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我们不需要什么?
我们不需要追赶潮流,我们也不需要高大上的智能厂房。 在立华人的认知里要实事求是,认清现实,要实现企业高利润回报,我们只做“有效的投资”和 “有益的事”。 其次,在推进或推行智能制造之前我们的战略思维是什么? 要先对我们的现状(内部与外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立华集团现状:管理要升级、设备多样化、品种多样化、订单少量多批等),所以要先回归本真,脚踏实地一边做好基础的夯实,一边快速推进智能化的工作。 在推进过程中,立华集团的思路是单点→线体→车间→厂域。 立华人对智能制造的认识与理解是:实事求是,认清现实,最终实现低成本、高回报方式。所以我们只做看得见、摸得着、拿得到的物与事,而不是构建大而全、高大上的智能厂房。我们只追求通过智能方式制造产品,不会为了做智能工厂而做智能制造。 再次,我们将有组织、有部署、有计划地实施智能生产的建设任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组建涵盖产品技术、生产技术、制造技术、设备技术的综合化智能制造推进与管理部门。 (2)从新产品入手,引导客户向自我强相关平台靠拢,同时具有针对性。比如,研发自动化(研发得到客户认可的自动化),用自动化的方式“引导”客户改变产品设计向我们有利靠拢。 (3)以解决立华集团以及行业共同的痛点为目标,从需要大量人力的总装车间开始,有针对性地推动智能化的建设,再以总装车间拉动设备集中度较高的印中、印刷、物流智能化的建设,构建有机连接的智能系统过程。 最后,一边实现利润,一边总结经验,形成自有知识产权。所以在推动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用智能化的产品与平台引导客户与合作伙伴,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有机尝试,扩大合作及发展空间,共同打造产业平台。 (2)通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实验,不断进步与完善,逐渐建立产品标准、过程标准、设计标准、工艺标准等符合企业及行业的标准。 (3)立华集团追求的是为生产而实现的智能生产方式,做到不断完善和进步,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4)在智能化实施过程中,秉承融合、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客户、合作伙伴、行业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