为存在活件的积压,订单需要排队,其实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浪费。现在的出版社已经逐步意识到,粗旷的计划经济导致大量库存,以及大量未销售的书籍最终变成废品,其经济损失可想而知。因此一本新书出版后,如果市场反馈好,就再陆续小批量的及时加印,甚至可以由印制企业直接发货不用入库,不好就及时改版或终止,这样既能降低出版社书籍的库存量,又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对社会资源来讲也是一种极大的节约。但是这样做就需要印厂的活件交货周期非常短,而且要成常态才行,这无疑对印刷企业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易丰能够做到短版图书隔天交货,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将所有生产流程进行优化排列,没有任何一个环节是卡壳儿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是无停顿对接的,再配以精益生产的落实才能缩短生产周期,保障隔天交货,而且是在不改变和增加设备,持续缩减人员的情况下实现的。那么,易丰是如何推行精益管理理念,又是如何在具体环节中一一落实的呢?公司副总经理王忠才先生娓娓道来。
精益管理 从点滴做起
  1.精益理念与传统思想的“拉锯战”
  精益理念建立之初,两点最难把控。一是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普通生产工人,从上到下能否实现一致的观念改变;二是实施过程中,最害怕反反复复,这是不可控的,但反复的原因主要是跟不上前进的节奏,或者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效果,缺乏信心和耐心。
  易丰在推行精益思想时,全公司共同从一件事做起,对原有认为正确的理论再次论证,比如:原来划分明确的制版车间、印刷车间、装订车间在目前的精益观念来看并不适用,设备之间规规矩矩的阔绰摆位也不科学,不但增加了搬运的距离还造成了空间上的极大浪费。诸如此类的一点点改变之后就会带来不一样的经济效益。
  2.生产管理系统自动化、智能化
  易丰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创新,自主研发了一套智能生产管理系统,还申请了5项发明专利。该系统涵盖面广泛,从印前对活件开单、审核以及材料的合理化调配,到上机时间、交货时间的仔细计算,到印刷期间何时制版、何时印刷、何时装订,都有严格的时间把控,基本可实现每个流程之间的无缝对接。定时、定额生产,这也大大减少了时间成本,也精细地控制了原材料成本,杜绝了人为的明显浪费,是公司能达成取消起印量与隔天交货的“杀手锏”。系统操作也非常简单,只需将订单的必备信息输入到该系统中,系统就可自动拆分数据,自动计算出上机时间和进入到每一个工序的时间,排产自动完成,整个排产过程只需要1个调度员1~2分钟内即可完成。而且多少订单量都可以快速自如的排产,提高了效率。
  制版过程同理,制版是手工制版还是CTP,效率是不一样的,通过定额的测定将数值录入系统中,下单时电脑就会根据文件种类来源排到不同的制版机器上,并且准确地安排好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印刷过程也一样,测试不同印刷机完成1000张纸印刷所需的时间定额,将数值录入系统,系统可根据活件的交货时间自动选择哪一版活去哪台印刷机印刷,这样生产整个过程就不会停顿。装订后工序也是同理。
  3.人员管理系统化、激励化
