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印刷经理人

车子与位子

时间:2005-08-22 14:00:51来源: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作者:王丽杰

  天天赶车的上班族,恐怕都有这样的心态和经历:在车下时,拼命想挤上车,甚至幻想能得到一个座位;而一旦上车,马上排斥后来者,希望车子能一路开到终点,希望只有人下车,再不要有人上车。
  车子与位子的矛盾,先到者与后来者的摩擦,只是因为车子提供的座位、提供的空间是有限的。
  前不久,在北方一个城市,发生了一次请愿游行。与众不同的是,参加这次请愿的并不是普通民众,而是这个城市纸箱厂的老板们。他们强烈呼吁当地政府不要再批办新的纸箱企业,不要再上新的生产线。
  纸箱厂老板们的极端之举,揭开了这个产业惨烈竞争的真实一角。有数据显示,经历1995~2004年的10年飞速发展之后,国内纸箱厂装备了4000余条瓦楞纸板生产线,超出实际市场需求50%~60%,目前瓦线平均开机率尚未达到35%。
  综观印刷业,瓦线所遭遇的过剩危机并不是特例。在云南,6~8色凹印生产线已超过50条,而保守估算,云南每年180亿枚烟包的印刷业务,30条生产线就足以支撑;在北京,商轮的保有量在短短的10年间达到了30台左右,而印刷工价也在这10年中一路扶摇直下,跌幅过半;在印机与版材领域,以PS版为例,现有PS版材生产厂家一面为逐步走低的价格焦头烂额,一面又惊恐地看到,新的竞争者正在大举进入。
  有限的市场,蜂拥而入的掘金人,混乱而无序的竞争状态。产业战车在乘客不断挤入后开始超载,开始积累隐患,开始走入失控的宿命。
  失控是必然的宿命吗?尤其对一个没有垄断手段、没有技术壁垒、也没有高额投资门槛的产业而言,何况,这个产业还充沛着旺盛的投资热情,强烈的投资冲动。
  车子与位子的矛盾,根本的解决途径有两个指向。其一,加车;其二,限制上车人数。加车可谓扩大需求,限制上车人数可谓约束供方,以此达到供需的缓和与平衡。
  仍以瓦线为例。开拓国际市场,开发瓦楞纸板的新用途,都是加车的途径。在日本,60%的瓦楞纸板加工纸箱,40%生产其他产品。有专家称,如果国内3~5年内能有10%的瓦楞纸板用于开发其他产品,都将是拯救这个行业的奇迹。
  但无论如何,拥挤的车厢,都将以部分人出局来达到卸载的目的。即使美国、日本,也都经历过瓦线过剩后的大调整时期。在调整的必然性面前,如何使这个过程更为有序,如何在调整的阵痛中顺利完成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优化,印刷业同时期待着来自自身之外的规则和力量。
  看来,破解失控宿命的,不只是身在其中的印刷人,行业管理和行业调控仍有不可推卸的巨大责任。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