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包印刷企业的精益化生产管理模式

时间:2015-12-16 16:55:30来源:科印网作者:周世兵

  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逐步上升的人工成本,无限地压缩着生产制造行业的利润“蛋糕”,“蛋糕”越来越小,而分抢的人却越来越多,如何从有限的资源中挤出更多“利润”,已经成为每家制造企业削尖脑壳往里钻的“牛角尖”。

  然而,提升利润的方式无非两种:开源和节流。开源是指提升企业的销售额,其重要性和执行力度不言而喻,表现手段和方式均大同小异,在此不再赘述。但节流方式却不受固有模式的拘泥,其方式多样,管理者能在不断的创新中逐步完善新手段,从而达到节流目的,而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则是节流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众人都需为之绞尽脑汁。下面,以我公司为例,谈一谈药包印刷企业的精益化生产管理模式。

  精益化生产管理之基础——5S定置定位管理

  要想建起高楼大厦,必先筑立坚实的基础。5S定置定位管理方式作为生产管理的基础建设,需立足生产需求和员工的操作习惯,只有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方能夯实基础。

  我公司前期5S定置定位管理以车间整洁美观为主要目的,将工具、设备和填制表单统一规划,让各类物件之间的摆放相互映衬而又井井有条(如图1所示)。但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无论是在多么严厉的稽核制度下,均会出现物品摆放错位甚至被随手摆放的现象。于是我们开始在生产现场观察员工的操作习惯并记录,目的是统计他们使用某个物件的地点及频率,然后在员工方便拿取的地方放置需要的物件,以员工的行为习惯和部分强制性的奖惩制度来带动员工定置定位的意识。该制度实行一段时间之后,车间变得整洁美观了,员工抱怨牢骚减少了,管理工作也轻松了。

 

  智能化生产的初步推行——切纸平台的引入

  切纸工序是传统劳动型工种,员工每天都需频繁弯腰并搬运大量纸张(如图2a所示),首先需要将卡板上的大开纸张抬到切纸台面上,切完之后又得将修完边的纸堆搬到另外的卡板上并整齐码放。按每台切纸机平均每天切纸15吨,共计6万~10万张大开纸张来计算,每名员工平均每次需搬纸300张,重量约75kg,一天需重复动作200次以上,对员工的腰力和体能要求较高。因此,切纸工序需增加人数以缓解过量的劳动强度。但印刷企业现有生产主力军为80后、90后,他们的工作理念和要求已完全区别于老一辈的“勤劳”思想,工作环境成为他们选择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于是,切纸工序就成为“人口紧缺大户”。

  为减轻切纸工序的劳动强度,我公司引入了切纸平台(如图2b所示),操作人员只需一拉一推即可将纸堆送上切纸平台,裁切完成之后则只需轻按按钮即可将纸堆整齐、平稳地放到所需要的卡板上,将之前一系列弯腰动作全部省略,只留下简单、轻松的操作模式。劳动强度降低了,自然也就不需要太多人力,每台切纸机可以抽调一人去完成别的工作。换言之,一台切纸机可减少一人开机。随着员工基本工资的逐步上调,引进设备的资金完全可以通过人工成本的降低在2~3年内收回,既提升了员工的满意度,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何乐而不为呢?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