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60年印迹

时间:2010-04-10 13:17:15来源:《2010中国印刷业年度报告》
  60年记忆
  新中国60年来,我国印刷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回首这60年,孜孜不倦的中国印刷人和勇于创新的印刷企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60年人物,让我们难忘
  王选(1937~2006)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家,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75年,开始从事我国“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简称“748工程”)中“汉字精密照排系统”项目的研究。先后完成第一代到第五代激光照排控制器的研制,并研究成功远程传版新技术、开放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统、新闻采编流程计算机管理系统、直接制版系统,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业“告别铅与火”后的第四次技术革新。
  范慕韩(1917~1996) 在担任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组长和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会长期间,提出并倡导大印刷观,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改造我国的印刷工业,归纳并提出了“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印印刷、装订联动”的十六字方针。主持制定振兴我国印刷技术装备的“六五”到“九五”发展规划。开创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China Print),领导筹建了中国印刷博物馆,为振兴我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做了许多有开创性的工作。
  王益(1917~2009) 当代著名出版家,原国家出版局副局长、新闻出版署特邀顾问,中国韬奋出版荣誉奖获得者,长期主管书刊印刷工作。曾多次率团出国考察发达国家的印刷技术,与国际印刷界同行开展技术交流,寻找贸易合作;推动国家经委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的设立,并任副组长,领导编制出我国印刷技术装备“六五”后三年、“七五”、“八五”改造规划。提倡印刷史研究和学习,提出设立印刷博物馆的建议。
  王仿子(1916~) 当代著名的出版家。曾任文化部出版局副局长,分管书刊印刷,兼任中国印刷公司经理,领导制订第3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发展书刊印刷的长远规划,后和王益、史育才发起筹建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倡议召开印刷年会,组织《中国印刷年鉴》的出版工作,发起书刊优质产品评比活动,推动森泽信夫印刷奖和毕印刷奖的设立,任中国印刷博物馆筹委会副主任,组织筹建工作;在国际和中国印刷界中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
  万启盈(1920~) 中国印刷业和专业教育的开拓者,曾任上海市出版局副局长,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创办上海印刷学校,并兼任校长;参加手选字式照排机设计、自动铸排机的研制和第二代计算机控制的自动照排机的设计工作。后致力于编写专业书籍和印刷史料。
  李守仁(1935~2002) 在担任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时积极支持设立“印刷专项”工作,任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期间,领导制定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1996~2010年技术发展的28字方针;完成了印刷行业“十五”规划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任务;领导举办了第五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取得组办出国展的资格,是北京国际印刷信息交流大会开创人之一。
  于珍(1936~) 在担任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期间,十分重视出口工作,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倡导并组织举办了第一、第二届“中华印制大奖”;开创性地创办了首届中国(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并积极组织协会开展了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改革开放30年系列活动。
  柳溥庆(1900~1974) 中国印刷界公认的近代著名印刷、印钞技术专家。解放前,曾多次完成有关钞票、邮票等印制任务,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汉字照相排字机;建国后,先后领导开展了一系列人民币技术革新,试制出我国第二批国产水印钞票纸,发明的人民币“凹印多色接纹逆转擦版法”标志着我国在1953年11月已率先在世界上完成了一次印成多色接纹的印样。
  祝志澄(1906~1968) 原名祝根福,曾用名严瑞堂,我国印刷界的革命先驱和杰出领导者。1919年开始从事印刷工作,曾任中央印刷厂厂长;建国后,先后组建了上海新华印刷厂、北京新华印刷厂,后任中央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副局长,北京出版局副局长,北京文化局副局长,为发展我国书刊印刷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张秀民(1908~2006) 潜心研究中国印刷史,1989年出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印刷史》,被评价为“内容广泛,体大思精……是迄今所见到的一部最为完备而有系统的权威之作”。
