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展会活动

2018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后续报道㉑

时间:2018-10-08 09:07:43来源:科印网

  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推动印刷业更好地服务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印刷强国,国家新闻出版署首次主办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搭建一个服务行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性、前瞻性、引领性、公益性行业协同创新平台。

  今年大会的主题是“聚焦智能化”,组织动员全行业力量,共同参与大会的筹备举办,宣讲政策法规、通报发展情况,梳理发展模式、完善相关标准,介绍典型案例、指引发展路径。大会将成为我国印刷业顶层设计、统筹布局、系统研究、指引发展的重要行业活动。

  根据印刷发行司组织调研情况,上海紫丹印务有限公司在大会上作了智能制造案例分享。会上,上海紫丹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卫达以“一家传统印刷企业转型智能制造的实践”为题作了精彩的分享。现将此次分享的内容整编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实施智能制造的一些做法

  紫丹印务是怎样走上智能化之路的?

  起初,紫丹印务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智能化建设方向,但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紫丹印务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痛点需要面对和解决。

  (一)业务信息传递不通畅,工作效率低下。印刷行业兼具一些服务业的特性,有很多信息需要传递,但是订单、施工单等信息经常会因为传递不顺畅等原因,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二)客户交期能否满足,心中无数。当销售人员接到客户订单以后,需要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候交付给客户,心中并没有准确的答案,这样就影响企业客户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生产准备不充分,丢三落四。正如之前所说,印刷行业具有很强的服务业特性。客户订单也就面临很多的定制化需求,材料、纸张、油墨、辅料等等都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只有接到订单才能确定。当订单数量极多时,只依靠人工,就极易发生丢三落四的状况。

  (四)生产过程不连续,停顿太多。由于生产准备不充分、没有很好的信息化管理等原因,也容易造成生产过程不连续,停顿太多。

  (五)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用人多。随着人工成本日益增高,如何用更自动化的设备来替代人工是企业需要思考的一大问题。

  (六)业务流程不够自动化,对人依赖大。无论是生产部门还是管理部门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比如打样生产前需要编制的工艺单、生产工艺、设计工艺路线等等都需要人工操作,同时这些环节对于人员素质还有较高要求,既要有一定技术实力,还要有丰富的经验。

  (七)种类多批量小,生产切换时间长。如今客户定制化需求日渐提高,市场上的小批量、个性化订单也在不断增多,这就导致了企业在生产模式切换上所花费的时间变得更长。

  (八)不能B2C或C2M。一些商业印刷企业可以做到网上接单、自动印前处理,同时进行排产,最后甚至实现自动物流。但是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的印刷包装企业来说,传统的B2C或C2M很难实现。

  建设信息化引擎——ERP

  紫丹印务在ERP系统应用开发路上已经走过15个年头,对ERP也有了深刻的认知。ERP发挥信息化引擎在推动实施智能制造过程中,有四个节点非常关键。

  第一个节点是BOM功能完善。BOM功能是否完善,与智能化发展的延伸是密切相关的。

  第二个节点是MRP能力全面。MRP是计算物料需求的算法,而印刷行业的订单是多样化的,需要MRP具备全面性,拥有能满足各种不同需求物料的算法。

  第三个节点是客户化(可塑性)强。ERP要能够根据我们企业自身特点进行优化,所以对于ERP系统来说,要有很强的可塑造性。

  第四个节点是产品定义工具多。我们的最终服务体现在产品上,如何将客户需求准确描述出来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我们做了一张产品描述图,供大家参考。见下图

 

  过去传统的产品描述方式是针对人的,而智能制造需要机器系统能看懂产品描述,因此如何让机器系统能看懂产品描述是非常重要的。

  实现印前流程自动化

  每家印刷企业肯定都离不开印前这一重要环节。为了贯通销售、工艺、图文的工作流程实现印前流程自动化,紫丹印务将印件数据进行了数据化和格式化的处理,继而更好地实现客户定稿后图文处理的自动化。

  打造联接枢纽——MES

  MES系统是智能制造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创建MES系统过程中,紫丹印务发现拥有模块化的系统架构是十分必要的。

  在创建MES系统过程中,接口要标准化。因为设备层人员与MES系统编程人员是两组人员,但又不能各自为战,两组人员既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所以标准化接口最有利于两组人员对接。

