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印刷经理人

绿色冲击波

时间:2006-10-27 10:12:13来源: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作者:王丽杰

  在杀伤力极强的RoHS面前,仍有不少企业越过绿色壁垒,赢得了绿色利润……

  RoHS指令,近来不仅在中国机电制造业,甚至在印刷业都成了一个焦点词汇。
  远在2003年2月13日,欧盟委员会颁布了《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有害物质指令》(RoHS)。WEEE规定,自2005年8月13日起,欧盟市场上的电子电气产品生产商必须自行承担报废产品回收、处理及再循环的费用。而RoHS指令则规定,自2006年7月1日起,进入欧盟市场的电子电气产品禁用铅、水银、镉、六价铬等6类有害物质。
  欧盟的环保“双指令”被称为全球最严厉的环保令,涉及产品包括10大类、近20万种。尤其RoHS指令,几乎涵盖了所有电子、电器、医疗、通信、玩具、安防信息等产品。它不仅包括整机产品,而且包括生产整机所使用的零部件、原材料及包装件,关系到整个产业链。
  正是在这个层面上,RoHS这道绿色冲击波蔓延到了印刷业,尤其是包装印刷企业。
  在产业链条愈益紧密的现代经济社会,我们先来看看RoHS对中国的机电出口企业带来了怎样的困扰。
  据中国机电商会预测,我国将有3000多家整机生产厂和上万家机电零部件生产厂受到直接影响,涉及机电产品出口额逾300亿美元,占对欧盟出口机电产品的70%。RoHS出台两月后的统计显示,广东、江浙等主要机电出口基地出现出口下滑态势。
  RoHS考验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基地的潜在价值,但在杀伤力极强的RoHS面前,仍有不少企业越过绿色壁垒,赢得了绿色利润。SONY公司的数码照相机,已在其包装盒上声明:本产品采用无铅焊接,采用无铅油墨印刷。实际上,包括SONY公司在内的很多跨国公司和国内领先家电企业,在RoHS指令公布后的3年过渡期中,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整改工作,其重头任务之一,就是重新梳理产业链相关供应商。
  中国家电巨头海尔的供货商由1500多家削减到900多家,松下电器在中国的4万家供应商有一半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一家电视机生产商明确表示,整改工作包括设备更新、制造工艺和包装材料等环节,而包装流程的环保整改已经转移给相关配套企业,相应的成本增减也由他们承担。
  这种下移环保风险的做法相当普遍,很多出口产业链上的包装印刷企业,恐怕已尝到了RoHS的压力。简单地放弃欧盟市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有专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日本、美国,甚至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都会出台类似的环保指令;即使在国内,与RoHS指令类似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也将于2007年3月1日实施,由RoHS引发的多米诺效应也将提升国内的“绿色门槛”。
  从某种程度上讲,RoHS所带来的绿色冲击波,对印刷企业是阵痛,也是提升的机遇。率先认识并率先实践“绿色升级”的企业,会在未来的发展中掌握主动权。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