  武文祥(1934~) 毕奖获得者,现任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名誉理事长。1949年参加工作以来,为新中国印刷业的建设、发展、改革事业,为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升级,为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印刷人才,为扩大与国际同业的联系交流、提升中国印刷业的国际地位,为积累和弘扬祖国灿烂的印刷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60年企业,让我们感动
  北京新华印刷厂 1949年4月24日建厂,是新中国最大的印刷企业。建国后10年,不断引进国际先进的印刷和装订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二度创业,率先具备电子照排、胶印印书、装订联动、电子分色、四色印刷等一整套现代生产能力。“九五”、“十五”期间,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和发展彩色印刷生产能力;步入21世纪,直接引进并贯彻推行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式。它的发展代表中国印刷业60年的发展印迹。
  中华商务印刷公司 1980年1月8日由商务印书馆香港印刷厂和中华书局香港印刷厂联合成立。1997年广东公司落成,后成立内地首家商业轮转印刷中心;2004年成为第一家横跨港深两地取得ISO 9001、OHSAS 18001、ISO 14001三个体系认证的印刷公司。近30年来获得国际、国内各项印刷大奖共4000多项,其中连续13年获得44个Benny Award大奖,成为亚太地区获得该大奖最多的印刷企业。
  经济日报社印刷厂 1984年下半年建厂,1987年《经济日报》成为世界上第一家采用计算机激光照排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日报。1987年初,将铅印工艺全部取消,改用树脂版印刷,并推动感光树脂版工艺国产化;20世纪90年代初,组织专家研制A2幅面的大幅面扫描仪;1990年8月29日,率先采用卫星传版;1990年,率先在报业实现数据库管理资料;1992年率先采用胶印技术。
  上海界龙集团 从1973年界龙村出资1000元办的小印刷厂发展成为拥有30亿元资产的上海界龙集团公司,控股26家企业,其中9家企业从事各类包装盒、书刊、画册、报纸、商业票据、古书画复制及印刷器材生产,具有完备的印前服务、印刷、印后加工、物流包装一体化服务的产业链,是全国纸类印刷中门类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集团企业,销售规模位居国内业界前5位。是国内印刷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20多项,开发新产品上百种。
  香港星光集团 1987年星辉纸盒厂试水内地,1992年成立了星光印刷(深圳)有限公司。次年,星光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20多年来,设备从单双色不干胶、胶印发展到CTP、全开大尺寸及对开6色联机上光印刷机、11色窄幅轮转不干胶印刷机;产品种类从包装品扩大到书籍、贺卡、精品盒、纸浆模塑、标签等多元化制品;客户对象从中小型企业扩展到世界500强;业务范围从印刷生产发展到引领业界并制定印刷行业标准……确立了印刷领域的高科技品牌形象。
  北大方正 1975年以王选教授为首,研究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成功推出了北大华光、北大方正激光照排系统,1986年成立北京理科新技术公司。1990年底起,研制出卫星远程传版新技术;1991年下半年方正彩色激光照排系统研发成功;1994年北大方正高档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引领进入画刊、彩色杂志领域;同年方正为报业开发了新闻采编系统、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广告管理系统;1997年以后,自主创新软件——方正出版系统出口国际市场;2007年10月,方正推出拥有自主品牌的雕龙CTP;2008年9月,方正桀鹰H300喷印系统正式发布。
  北人股份公司 1952年成立北京人民机械厂。50多年来,迎来了中国印刷装备业无数个第一:1963年,制造出国内首台平张双色胶印机;1969年,生产出国内首台无线胶订联动线;1974年,试制成功国内首台B-B式四色卷筒纸胶印机JJ401;同年,制造出国内首台卷筒纸四色凹印机;1981年,制造出中国首台对开双面单张纸胶印机;1985年,研制成功中国首台对开四色印刷机;1995年,首次将中国的对开多色印刷机的印刷速度提升到1.5万转/时;2007年,推出国内第一台7.5万转/时的中型报印轮转机。
  上海电气印刷包装机械集团 是上海电气集团旗下的十二大强势产业之一,产品覆盖印刷和印后等领域的六大板块。下属各生产企业都通过ISO 9001质量体系认证,主要产品也均通过了CE等国内外产品认证;拥有行业内唯一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并获得200多项授权专利技术和有关版权;在中国印刷机械行业中创造多项领先和全国第一;2001年底,成功收购原日本秋山印刷机械制造株式会社,开创我国印刷机械行业跨国经营的先河。
  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 1977年建成投产,1981年研制开发出印刷胶片;1984年研制PS版;在国内首家推出阴图热敏CTP版后,又成功开发出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核心技术,使红激光热敏阳图CTP版在中国具备了规模化生产的条件。是中国最大的印刷感光材料科研、生产基地,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具有生产印刷版材和印刷胶片、全方位为印刷业服务的国有大型企业。
  海德堡 20世纪中叶,海德堡公司在中国扎根成长,1998年11月,海德堡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时海德堡投资近亿元的海德堡深圳印刷媒体技术中心(PMA)落成,为中国印刷技术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以先进的理念,优秀的团队,向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2006年在上海的新组装厂一期工程正式落成。
  日本网屏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带着先进的制版印刷技术进入中国市场,1984年、1986年在北京和上海成立了事务所。率先将电分技术、平台式和滚筒式扫描仪及激光照排系统引入中国。1997年,网屏中国正式成立,2003年将CTP技术带到中国后,在两年里就攀升到全国前三位。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