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专栏 > 专栏

安徽印业三问之思

时间:2012-10-09来源: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作者:王德明
  纵观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输纸,安徽印刷业有三大问题日渐凸显、不容回避、必须应对。

  问题之一,第一代私企创业者年龄老化。
  安徽印刷私企,多数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30多年过去,昔日风华正茂的第一代创业者,如今已是60岁上下的老人个性化印刷,有的已近七旬。再过几年,“老化”问题将更加严重。虽然私企经营者不存在法定退休年龄,但岁月不饶人,老了就必然力不从心,交接班之事势在必行。
  当前安徽印刷业组合印刷,系由四种性质的企业组成:国企和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集体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私企,而私企在总量中所占比例最大。第一代私企创业者交接班问题解决好了,有助于整个行业未来的稳定。
  如何解决第一代私企创业者交接班问题,笔者以为应分三种情况,区别对待:一是已具备条件能让二代接班的企业裁员,应当早准备、早安排,扶上马、送一程。桐城京天印务、临泉亚泰包装、合肥义兴印务、合肥华丰印务、安庆正和等企业已经这样做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方面最成功的案例,还属皖南海峰印刷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建国生前的远见卓识。他很早就开始重视培养儿子高攀进行印刷学习和历练,并由董事会讨论通过媒体,未来的“海峰”将由高攀接班。今年8月16日,59岁的高建国同志不幸因突发脑溢血去世,走前没有留下一句话,成为印刷界一件憾事。但这家在皖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印企并没因此而出现混乱,三位各管一摊的副总齐心拥戴高攀顺利执掌帅印其他,实现了平稳过渡。二是对虽已有二代进入,但尚未明确交接班事宜的企业,建议既要深思熟虑、把握时机,也要事不宜迟、当断则断。毕竟私企不同于其他性质的企业,自家的事只能自家定。迟定不如早定油墨,以防各种意外情况发生。三是对于二代不愿接印刷班的企业,经营者要理解、不强求,并要以变应变、早作打算。将企业变卖或托管;或与其他企业合并,保留股份、出让经营权等,都是这类企业的可作打算之策。但无论怎样做RIP,均需反复论证,三思而后行。EFI

  问题之二,传统书刊印刷前景黯淡。
  以纸质出版物为代表的传统出版业,已经风光多年。长时间以来,书报刊是广大民众所需的主要读物;其中以印量大、市场稳而著称的中小学教材更是独领风骚凹印,涉及千家万户。但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出版和教育领域的日益普及,这种习以为常的传统出版格局将被彻底打破,纸质出版物很难继续垄断市场。现在,尤其是再过一段时间科印精品调研,电子图书、数字报刊、网络文学、手机出版物等,将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市场,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年轻人的欢迎。即使是中小学教材,也将会以电子版形式出现。这种近似于革命性的巨大变化,在我国虽然要有一个较长的实现过程,但数字出版业的强劲发展势头食品包装,已是不争的事实。数字出版物与纸质出版物共存并用的局面,将为期不远。传统出版与传统印刷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一旦上述情况成为现实,原本订单就不充足的传统书刊印刷将会雪上加霜,单纯的纸质书刊印刷企业更难以为继。
  面对不容乐观的纸质书刊印刷市场前景显影,相关印企应当采取三项举措以积极应对:一是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头脑,克服自满情绪或者过一天算一天的消极态度。二是把握当前有利时机。抓紧眼前纸质书刊还有活儿干、还能盈利的相对稳定时期,努力生产、扩大效益、增加积累,为企业转型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包装印刷和商务印刷市场前景广阔胶片,是书刊印企转型的主要方向。跨行业转型经营,只要选准目标、准备充分,也未尝不可。三是用心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多种经营项目,扭转单一纸质书刊印刷的被动局面。合肥多家书刊印企利用本厂有空地这一资源,广建房屋或仓库凸印,对外出租,产生了显著的效益。此举既稳定了人心,又支持了印刷生产,可以说是一条成功经验。版材
  数字出版物的到来,如同当年CTP进入中国一样失业,由少到多、由鲜见到普及之时,安徽的纸质书刊印刷厂必将会收缩到极少的几家,而大多数书刊印企必须跳出原有的业务圈子,成功实现转型,才能真正获得新生。

  问题之三乐凯二胶,“小而全”、“中而全”日趋严重。
  一个印刷厂新建后,即使规模很小,也要把从印前到印后的所有设备上齐,达到“五脏俱全”。中型厂亦同样如此。这种状况在安徽由来已久,近几年非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分切,反而继续膨胀。
  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讲究的是专业分工、相互协作,这样才能拾遗补缺、做专做精、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同时避免重复投资、减少浪费和污染。安徽印刷业的“小而全”、“中而全”问题,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的模式相违背的色彩,所以出现不专、不精,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利环保等种种弊端。这种状况如果任其发展,安徽印业要想做大做强以及通过绿色印刷认证的目标,则很难实现。
  “小而全”、“中而全”的问题之所以形成酒品包装,固然有“向人求援不方便,不如自己买设备”的主观认识及这方面的客观事实存在,但关键原因还是政策导向不够,管理调控缺位。为今之计,呼吁采取三项举措以解决之: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引导和调控。芜湖市政府通过调控字体,让芜湖日报报业集团印务公司兼并了市政府印刷厂,实行资产重组,优化内部管理,不但扭转了政府印刷厂以前造成的亏损,还首次实现了盈利网印,职工情绪由悲转喜。二是倡导同地、同类印企间甚至跨地区印企合并重组。阜阳市本色包装有限公司与另一家私企阜阳金辉印刷有限公司经协商,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签订协议,注销两家原公司,合并注册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的安徽金辉本色印刷包装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原有人员和资产全部进行重组艾司科,剥离不良资产,以优良资产争取在创业板上市,开创了安徽印刷业中真正意义上联合的先例。三是鼓励建立专业性的印刷配套厂家。如装订厂、制版厂、无胶覆膜厂等,促进和保障印刷生产中的分工协作。模切烫印压痕
  眼下,根治安徽印业“小而全”、“中而全”问题的有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UV印刷,大家对此问题的认识也不一致。故既要重视解决此事,做长期努力;但也不能对前景转好抱有太大希望,只能寻求时机或者随缘!
  (作者为安徽省印刷协会秘书长)

王德明专栏

总访问量:105160 更新时间:2023-03-02 08:43:10

职务:安徽省印刷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经历:祖籍山东郓城,安徽大学法律系法学专业毕业。在北京长大,1958年随父亲工作调动迁至合肥至今,成了实际上的安徽人。曾在部队服役多年,l990年从《安徽日报》社调至省新闻出版局工作,开始从事调研,不久改作印刷业务和行业管理,并长达近20年。曾任安徽省新闻出版局研究室副主任、印刷业务处(后改为印刷业管理处、印刷复制管理处)副处长、处长,2007年夏退休。

专栏分类
推荐专栏
推荐阅读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