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 > 人物访谈

在“理财”中安然“越冬”

时间:2009-01-12 10:08:06来源:科印网作者:潘振明
  印刷业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相关产业打喷嚏,集中到印刷业,必定是一场重感冒,何况是一场1929年以来波及范围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全球性金融海啸。如果说此前几年,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印刷业已逐步进入冰冻期,那么,这场海啸则让印刷业彻底进入三九寒天。当然,陆续传来或耳闻的信息并不全是让人沮丧的信息,一是各国政府此次采取的举措与80年前截然不同,二是经济的全球化使各国不再企图转嫁危机,而是联手研究对策,共同采取积极举措应对挑战。这些让人感到温暖、充满希望的利好消息也在不断浮出水面或即将浮出水面,不由得让我们想起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这危机考验与希望机遇并存的“冬春之交”,如何理财,度过严冬,拥抱暖春,就成为印刷企业经营者、财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企业理财已成为企业经营的应有之义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企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也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理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经营方式实现了产品-商品-资产-资本的转变,理财理念也从无到有,不断蜕变,成为企业经营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企业经营方式与理财

  与此同时,企业理财贯彻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并呈现不同的特点。研究和掌握这些特点,是搞好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理财的关键。
企业生命周期与理财

  企业理财  误区多多
  在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的理财实践中,容易走入以下误区。
  一是忽视理财的作用。这些企业有很好的远景设想,也有推动企业成长的热情,但缺乏必备的财务技能来管理企业的现金流量与获利能力,仅把理财工作做为会计核算的一个辅助职能,难以有效调度、运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二是轻视资金使用效率。把理财的重点放在千方百计筹资上,以为只要有了资金,企业经营就会如鱼得水。但事实上,这些企业往往并不缺资金,缺的是营运资金和合理、有效使用资金的能力。任何筹资渠道来的钱都不是免费的午餐,资金的提供者都是想获得期望中的收益。企业如果没有好项目,或投资收益远低于筹资成本时,还一味融资,就会“为银行(融资人)打工”,使企业背上越来越沉重的包袱,最终导致企业优质资产少,资产流动性差,变现能力不强,为经营失败种下祸根。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