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60年印迹

时间:2010-04-10 13:17:15来源:《2010中国印刷业年度报告》
  印刷行业细分门类
  1949年的新中国印刷业不成规模,经过60年的发展,在企业规模、生产规模扩大,工业总产值连年递增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进一步细化,目前已细化出包括印前排版设计、书刊印刷、报业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外贸印刷、商业票据印刷、本册印刷、标签印刷、丝网印刷、大型广告印刷、其他印刷等11个门类的印刷,其对印刷行业总产值的贡献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印刷业细分领域概况(2008年数据)


        领域发展 
  报纸印刷
  报纸种类:1950年140种到2008年1943种
  报纸印量:1950年4.1亿印张到2009年1486亿印张
  印刷技术:从铅排、铅印到激光照排、彩色胶印
  (1)报纸出版印刷
  建国60年来,报纸出版印刷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设立了新闻总署,建立了新的报纸出版体系。1950年末,全国邮局发行的报纸为140种,发行总印张为4.1亿。1956年全国报纸全部为邮局发行,发行种类上升到1236种,发行总印张达到26.4亿。1960年,报纸发行总印张达到58.8亿,是1950年的14.3倍。1960年以后,由于受到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报纸出版印刷出现了一段收缩时期,至1978年末全国报纸出版只剩了186种,比1960年减少了85.9%,报纸发行总印张数为113.5亿。

  1979~1993年,经过10年文革,到1979年经批准公开发行的报纸种类只有283种,1986年上升为1574种,总印张为203.5亿。1988年报纸种类恢复到922种,报纸印刷总印张为233亿。至1993年,全国报纸出版的种类增长到1788种,比1988年增长了94%,但报纸总印张只有287亿。这一期间印刷量增长速度较慢有一个很大原因,是排版印刷工艺还相对落后。
  1994~2005年,报纸出版印刷进入快速增长时期。1995~2004年平均每年递增15%左右,其中2000年达到25.62%。2005年报纸种类为1926种,年印刷量达到了1524亿印张。中国的报纸出版印刷量12年翻了两番,年印彩报量占总印量的65%以上,而1993年以前国内发行的报纸基本上没有彩报。
  2005~2008年为稳定和调整期,报纸印量增长幅度有所下降,并出现负增长。2009年,全国报纸总印量为1486亿印张。
  (2)报纸印刷工艺
  1949~1978年间,报纸印刷主要采用铅排、铅印工艺。1974年开始研发的大报版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于1987年12月经过国家技术鉴定和验收,1988年实现商品化生产,开始向全国报纸印刷厂推广。1990年8月实现异地印刷报纸的卫星版面传输,改变了过去报纸传版由飞机火车送版、大幅面传真的落后方式,现在又出现了网络传版方式,同年,开始建立数据库,每日存报全部由纸质品改为光盘存储。1992年各报社编辑部开始上马计算机采访、编辑系统。至1993年,自主创新的计算机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全面取代铅作业,报纸出版进入计算机排版、胶印印刷时代。1998年上马直接制版(CTP)系统,到2008年报业CTP保有量为170台,占全国CTP总保有量的12%。今天,报纸印刷业成为用计算机改造传统产业的排头行业,开始全面进军现代化。
  (3)印刷设备不断升级
  报纸印刷全部由铅印改为胶印,并由单色套红逐步发展到单面彩色和双面彩色。1980年,用胶印印刷的报纸仅有8种,印刷8万令,全国报纸印刷方式主要以铅印为主。1987年全国报纸印刷机共有600台铅印轮转机,其中速度为每小时3万张和6万张的设备各约有300台。1993年,全国各厂实现激光照排后,全部换成胶印机,总台数也是600台,印刷速度基本为每小时3万张和6万张。2008年,全国报业共有胶印轮转机3450台,15年增长了4.75倍。截至2009年9月,全国报纸印刷厂拥有报纸轮转胶印机3500台,其中印速为15万对开张/小时以上的大型机约280台,6万~7.5万对开张/小时的中型机约1550台,6万对开张/小时以下的小型机约1670台。粗略计算,17年来,全国报业购买印刷机、建厂房及配套设备,共计投入约400亿元。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