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包装财智

冠达集团的多元化发展纪实

时间:2013-01-10 10:20:22来源:作者:刘飞
  也不会想到,18年前这个不足10人、资产不到10万元的村办作坊式胶带厂,会发展成为鼎鼎大名的冠达企业集团。集团旗下拥有孟州市冠达彩印有限责任公司、孟州市冠达面业有限公司、孟州市冠通印刷材料有限公司、河南冠通置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资产总值超过5亿元,现已成为焦作市的龙头企业。
  “借梯上楼、借鸡生蛋,实行多元化发展,这是冠达集团一步步发展壮大的秘诀。如今我们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方便面调料膜专业生产企业之一,拥有河南省最大的胶带生产线。”冠达企业集团董事长薛火生道出了企业崛起的奥秘。

  依托当地资源迈出坚实第一步
  1994年,薛火生领头承包了村里一个即将倒闭的胶带生产企业。为了使这个已经亏损了20多万元的工厂起死回生,他们四处筹措资金,把过去欠工人的工资补发下去,让机器重新转起来。
  “穷则思变,置之死地而后生。”抱着这样的信念,薛火生等人通过市场分析认识到,企业要想发展壮大,目前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生产设备太落后,手工作坊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也不可能带来高附加值的效益,甚至连员工的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好。


  “要想干好就必须干大,干大就必须干强,要彻底摆脱小农意识,改变小富即安、安于现状的思维模式。”薛火生决定,要扩大工厂的生产规模,要增添机器设备——可是买设备的资金从哪来?当时工厂的员工少、效益差,更没有社会地位,向国家贷款无门可进,只有靠自己想办法。经过反复论证,薛火生认识到要解决资金的“老大难”,必须先解决企业的体制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体制问题,才能彻底扭转这个局面,为此薛火生决定将企业改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面向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募取股金。由于思路正确、方法得当,在较短的时间,薛火生就筹措了几十万元,增添了生产设备。在解决了资金问题的基础上,薛火生又为公司确立下发展目标:与大企业合作,与著名品牌客户合作。薛火生是这么想的:“作为一个刚创业的乡镇小企业,要想站在高起点,就必须向大企业学习,学习他们的管理模式及营销策略。”
  “包装行业是为他人作嫁衣的行业,必须借名牌创名牌。”于是,公司喊出了“与世界接轨,同巨人同行”的口号。“巨人”在哪里?薛火生放眼望去,首先看到的就是在当地刚刚投资建厂的“华龙”和“白象”。这是两家在方便面行业颇有名气的品牌商,也是薛火生当时能够触及的为数不多的优质客源。因此,冠达集团通过努力,与“华龙”和“白象”建立了业务往来,为其加工胶带产品,为此也迈出了向方便面行业进军的第一步。

  抓住有利时机扩展升值空间
  1998年是方便面行业快速发展的一年。得益于良好的服务和产品质量,冠达集团与“华龙”、“白象”的合作渐深,客户有意向将方便面调料包的生产订单也交给冠达集团。经过考察论证,冠达集团又与各方便面生产企业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引进了方便面调料膜项目,又先后与“统一”、“亚特兰”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经过四、五年的努力,冠达集团成为全国最大的方便面调料膜生产供应商,实现年销售额1亿元,占全国方便面调料膜市场需求总量的70%以上。
  随着与各大方便面生产企业的深入合作,2003年,冠达集团引进塑料复合彩印项目。经过3年时间的经营,冠达集团先后引进4条薄膜彩印生产线,年产值达到了两亿元,处于省内行业领先地位。


  薛火生深知,一个企业如果产品单一,在历史变迁、战略调整及机制转变的过程中,总会有意想不到的风险需要面对。2008年是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方便面行业的发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面对方便面市场的滑坡,冠达集团积极应对,致力于拓展其他行业的客户,扩展升值空间。在休闲食品行业,拓展了“米老头”;在冷饮行业,拓展了“达利园”、“天冰”、“三全”;在肉制品行业,拓展了“双汇”、“众品”、“亿腾”;在速冻食品行业,拓展了“思念”。至此,冠达集团在客户结构上跳出了单一的方便面行业,形成了在众多领域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冠达集团对内“兢兢业业抓管理,点点滴滴降成本”,始终秉承“有朋远至,无论买卖皆宾客;无虚奉迎,笑谈赢亏都有缘”的经营理念,每接洽一个客户便能得到客户的认可和信赖。薛火生要求公司员工为客户着想,尽量将客户所用产品配套齐全,为此冠达集团又引进了瓦楞纸板生产线,拓展瓦楞纸箱领域,当年投产、当年赢利。在此基础上,冠达集团还整合产业链的上下游,先后引进5台PE薄膜生产设备、2台镀铝机,成为省内最大的镀铝膜生产商。
  2008年,孟州市一家国营大型面粉厂由于管理不善,亏损3000多万元,出现了经营困难。应孟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薛火生带领一班人接管了这家年产10万吨面粉的企业。经过3年的管理和改造,冠达集团实现了跨行业发展,一举成为焦作市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了以塑料彩印、纸箱、镀铝、吹膜、面粉为主,实现年产值5亿多元的多元化集团企业。

  打破思维模式向不同领域进军
  近几年,金融危机导致国家银根紧缩,市场需求疲软,企业的生产和融资一度受到影响,薛火生也感觉到光靠食品经济很难实现企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为此决定投资新的领域。
  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冠达集团在金融领域先后入股了孟州市农村商业银行、孟州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并在郑州成立了向荣投资有限公司,参与了人民日报社河南分社网络传媒大厦房地产开发项目、葛洲坝集团在河南省投资的高速公路项目等,成立了河南冠通置业有限公司,介入了房地产领域,收益良好,为集团公司的后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多元化发展的实践中,冠达集团始终将目光锁定在如何拉长产业链条上。2006年,凭借与“白象”的良好合作,冠达集团成立了“掌柜”方便面食品公司;2007年底,冠达集团投资1亿元成立了孟州金紫阳方便面公司……几年间,冠达集团先后投入2亿多元,形成了以冠达彩印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以两大方便面企业为双翼的孟州冠达食品园区,并投资5000万元建设粮食储备库,形成年处理小麦粉10万吨的加工能力,所产面粉直接供应园区内的食品企业。
  18年来,冠达集团获得了诸多社会荣誉。“冠则享誉世界,达则兼济天下!”冠达集团发展壮大了,但冠达人也不忘回报社会,在支援灾区建设、希望工程建设以及村民亮化工程建设等方面,冠达集团都给予了无私的援助。
  “困难与胜利同在,经验与教训并存。越是发展顺利,越要居安思危。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我们在其他领域的投资仅仅是企业长远发展的补充,企业的发展最终要靠实体经济的发展。”薛火生如是说,“沿着企业发展的主线,加大实体经济投入规模,我们拟在5年内投资3亿元,新上一条瓦楞纸板生产线、一台印刷机、一条年产15万吨的面粉生产线、一条年产10万吨的多功能挂面生产线以及一条年产10亿包的方便面生产线等。这些项目完工投产后,冠达集团将新增产值15亿元,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作者任职于河南省包装技术协会)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