  系统与工人的交互是难点。智能制造是一个过程,目前来讲,仍然需要工人和系统进行交互,因此创建MES系统要考虑与人的交互性,尽量避免人为出错。

  实现互联互通

  有了ERP系统和MES系统,还必须具备能够进行数据交互的硬件制造设备,才能实现智能制造,所以希望设备厂商能够对企业开放数据接口。如果设备厂商实在不愿意提供设备运行数据接口,包括已有的现成设备,那么印刷企业只能自己根据需要在设备特定机构上通过加装传感器来采集数据。

  其次,生产过程的数据记录得越详细越好,也就是所谓的数据颗粒度越小越好,这些数据更多的是为未来做铺垫。

  另外,还需要考虑设备的离线工作能力。当构建了互联互通的系统以后,系统越复杂,存在的问题就可能越多。一旦哪个地方出了问题,整个工作流程就会停滞,因此要考虑设备的离线工作能力。

  全部业务流程搬上线

  业务数据格式化。目前,紫丹印务正在把所有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未来要让系统和设备能够识别数据。此外,我们希望能够通过颗粒度很小的大数据采集,为未来协同工作奠定基础。

  二、案例分享

  案例一:智能安灯系统

  安灯系统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主要用于实现车间现场的目视管理,本意是让生产线保持连续性。

 

  我们学习丰田的管理模式,希望在我们这种离散型的工厂也尽可能保证生产不中断。因此,我们在糊盒工序进行了安灯系统的试点,在每条生产线上都安装了一个显示屏,显示很多自动采集的生产数据。我们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做到实时暴露问题,鞭策员工和管理者,尽量不让生产中断。

  随后,我们又将安灯系统延伸到机修车间,实现了在线实时提报问题,让员工第一时间了解哪台设备故障、维修时间等信息,同样保证尽量不让生产中断。

 

  那么,智能化体现在什么地方?一是所有数据都是系统自动采集的;二是系统自主报告,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报告不同的人员;三是处理过程自动留下记录,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会有惰性,但是系统不会,它会留下所有的数据记录;四是制约作用,当员工不作为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告。

  案例二:成品装箱智能物流线

  紫丹印务在智能升级过程中不断探索,并尝试打造了成品装箱智能物流线,整个物流线分为四个部分:空纸箱分配、自动打印张贴标签、自动多形式封箱、自动码栈板。

 

  紫丹印务车间一共有六条糊盒机的生产线,意味着每时每刻都能生产六个不同种类的产品,而成品装箱智能物流线可以实现不同品种产品的共线输送,自动将空箱分配到每一条对应的糊盒机生产线上。

  那么,智能化体现在什么地方?无需人工输入所生产的产品、纸箱尺寸、封箱方式、箱贴信息、码垛类型等信息。

  成品装箱智能物流线正是基于ERP系统的搭建、MES系统的搭建、能够进行数据交互的硬件制造设备以及产品定义非常全面精准才能实现的。

  三、对智能制造的几点思考

  实施智能制造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为了减少人员,降低成本,高效率的柔性制造,最终实现C2M。

  高效率的柔性制造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其实传统的印刷企业本身就是柔性制造,印刷企业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产品。但是印刷企业的柔性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效率是极其低下的。我们实现智能制造是希望能实现高效率的柔性制造,并非传统印刷企业的柔性制造。相信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系统越来越强大,包装印刷行业一定能够实现C2M。

  智能制造能买来吗?

  答案一定是要买的,不买不现实。印刷企业是传统的,比如ERP就没有企业可以自己编程,有的企业说是自己编程的,其实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ERP。真正的ERP国际上做得好的企业也没有几家。

  但是光买也不行,还需要考虑如何落地,怎么根据行业特性进行客户化,同时还要能够不断地迭代升级,建立自主优化能力。

  持续改善是必由之路。智能制造是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对于具有离散型、典型个性化定制特征的传统印刷包装企业来说,要坚定地走向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不能脱离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是前提。智能制造需要大量的投入,不能一蹴而就,如果做不好精益生产,智能制造只是一个愿景而已。

  精益生产是保障。众所周知,日本的精益生产非常出色,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设备保全。一个企业的生产,如果没有设备保全,肯定是行不通的。对于庞大而复杂的智能制造系统亦然。

  精益生产有新生命。如果我们可以将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嫁接到精益生产,精益生产就又有了新的生命,前面的案例便是很好的诠释,大家也可以沿着这个思路大胆地畅想。

  精益生产是思想、是灵魂。如果没有精益生产的思想作为指导,我相信打造的智能制造系统必然是不可靠的,是不具备操作性的。因此,我们需要将精益生产作为思想、作为灵魂指导我们实施智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