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市场政策

立华集团的智能制造感悟

时间:2019-12-25 08:13:49来源:科印网作者:伍宏武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经济增长和企业经营环境迎来了新的挑战与考验。基于各种复杂的局面,企业如何与发展共进,与时代同轨,成为国家和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智能制造应运而生。

  下面,笔者将从理论、实际、案例3个维度阐述现代印刷包装企业如何在智能制造道路上找到正确的方向。

  对智能制造的理解和认知

  笔者认为,对智能制造的理解不要太复杂,越简单越好。

  简单的理解为:将产品实现过程标准化后,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软件、硬件设施(设备、工装、夹具等)深度结合与融合而形成的自我分析、决策、行动的生产过程。每家企业应正确定位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智能制造,不要赶时髦,也不要赶潮流。

  不要为智能制造服务,而是要让智能制造为我们服务。搞清楚这一点至关重要。

      而如何实施智能制造?则需要考虑智能制造的3个支柱。

  1.智能产品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推动智能制造的目的是什么?显然,企业追求的是通过产品来实现企业价值,而不是把企业搞得多时髦。客户的第一需求是产品如何能给客户带来增值和价值,而非生产线多现代、多时尚。

  任何一种企业,不管生产装备和过程多么智能化,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一般的产品,没有智能化的要素和基因,那么企业的发展就会受限。因为这种产品生命周期短、门槛低,随时有可能被规模小、成本低的企业所替代。产品是企业面向社会的表现,智能制造的目标是产品,而不是智能制造本身,如果智能制造不能生产出智能的产品,那么智能制造就失去了时代的意义。

  因此,任何一家企业在考虑如何实施智能制造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产品如何实现智能化,即使生产过程没有部分或全部实现智能化。

  随着5G、6G的到来,万物智能将会越来越近。因此,所有的产品都要不同程度地走向智能化,只有找准这一条路,企业才不会被时代淘汰,智能制造才具有可投资性、可建设性。

  2.智能过程化

  产品要从概念设计、产品设计、工艺设计、选材配材、物料流通、生产过程、产品流通的每一个环节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从而逐渐实现过程智能化、全局智能化、全域智能化,最终才能实现智能化效益的最大化。

  3.智能装备

  装备是智能的载体,所有智能化手段都要通过装备来实现,而实现装备智能化是生产过程中“点”的智能化问题;企业要想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就必须先实现“点”的智能化,点与点的串连形成局部(班组)智能化,局部与局部的智能连接形成面(车间)的智能化,逐渐由内向外拓展延伸,最终才能实现企业全局的智能化。值得一提的是,只要实现点的智能化,企业的劳动生产力和劳动效率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