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专栏 > 专栏

新形势下印刷的市场定位——漫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五

时间:2010-10-21来源:科印网作者:潘晓东

  被称为“管理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的彼得·德鲁克围绕企业的市场定位有两句颇为发人深省的文字。一句是:不确定性并不可怕其他包装,关键在于管理者必须学习掌握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发展与变化的机遇。另一句话是:企业的目的在企业之外,那就是创造客户。为顾客贡献了什么,创造了什么,这是企业对自身定位的基础。
  这两句话准确地回答了眼下印刷业遭遇的两大问题:
  其一: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印刷业的“不确定性”在加大。人们的阅读习惯在变、印刷工艺在变、流通方式也在变、……。面对这一连串的不确定性原稿,我们应该怎么办?印刷业、特别是书刊印刷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大师告诉我们的答案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发展机遇。
  其二:大师告诉我们:面对变化中的市场,企业自身定位的基础是:清晰的回答我们企业究竟创造了什么?能为顾客贡献什么?搞清楚了这两个问题,企业的定位也就随之一目了然。
  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印刷企业的领导要在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寻找到发展机遇,首先就应该清楚地了解印刷行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经济时代存在着什么不同?只有明白了不同时代印刷产业在市场定位上的差异过度包装,主动地顺应变化,才有可能寻觅到企业的发展机遇。套印
  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经济时代,印刷行业的市场定位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一言以蔽之,最大的不同是产业的归属发生了变化整合,市场要求印刷企业主动提供的服务比以前来得更多。
  在工业经济时代,印刷企业的市场定位是纯粹的加工工业,是为需要印刷品的企业提供加工生产,为她人做嫁衣裳,属于第二产业范畴。
  尽管我国的传统印刷有着颇为悠久的历史人物,但客观上并不发达。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仅是上海一地,为了支持全国印刷业的发展,就向22个省市成建制地输出了总数达2千余名的技术工人。直到1979年,我国正式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紧咒箍、走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活动,全国印刷工业的总产值依然只有47.97亿人民币,与2009年达到的5794亿印刷产值不可同日而语,甚至还不及现时一个省市的印刷工业年产值。
  在计划经济年代,印刷企业完全根据上级安排来组织生产,根本没有市场营销商业轮转在中国,由于印刷生产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存在着出书周期长、印刷质量差等突出问题,印刷设备也十分简陋。当然,即使是在那条件相对艰苦的年代洗涤用品包装,印刷工人还是印制出了一批在国际上赢得卓著声誉的产品,比如:《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藏画集》、《泰晤士历史地图集》等等,但那靠的是工人师傅们的经验和为祖国争光的精神,精品数量总体上还有限。加之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不算高字体,满足政治需要是第一任务。人物

潘晓东专栏

总访问量:288273 更新时间:2019-07-13 09:05:46

单位: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
职务:资深顾问
简介:1968年进入上海印刷物资供应站(后更名为上海出版印刷物资公司)工作,先后担任工会副主席、宣传教育科副科长、办公室主任等职;1983年任上海出版印刷物资公司党委副书记;1987年任上海出版印刷物资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1994年任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纪委书记;1996年起任上海中华印刷厂厂长,改制后任总经理、党委书记。2002年潘晓东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6年通过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考核,获“国有公司董事”任职资格。2009年潘晓东同志退休后应聘担任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资深顾问。现为上海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上海市文化人才认证顾问、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副会长、《印刷经理人》、《中国印刷》杂志和《中国印刷年鉴》编委。
潘晓东同志2001年荣获“上海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2002年被上海市总工会授予“上海市心系职工好领导”称号。2004年被授予“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 称号。2006年荣获“上海市出版人奖”,同年,他还被评为“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组织者”。

专栏分类
推荐专栏
推荐阅读
人物访谈