  易丰奉行“让客户满意,对员工负责”的宗旨,遵循“按需、分发、低价”的企业战略目标,教会员工如何“轻松”挣到钱。工人的想法非常简单,降低他们的劳动强度,多挣钱,并帮助他们谋划好未来的职业方向,这就是对员工负责的体现。公司推行精益管理理念时,开始也有一些比较固执的工人坚决反对,但是公司并没有强制执行该政策,而是反反复复告诉工人,在这种生产流程中,既减轻了原有的体力劳动,又可根据工时多劳多得,没有封顶,这样就大大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再配合精益改变后的利益增收,就大大的推进了精益生产的实施进程。
  再有,除了理念的建立,对工人进行流程化的培训也非常重要,要让每一个员工都知道自己该怎么借助系统来解放自己,降低劳动强度。原来车间里4~5辆叉车都不够用,经常因为找不到叉车而误工。安装上传送轨道后,再没有人为找不到叉车而抱怨,将活件放置到轨道上即可到达下一个工序。公司为每道工序都安排了合理的时间,但有些工人还会自主创造出更省时的科学工作方法,比如在设备上换版,原来需要点4~8圈,用时8~10分钟;现在换版只需点2圈,4分钟就完成了,那么剩下的时间,这道工序上的工人就可以稍作休息啦。如果把省出来的6分钟用到下一个工序中,就可超产,工人就可挣到更多的钱。
  一个环节优化了,连动各个环节跟着优化,而且上下环节的工人还能够相互监督。新员工入职后,也按照现有的精益管理体系接受培训。这样精益管理思想在执行中被慢慢固化下来,成为易丰的企业文化。
  4.设备及材料管控及时化、合理化
  “早保养”是易丰领机的每日“必修课”,“早”在这里是提早的意思,设备只用不保养,再好的设备也发挥不出应有的效能。所以在易丰,没有机器设备是到了不得不保的时候才进行保养,每天的生产开始前,胶印机领机都会给机器的拉规油孔内加一小滴机油,结果本来一年多时间就会出现磨损变位的部位,现在用了两年多时间,运转还是非常顺畅。再如,遇到不知道该给机器的什么部位保养、怎么操作、加多少机油时,可以找专业人员和有经验的领机共同制定保养图例,保养部位拍成照片再配合文字解释后张贴出来,制定一定的可执行性制度并监督与解决。
  易丰在材料管控方面也有很好的案例。印刷厂和出版社都有囤积纸张的习惯,建大仓库,囤积大量的纸,以至于不少纸张都积压在仓库里,既占地方,又浪费采购成本。精益思想的原则是,尽量将库存量降到最低。所以易丰的做法是,尽量说服与之合作的出版社不要自己带纸,而用易丰的纸。而易丰采用先进、智能的系统,比较精确地计算出大概的用纸量,这样双方都能节省成本。再如,严格规范各机台领辅料,不多领,不少领,指导员工合理正确使用,严格控制用料量,利用自己的智能管理系统设定的系数来对比监控,随时都能知道物料的使用情况是合理还是浪费。
德企气质 立志推动全行业前行
  一花独放红一点,百花盛开春满园,易丰具有开放的德企气质,在自己受益于精益管理后,还立志于将精益管理理念与做法在全行业推广开来。
  1.精益管理之路必须走
  精益的核心是持续改善,不光在于知,而更在于行,在于做,在于持续做下去。目前印企正处于转型期,在内外不断增大的压力下,如何让印刷行业中出现更多基业长青的企业,如何使印刷行业成为更具竞争力的行业,关键不是精益管理之路走不走的问题,而是怎么走的问题。
  2.严谨专注 做专做精
  企业在选择自己的业务范畴时,要摆脱掉“小超市”的广、全的杂货铺经营理念,向“麦当劳”学习建立自己的先进管理体系,在某一方面做专、做精,才能让自己做大、做强。
  3.众人拾柴火焰高
  精益管理不是一家的事,是大家的事,是整个产业链的事。例如:如果印刷设备能够得到设备供应商及配件商的实时监控,快到设备需要换配件、做保养时就提醒印刷厂,那么印刷厂再也不用担心哪天机器突然罢工;反过来,配件商如果清楚都有哪家企业用了自己的配件,什么时间需要更换配件,需要多少生产多少,就可减少库存甚至实现零库存,从而降低成本,印刷企业与配件商双方都受益。同样在原材料的采购供应、物流分发等方面也是相同的道理。
  精益管理,从无序到有序,从无体系到有体系,使产品生产流动起来,并在现有基础上,去除不必要的各种浪费,将整个流程不断优化,并持续做下去,在坚持中就会发现更多价值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